新华社北京一月四日电(记者题:疫情零星散发,今年春节如何安心过?——权威回应来了)
新华社记者穆铁成、陈聪、温京华
截至4日10时,全国共有45个地区被调整为中风险区。北京市顺义区和河北省石家庄市进入“战时状态”,大连则出现超交往现象。目前我国局部疫情与零星局部疫情交织在一起,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在这种背景下,假期如何保持安全和安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主张家庭私人聚会控制在10人以下。50人以上的活动应制定防控计划,并落实重点人群在春节前完成新冠肺炎肺炎疫苗接种任务.
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
前几天,大连某病例在发病前参加了11人的家庭聚会,导致后来其他所有人都被感染。国家卫健委疾控中心一级巡视员何清华表示,建议将家庭私人聚会控制在10人以内,并做好个人防护。有咳嗽发烧等症状者最好不要参加。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主张尽可能召开网络会议或视频会议,50人以上的活动要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春节前,新冠肺炎实施重点人群完成肺炎疫苗接种任务。
在餐饮业疫情防控方面,国家卫健委此前发布了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肺炎疫情防控相关保护指引,也对包括餐饮业在内的疫情防控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包括餐饮在内的各级企事业单位要落实“五有”要求,即, 有防疫和控制方针,有防治管理制度和负责人,有适当的防护用品储备,有当地医疗卫生力量的指导和支持。
非必要不安排出境旅游
在节日期间,公众的旅行意愿开始增加。对此,文化旅游部营销管理司司长刘克志提醒,要减少不必要的出行,要做到不安排出境游,不去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刘克志说,文化旅游部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一、继续暂不恢复旅行社和网上旅游企业的进出境团队游和“机票酒店”业务。二是继续推进景区预约常态化,实现限量、预约、非高峰游。第三,继续实施“75%”政策。即景区游客人数不超过最大承载能力的75%,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人数不超过座位数的75%,互联网服务场所、歌舞娱乐场所和娱乐场所消费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的75%。四是继续暂停新获批的涉外、港澳台商事演出(已在国内的演职人员除外)。五是继续引导当地文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文化旅游经营单位,按照相关疫情防控指引,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个人防护不能松懈
在正常疫情防控方面,中国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吴尊友表示,当前要继续保持正常疫情防控意识。保持通风,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还是很重要的。在正常防控的背景下,口罩相当于普通人的“标准”。公众
第二,避免聚在一起,在错误的高峰旅行。出行前要通过权威渠道了解目的地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查询开放景点和限流措施,尤其是不同时段的订票和游览措施,随时了解行程中的地面交通情况,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和时间。游览时,遵循景点规定,间隔进入公园,分峰出行。
第三,要加强防范,安全出行。参加团体旅游要选择有资质的旅行社。自驾游期间,做好车况检查,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安全文明驾驶。根据自己的年龄、健康状况、心理状况参与旅游项目。
第四,遵守秩序,文明出行。自觉遵守旅游目的地、景区疫情防控制度,接受体温测量,查健康码,划分时间流程,保持间距要求。注重卫生,拒绝游戏,实施光盘行动,杜绝舌尖浪费,自觉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建立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