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用好闸门深化入长江排污口治理

核心阅读

入河排污口是污染物入河的最后一道关口。

2019年初,生态环境部启动入长江排污口调查整治专项行动试点工作,重庆市渝北区、两江新区、江苏省泰州市成为试点。近日,在推进整治试点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将入河排污口名单下达至长江经济带11省63市,引导和推动地方政府解决污水排放突出问题,也意味着长江流域排污口整治全面启动。

“过去,水库经常漂浮着泡沫和塑料袋。现在清楚多了,经常能看到水鸟。”说起长田沟水库的变化,重庆市民张先生非常高兴。

长田沟水库位于重庆两江新区,其水最终流入嘉陵江。一度由于周边社区生活污水管道破裂,水库污染消除不彻底,水库水质一度恶化,中度富营养化。如今,两江新区逐步推进入河排污口调查整治,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长田沟水库重现碧波。

应查尽查,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不留死角

调查整治入河排污口,第一步是摸清底数,摸清入河排污口数量。

“重庆地形复杂,植被茂盛。有时排污口会被盖住,很难找到。”重庆两江新区生态环境分局的工作人员孙国军说。为此,两江新区从相关部门、乡镇、村庄收集信息,了解辖区内的水系、市政管网建设和产业布局,划出重点区域;并通过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航拍、管道潜望镜、管道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对入长江排污口的调查整治不留死角。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区生态环境局监测小组组长陈国熹告诉记者,南京市于2019年启动了长江排污口调查整治专项行动,并于2020年7月开始对长江点进行进一步分类、检查和监测。“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和相关街道组织已成立17个现场小组,沿285公里海岸线逐一检查和追踪2382个入河排污口。100多名工作人员深入工厂、农村、居民区、建筑工地和港口码头,全面调查了生产废水、清洁污水、生活污水、雨水排放、水产养殖废水排放、农田退水等各类排放。”陈国熹说。

重庆、江苏的探索,是近年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缩影。生态环境部执法局监督执法司副司长邱鹏表示,自2019年1月起,生态环境部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合作,开展入长江排污口调查整治专项行动。整个调查历时一年,无人机航测、人工行走调查、专家品控验证三级调查工作分批分步完成。沿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63个城市的海岸线行进了2.4万公里,系统分析了长江的排污状况和环境隐患。长江共发现排污口60292个,基本实现了“每口必查”的目标,对长江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

立行立改,将排污口整治工作贯穿始终

“据调查,排污口数量多,分布广,很多地方基础设施薄弱

台州市位于长江下游,沿江水系发达,小河流沟壑密集,排污口处理复杂。台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台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张建军告诉记者,为有效推进排污口整治,台州市将通过调查、监测、追溯、方案编制等方式开展排污口整治工作。以问题为导向,站出来改革,切实完成一批排污口整治工作。

“比如我们在检查监测时,发现靖江市东兴镇部分雨水出口水质超标,这是追溯到乡镇污水管网坍塌堵塞,生活污水混入雨水管道排放。靖江市立即开展管网综合治理,疏通管网,及时完成整改。高岗区首次关闭三个鱼塘和一个渔中心,堵塞了35条失去排水功能的排水沟。”张建军介绍,截至目前,泰州市已整治1054个排污口870个;2020年,泰州长江流域水质将继续改善。

在重庆两江新区,入河排污口的改善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结合。污水排放控制、管网建设、生态修复、流域治理全过程统筹考虑,系统实施综合治理,提高各环节运行效率。

两江新区月来桐梓湾附近的排污口主要接收月来生态城的污水,上游等地的雨水也流入嘉陵江。“这个区域受到污染,一方面是因为多雨的道路中混合了污染物,另一方面是城市生活污水直接进入雨水管道。”两江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蔡建宁表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两江新区在规划月来生态城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严格执行城市、社区、住户雨污分流措施,加强雨污管网工程质量,在道路初期实施雨水控制。同时,两江新区生态环境局也加强了这里的日常管理,严格整治施工现场乱排污水现象,定期对排污口进行水质监测。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两江新区需要整改的56个排污口已整改30个,剩余排污口预计2022年底整改;渝北区需要整改的21个排污口全部整改完毕。到2020年底,长江就在重庆了

段水质为优,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到100%,优于国家考核目标4.8个百分点,较2015年上升14.3个百分点。

长效行动,实现排污口长期、有效监管

排污口治理稳步推进,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在哪里?

“排污口虽小,但涉及生态环境、水利、住建等多个部门。多部门通力协作,是我们高效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的重要保障。”蔡建宁介绍,排污口不仅由各整治责任单位组织验收监测,推进达标销号,还需结合巡河制度将排口纳入河长日常巡查监管,并实施长期动态监控预警。

“2020年1月,生态环境部正式交办长江入河排污口清单,泰州市依托‘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大数据平台,配合搭建泰州市长江入河排污口信息系统,建立长江入河排污口电子台账、构建长江入河排污口电子地图,对入河排污口实施信息化管理。”张建军介绍。

“后续排污口整治工作,将从三方面开展。”仇鹏表示,一是完成排污口监测溯源,掌握排污状况,了解污水来源;二是完成综合整治方案,将所有入河排污口纳入管理,并明确具体治理措施、责任单位和进度安排;三是实施分类整治,立行立改和长期整改相结合,集中力量完成一批突出问题,并持续推进整治工作,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原则上,2021年年底前,将完成全部6万多个排污口的分类命名并编码,且依据技术规范完成排污口标志牌设立,制定印发排污口整治方案并完成部分整治任务。之后再经过2—3年努力,基本完成排污口整治工作。”仇鹏说,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整治工作,压实责任,同时,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由易入难,分步推进,坚决反对“一刀切”,杜绝一堵了之、一关了之等简单粗暴行为。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