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女生因为作业没写完被老师住院是怎么回事?老师居然说板子不疼

7日,网友李女士在重庆网络政治平台上报道,6岁女儿琪琪在重庆市奉节县西新区第一小学读一年级。12月31日下午,由于午休未休,班主任廖用带牙钉的板子打了她一顿,造成她臀部大面积淤青。她已经住院7天了。

重庆奉节县西新区第一小学负责人告诉华龙。新华网重庆客户记者获悉,廖已被停课,并正在接受奉节县教委的调查。

家长发现6岁女儿因没完成作业 被班主任用按摩板打得淤青

据重庆网络政治平台上李女士的实名称,12月31日晚,该洗漱的时候,李女士发现女儿琪琪不愿意脱裤子。琪琪经过反复询问,说因为作业没写完,被班主任廖用带牙钉的板子打了一顿。李女士脱下琪琪的裤子后,发现女儿的双侧臀部红肿,出现大面积淤青,于是被送进医院。

李女士告诉华龙。重庆新客户记者com报道,自2021年1月1日入院以来,琪琪一直高烧近41,直到1月4日病情才好转。记者从奉节县人民医院的诊断书上看到,琪琪双侧臀部穿刺,上呼吸道感染。对此,李女士解释说:“医生说孩子挨打后,受伤部位发炎,引起高烧,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女童因未完成作业被老师打住院是怎么回事 老师竟称以为板子不痛

廖曾经在班组里说过,孩子不哭不闹不躲,这让她觉得板子不会痛。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老师回复家长:她不哭不躲,我以为板子不痛

“发现女儿臀部受伤后,我第一次和班主任廖联系。她承认确实演过琪琪。”李女士提供了与班主任微信聊天的截图。截图中廖说琪琪被打是因为中午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我把她拉到办公室,借了个按摩板,趴在她屁股上,一连打了五六下。坐下后发现这块软板上有很多小牙齿,于是赶紧脱下她的裤子,发现是紫色的。关键是孩子没有使劲哭,没有躲起来,这让我觉得板子伤不了。”

对此,华龙。本报讯重庆新客户记者联系到廖。电话里,廖的心情听起来有点激动。她说“最近这件事让我深感困扰。”但对于这件事,廖说:“我不想说。”

李女士告诉华龙。com-New重庆客户记者,班主任廖发现女儿Kiki受伤,没有在第一时间告诉父母;自创办以来,廖和校方从未正式当面道歉;学校只批评廖,这让李女士和她的家人很生气。“我家孩子现在一提到学校就哭。我们还不知道以后怎么从心理上引导她。”李女士说。

学校:老师教书十几年,停课调查

重庆奉节县西新区第一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发时,两个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另一个做不到,琪琪“有能力但没完成”。负责人表示,正因为如此,廖着急了,采取了更极端的教育方式。

据了解,事发第二天,重庆市奉节县西新区第一小学已经开始处理此事。廖在第一时间表示愿意承担责任,并支付了医药费,学校也对她进行了批评,包括扣发绩效奖的处罚和年度绩效评分。据该校负责人介绍,目前,奉节县教委已成立专门调查组对此事进行调查,廖也已停课配合调查。"

据负责人介绍,廖从教十几年了,以前从未发生过类似事件,教学成绩很好。“她是刚下来的老师

随后,华龙。新重庆客户记者就此事联系了奉节县教委。一名在办公室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说:“值班人员已经下班,具体情况不清楚。明早8:30后再打。”华龙。新重庆客户记者将进一步跟进此事。

“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想咨询或者投诉,可以登录重庆互联网政策平台发帖咨询。

网友评论

“她不哭不躲,我以为板子不痛” 老师回复家长的这句话惹怒网友:

女童因未完成作业被老师打住院是怎么回事 老师竟称以为板子不痛

延伸阅读:

教育部禁止中小学教师7类不当教育

行为,不得体罚学生

教育部网站2020年12月29日消息,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广泛调研、公开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教育部令第49号,以下简称《规则》)。《规则》回应了社会关切的教育热点问题,在起草过程中就受到了各方面高度关注。《规则》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做出规定,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旨在把教育惩戒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地推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规定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明确教育惩戒不是惩罚,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强调了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方式。《规则》强调,实施教育惩戒应当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适当性的原则,“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则,做到客观公正;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

《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同时,根据程度轻重,《规则》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

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等;

较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承担校内公共服务、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被暂停或者限制参加游览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等;

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等。

《规则》强调,教育惩戒与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不同性质的行为,明确禁止了七类不当教育行为,划定教师行为红线,规定了对越界教师的处罚方式,方便各方监督。同时,《规则》也强调学校应当支持、监督教师正当履行职务,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教师无过错的,不得因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而给予其处分或者其他不利处理。《规则》还明确了教育惩戒的相关救济程序,并鼓励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形成育人合力。

《规则》将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下一步,教育部将积极指导推动各地、各校贯彻落实《规定》,依据《规则》健全教育惩戒的实施、监管和救济机制,让学校、教师会用、敢用、慎用教育惩戒,让家长、社会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师教育和管理,共同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原标题:6岁女童因未完成作业被老师殴打住院 老师:我以为板子不痛)

来源:综合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网友评论、北京日报客户端

流程编辑:TF006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