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审议《关于持续解决形式主义问题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部署落实各项基层减负规定。党中央集中力量解决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减轻基层负担,努力减轻基层负担。打了一个组合拳,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各地区各部门不断探索细化减负措施落实情况,下发清单,召开更加务实的会议;研究务实,评估更科学;下放到基层,权责更明确;严格的管理和热爱,导演更积极.
为了展示一年来作风建设的成绩,鼓励基层放松减负,支持实际工作,本期推出了一项专项计划,鼓励广大党员干部继续轻装上阵,“坚持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推动基层减负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重点做了5方面工作
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本报记者徐磊鹏
一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党风建设,坚持不懈地纠正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深化和扩大基层减负工作,完善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使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落实。一年来,整顿形式主义把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作为基层减负的重点。
抓基础,培元。着眼于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思想政治基础建设,着眼于深化理论武装,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融入到不要忘记自己的首创精神中,牢记使命体系,建立健全理论学习、问题检查和实践整改的长效机制。各级党委(党组)继续深入开展新时期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努力学习和领会。党性教育和作风教育要纳入干部培训教材体系,教育要引导干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抓住本质,减少会议。中央进一步明确了减少会议数量的标准和规模,各地区各部门普遍确立了“建帐、从严控制、纠错、通报”的方法,坚决遏制反弹和死灰复燃,严格防止隐形变异,不断提高文件会议的质量和效率。会议风格得到明显改善,会议更务实,更有解决问题的方式,短谈,干货。截至2020年11月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件和会议数量分别平均占年度计划的77.4%和72.8%,同比下降27.7%和29.5%;中央和国家机关文件和会议数量分别占年度计划的85.4%和40.8%,同比分别下降14.3%和59.7%。
抓统筹,规范监督检查和考核。中央和国家机关的检查项目大幅减少,从2019年的96项减少到50项。监督检查考核加大暗访和个别约谈力度,强化对“互联网监管”问题线索的处理。“一票否决”,签订责任事项,创建涉及城市选择、评比表彰的示范活动,实现库存管理。中央组织部将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保留的“一票否决”和签署责任证书精简为14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清理和审查了各地、各部门涉及城市选择、评估和表彰的示范活动,822项省级示范活动中有252项计划在2010年前完成
抓,鼓励干部负起责任。不断强化积极激励,优化考核机制,将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深入融入干部监督管理的方方面面,鼓励广大干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许多地方坚持严肃问责和积极激励相统一,在实施容错纠错、鼓励创新创业、明确干部姓名等方面出台专项文件。不断激发干部承担责任的内生动力。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组织开展了整顿形式主义调查,作为基层减负的观察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5%的受访干部认为形式主义带来的负担在不断减轻。基层干部普遍反映,党中央不断解决困扰基层单位的形式主义问题,党心民心更加凝聚,干部作风更加务实,创业环境得到优化。
统筹规范考核更实
我们的记者乔东
“好久不见!”2020年12月下旬,山西省蓝县某单位工作人员迎接崔健。
崔健是山西省吕梁市委监察局的工作人员。他说:“过去一年,我去基层四五次,第一次来是到去年年底。”
次数减少的背后是监理工作经过统筹规划和标准化后的持续改进。吕梁市委督查室主任李翔表示:“我们压缩了各部门督查考核的‘选择性行动’,将198项考核内容整合为32项。”吕梁市根据评估内容进行重组,实行综合监管,整合力量,共享信息,减轻基层负担。
在去年年底的综合监督检查中,崔健第五批赴兰县王石乡石家庄村检查林权制度实施情况。王石乡党委副书记温介绍了一年来林权制度责任落实和管护任务。“护林记录系统可以查看每个护林员的护林轨迹,不需要单独提交考勤记录。”文对说:
"监督的目的是促进工作,而不是增加负担."姓
梁市委常委、秘书长乔晓峰说,“督查考核后要列出问题清单,帮助基层干部改进工作状态、抓好落实。”专项整治 服务更优
本报记者 姚雪青
元旦后的首个工作日,一批民生政策开始实施,季飞和同事们在“豫见精彩”手机应用上发布了最新解读,第一时间解答了公众关心的问题。
季飞是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大数据中心主任,作为政务APP的管理者,他曾有苦衷:“过去各部门都开通了政务新媒体,一事一端、一单位一应用,我们每天都要花大半天时间更新,大家都感到疲于应付。”
与此同时,本应给群众带来便利的政务新媒体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个单位好几个微信号,难免搞错。”季飞坦言,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微信墙”,就连自己去办事都感到无所适从。
去年11月,“豫见精彩”正式上线,整合了全区200余个政务新媒体资源,群众办事只装一个应用程序、只扫一次二维码。“豫见精彩”上线至今用户量近3万户,在线接受各类问政53576件。
为进一步发挥资源集聚优势,该区还关停优化了一批新媒体账号。“政务新媒体资源整合后,避免了很多重复劳动,内容也比以前好了,大大方便了群众使用,可谓一举三得。”季飞说。
固本培元 干劲更足
本报记者 方 敏
近年来,为持续筑牢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政治根基,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政务办有针对性地开展“树立正确政绩观”相关培训,达到了固本培元的效果。与此同时,南浔区还就“权力瘦身”方面组织区镇村三级开展各类培训5次,参与培训的基层干部达500多人。
“‘南浔区机关事业单位、村(社区)间最多跑一次’平台的设立,便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生动体现。”南浔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海燕说,“我们引导各部门从全局角度出发,打破条块分割,共享数据,真正把平台搭建好。”据介绍,南浔区多部门联合梳理了机关内部办事事项目录,进一步整合申请表单、精简办理材料、压缩办理时间,优化办理流程。
1月4日,南浔区善琏镇公共事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陆晓艳通过“最多跑一次”平台,仅用10多分钟就完成了单位8处房产出租业务的上报,以往办理这种业务要来回跑两趟。目前,“最多跑一次”平台已开通496个事项线上办理功能,帮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精力服务群众。
精文减会 负担更轻
本报记者 王永战
几天前,看着眼前不到2000字的党建工作年度述职报告,金利琼很是高兴。
金利琼是四川德阳罗江区万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往每到岁末年初,她感到负担最重的便是各种汇报材料——村党总支工作、村委会工作、村里民政等报告。“一年下来,写的材料30个文件盒都装不完。”
除了各种总结,让他们感到压力的还有各种临时通知。“一次,有关部门上午9点发来通知,中午12点就要材料。材料多、时间紧,感到措手不及。”金利琼说,去年的变化很大,仅一份报告,她就把党建、产业发展、脱贫和民政等多项工作囊括其中。
据了解,2020年6月,罗江区推出减轻基层负担的“十条措施”,让村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身一线。
减少的还有各种会议。“一个月只用开一次会”,金利琼打开手机翻开微信说,“看看,能在群里说的都不用去现场了!”现在,罗江区有了每周三和周四的“全天无会日”。
这两天,万佛村两委换届选举正在进行。除了备选,金利琼还准备再次邀请农技员为村民讲讲枣树的冬管技巧。“走街串户的时间多了,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她欣慰地说。
激励关爱 心里更暖
本报记者 申智林
前几年,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清塘镇陈熊村,会议室里有15块流动标牌。村党支部书记陈晖说:“哪个部门来检查,就把哪个部门的牌子摆出来。”
为解决村级组织挂牌多、负担重的问题,2020年,道县在全县369个村(社区)开展“去牌挂牌”行动。“全县所有村(社区)挂牌严格执行‘3+1’政策,即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3块牌子,加1块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牌子。”道县县委基层党建办主任黄振华说。
如今,陈熊村的村干部不用再为挂牌迎检而烦忧,可以腾出更多精力为村民服务。
为鼓励基层干部干事创业,道县坚持关爱关心一线干部,为他们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具体问题提供支持,从评优奖励、谈心谈话等方面出台多项政策。同时出台容错免责相关细则,激励党员干部敢于担当、敢于作为,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陈晖说:“激励关爱到一线,我们干事不再有后顾之忧,心无旁骛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1日 11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