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20日电(记者杜)“没有一个好的上市公司,就没有一个好的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中国证监会副主席严庆民近日在第25届(2021)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监管体系,明确责任主体,优化监管和服务,团结各方力量,坚持“四个延续”,提高监管效率,努力打造一个真实、透明、合规的上市公司。
30年来上市公司获得长足发展
严庆民指出,30年来,上市公司成为中国经济中最活跃、最具创造力、最具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为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大幅跃升做出了积极贡献,突出表现为“四个或有事项”。
一是经营业绩不断提升。目前,上市公司数量仅占中国工业企业总数的1%,但总利润相当于近50%。2020年,上市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1%和24.9%,分别比监管中的工业企业高6.3和9.0个百分点,发展弹性进一步显现。
二是结构不断优化。控股类型方面,截至2020年底,民营上市公司2627家,约占全部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二,其中80%为科技创新板民营企业。从行业分布来看,上市公司已经从局限于少数传统行业,逐渐覆盖了国民经济的90个主要行业。市值方面,截至2020年底,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公司有126家,比2016年底增长125%。
三是创新活力不断增强。2020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R&D投资占营业收入的2.03%,R&D强度高于监管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目前,上市公司拥有专利165.2万件,约占我国有效专利的14%。
四是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10.45万亿元,特别是近几年现金分红金额逐年增加,达到历史新高,2020年达到1.4万亿元,接近同期股权融资金额,偿还投资者的力度不断加大。
“四个持续”提升监管效能
严庆民表示,随着上市公司从无到有的成长,监管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在改革中加强,形成了以辖区监管责任为基础,证监会、派出机构和交易所协调配合的监管体系。
为了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严庆民提出了“四个延续”:一是不断巩固法治基础,加强对上市公司监管的制度保障。“目前,上市公司监管体系‘四梁八柱’已初步建立,具体制度安排逐步优化,为市场发展和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阎庆民说。
第二,继续深化分权,深化市场化改革。2020年,全市场只有2.79%的M&A及重组项目经过证监会审计,平均审计时间为37天,远低于法定的90天标准;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发行股票购买资产,中国证监会注册时间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
三是继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全面增强监管威慑力。证监会查处了康德新等一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向市场释放了严格监管、绝不姑息的强烈信号。
四是继续加强风险防控,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开展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缓释工作
第一,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监管体系。中国证监会将继续推进《公司法》修订和上市公司监管法规制定,不断夯实监管的制度基础。同时,结合登记制度改革和市场发展的进展,完善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退市等方面的规则,加快构建更加成熟和定型的上市公司监管体系。
二是进一步压缩主体责任。上市公司和“重点少数民族”要增强优质发展的内生动力,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改善治理,规范发展;专注主业,稳健经营;引领创新,防控风险,真正担负起提高质量的主要责任和首要责任。
第三,进一步优化监管和服务。一方面,继续推进“分销服”改革,支持上市公司优质发展,充分发挥创新“龙头”和行业“龙头”作用;另一方面,严格履行监管主体责任,推进和完善证券执法司法体系和机制,落实“零容忍”要求,牢牢把握无系统性风险底线。
第四,进一步团结各方共同努力。要想更好地发展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需要各方朝着同一个方向发挥力量,以相同的频率产生共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中国证监会将不断加强与立法司法机关、宏观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合作与联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营造促进上市公司优质发展的良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