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一月二十一日电(记者题:数千万大学生如何返乡?怎么过年?)
新华社《新华观点》记者
最近,许多地方出现了零星病例和聚集性流行病。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9个省提出在本地过年,《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部署了与农村和海归相关的防疫工作。
几千万大学生如何回国过年?备受关注。
接受《新华视点》记者采访时发现,低风险地区大部分高校都提前放假并延长假期,部分高校假期长达70天。有的学校允许生活在中高危地区的学生留在学校集中管理。至于个别学生回国后遇到的困难,有关部门也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他们。
多数已提前放假回家,中高风险地区高校暂缓放假
2020年底,教育部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寒假前后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根据疫情情况和教育教学进度,优化调整寒假时间,安排学生分批有序离校。
据了解,根据学校本学期初公布的校历,大部分高校计划在2021年1月中下旬放寒假,有的甚至在2月初放寒假。在疫情变化下,高校纷纷调整计划,很多学校从2020年12月中旬开始过渡放寒假。比如牡丹江师范学院、武昌职业学院等学校在元旦前就开始了寒假模式。
“假期不仅比平时早,而且也很长。早点回家也让人放心。”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生小张说,他在2020年初匆忙回家,没有带任何学习材料。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天津、湖北、广东、浙江等十几个省的部分高校已提前完成课程并放假。山东省教育厅近日发布通知,鼓励学校提前休适当的假期。有些院校根据校历有正常假期。
1月9日,中国科学院电气工程研究所研究生王天正上了回家的火车。他告诉记者,学校1月下旬放假,现在提前考完了,1月1日有学生离校。
COVID-19教育部应对肺炎疫情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今年寒假最大的不同是要统筹考虑疫情防控和学校教育教学安排。
河北省教育厅发布通知,所有无假期的高校暂不放假。
在吉林和黑龙江,大部分高校从12月底开始放假。大学生在疫情爆发前的高峰期已基本离校,少数生活在中高危地区的学生留在了学校。
大连最近宣布,计划从1月中旬开始低风险地区的大学生寒假离校工作。1月16日,大连外国语大学和旅顺口区大连医科大学的学生开始了他们的返乡之旅。对于位于中等风险区域的高校,需要在区域降低到低风险后,组织安排有序的离校。
多校安排返乡专车专机,到家后每日测温打卡
1月15日上午,吉林大学开通2021年“暖冬日,学生返乡送站班车”。乘车前,学校为学生准备了口罩、抗菌喷剂等防疫材料,并组织专人负责发放防疫材料,登记乘车信息,确保学生安全回家。"非常热心,保证学生途中的安全."吉林大学数学学院的学生李炳学说。
1月18日,大连理工大学寒假开始。学校实施了点-
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发布了寒假安全提示,提醒学生在离校途中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并在整个过程中正确佩戴口罩;同时做好旅途中的健康监护工作,妥善保管账单以备查询。
记者从归国留学生处了解到,离校前,学校会统计个人行踪和联系方式。
“放假前,大家填好表格,什么时候回家,坐哪趟火车,哪趟航班写清楚。”武昌理工学院大二学生严静宜说。
"我们学校要求每天在线报告个人健康状况."王天正展示的网上填报表格包括体温、接触人群等信息。
武昌职业学院旅游学院党委书记郑文婷说,学校规定学生回家后要和父母一起向学校报到。
有高校给留校生发红包、订“年夜饭”,政府对滞留学生开展临时救助
不回国的同学怎么过年?
上海很多大学都明确表示,生活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过年不回国。江西省教育厅建议,这样的学生原则上不要回家。河南提出,高校应劝说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暂缓离校。
许多高校发布通知称,寒假期间,学校将采取封闭式管理。学生因特殊情况确需留校的,需在留校前申请批准,学校统一安排住宿。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工作部主任李岩松表示,不到400名学生选择暂时留在学校,因为他们的家庭位于中高风险地区。"
学校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和各地政策调整及时优化离校流程,安排辅导员与学生家庭所在地提前沟通,在确认学生可顺利返乡后,协助学生启动离校流程,做到一人一策、事事精准。”目前,黑龙江一些高校已对留校学生进行了免费核酸检测,并组织多位心理教师通过开通心理热线等形式,提供心理健康疏导。
记者了解到,辽宁一些尚有学生在校的高校将继续做好保障工作,等待离校安排。启动离校工作后,对暂时不能返乡的学生,将继续做好其学习服务等工作。
据统计,吉林大学有78名本科生因无法返乡申请留校过年。学校在寒假期间实行封闭管理,为每名留校学生制作了出入证件,每个校区都保留一间食堂和至少一家生活超市,学校后勤部门还要保障学生寝室的供热达标。
吉林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马琨说,学校会不定期地为留校学生送牛奶、水果、药品等生活用品,并准备了“留校红包”作为新春祝福。食堂还为学生私人订制了除夕套餐,让他们能吃到家乡味道的“年夜饭”。
与此同时,记者也接到就读于福建、安徽、河南安阳以及河北省内低风险地市高校的石家庄籍学生反映,由于学校要求“清校”,但石家庄从6日起实行严格交通管控措施,他们面临无法回家又无处可去的境况。在安徽就读的王泽宇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学校要求大一大二学生必须离校,他和几个校友只好在当地租房子度过寒假,希望能统筹管理不能返乡的学生。
还有一些在石家庄就读的外地大学生被迫滞留无法返乡。他们四处借宿,有的自费住酒店,三餐靠泡面、零食度日。石家庄市桥西区某高校大四学生时某告诉记者,他租住的公寓型酒店价格相对较低。但由于无法做饭,三餐基本靠外卖,每天花费也不少。
有的返乡大学生表示,从低风险地区回石家庄,虽然提供了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并表达愿意自觉在家隔离,但村里仍不放行。
记者获悉,河北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滞留学生临时救助工作的通知,要求为每名滞留学生明确一名救助责任人。对于滞留在学校的学生,各学校要进行妥善安置,保障其正常学习、生活。对于滞留在校外的学生,各学校救助责任人要通过微信、电话等有效方式,与其保持联系,确保联系到每一位学生,随时帮助其解决遇到的问题。(记者宋佳、王莹、任丽颖、冯维健、李双溪、李伟、杨思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