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6 .各部门响应人民群众的地方新年服务保证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让人民过一个幸福、安宁、健康、平安的春节”——6个部门响应,做好保障人民群众当地新年服务工作

新华社记者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鼓吹春节假期不必要的不流动。针对疫情防控导致新年人数增加的新情况,要抓紧各种服务保障。

如何保证当地过年服务?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6个部门负责人作出回应。

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

春节临近,外出返乡人数增多,聚集活动频繁,疫情扩散风险进一步加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提倡春节放假是不必要的,不流动的,保证群众就地过年的服务。对于降低节日期间疫情传播风险,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安宁、健康、安全的春节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兼发言人赵说。

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介绍了不同风险级别的人员流动要求。

春运高峰期间,高危地区人员或近14天在高危地区生活过的人员不会流动。原则上,在春运高峰期间,中等风险地区的人或近14天在中等风险地区居住过的人不会流动。低风险地区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在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的从业人员、在偏远地区等重点人群跨省市出差的从业人员,以及跨省返回农村地区的归国人员,应在7日内持有有效的SARS-CoV-2核酸检测阴性结果。低风险区域的其他人员应按照健康代码“绿色代码”进行有序流动。

赵强调,本地过年的政策是分级分类的。“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时,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分层次加码’,甚至有的地方采取‘一刀切’的措施。阻止人们旅行和回家是不可能的,需要给人们更多的保护和更多的便利。”

做好就地过年服务保障

为确保春节期间人民基本生活需求得到较好满足,赵表示,要统筹安排生产和供应,引导大中城市有效组织蔬菜生产,特别是速生叶菜、芽菜等蔬菜生产,保障生猪及相关产品运输畅通,确保节日市场供应充足,确保煤、电、油供应。

他强调,要加强储备的精确调整,引导各地全面梳理和充实重要民生商品储备规模,不断释放中央冻猪肉储备,组织北方大城市有序释放冬春蔬菜储备。要畅通运输配送网络,明确运输阻断点,保证网购配送正常进行。保证正常销售渠道,引导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生鲜电商等生活必需品供应企业,做好春节期间的供应组织工作,倡导社区和农村零售网点春节假期每天营业时间不少于8小时。同时,要加强民生保障。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朱表示,鉴于近期是重点防疫和供应保障地区,应组织重点供应保障企业实施货物供应,随时做好应急运输准备。商务部还举办了全国网上春节联欢晚会,网上和网下进行了丰富多彩的交流

她说,送温暖要“注意”和引导当地组织多种形式的“送温暖”和集体过年活动,努力用暖心措施让农民工安心过年;要加强离岗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将生产需要与职工意愿相结合,合理安排生产、高峰假期或休假,切实保障当地过年职工工资、休假等合法权益;要稳定生产和留工,根据需要发展消毒防疫、社区服务等一批临时岗位,努力让有意愿的农民工在就业地贡献抗疫保障和供给;为留住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为有需要的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提升,及时兑现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待遇和临时生活补贴。

提倡当地过年,一些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将无法与家人团聚。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司长郭玉强强调,要加强调查,引导村(居)委会加强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定期探视;落实救助保护政策,为受疫情影响的老年人提供包括生活护理在内的各种服务,优化简化孤身儿童、孤儿等遇险儿童认定审批程序;加强家庭监护指导,确保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顾,做好对因突发事件缺乏监护的儿童的帮助和保护工作。

让务工人员安心就地过年

交通部总工程师、公路局局长汪洋表示,将引导城市客运企业通过科学组织调度、提高运力、严格控制满载率,严格防止疫情通过城市交通传播;引导城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和出租车公司合理调整运力和运营时间,以满足最大满意度

就地过年群众的购物、休闲和娱乐等出行需求。此外,指导主要平台公司完善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一键叫车”功能,切实为老年人出行增添便利。

据介绍,在保障应急物资运输方面,已简化应急运输车辆通行证办理流程,在有条件的收费站要求设置应急通行绿色通道,对持有通行证的车辆保障优先快速通过,保障重点应急物资高效、安全抵达。

汪洋说,春节临近,邮政管理部门和寄递企业全力以赴做好就地过年服务保障。中国邮政及有关快递企业纷纷宣布“春节不打烊”,从网络、运力、人员、客服等方面做好保障。(记者安蓓、姜琳、魏玉坤、彭韵佳、王雨萧、王琳琳)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