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设施、高端天文望远镜、大口径CT成像设备……工信部近日公布了第二批专业化、新型“小巨人”企业,1584家不同领域的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拳头产品”成功入选。
专门从事创新的“小巨人”企业是什么?“他们是指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份额高、掌握核心技术、质量和效率优异的先锋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7月公布第一份名单至今,已培育出1832家国家级专业化、新型“小巨人”企业,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基本形成。
“小巨人”平均研发强度6.4%
半夜1点,国内某大型石油钢管厂依然灯火通明,新推出的中试规模高合金盘管激光焊接设备正在生产中。
高合金连续油管是油气田开发急需的高端管材。华工法利在突破切割头等激光焊接关键核心部件后,成功进入石化领域,为客户赢得了数千万元的新订单。
“在通过自主研发实现技术突破后,我们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得到了显著提高。”华南理工大学法利切割焊接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家科告诉记者,虽然技术水平和切割效率与进口设备相当,但产品价格仅为进口设备的70%左右,大大降低了客户的采购成本。
用独特的技能拓展市场空间,中国工人法利莱只是一个缩影。“专业化、特殊化的‘小巨人’企业长期以来专注并深度培育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其中90%以上深度培育在‘四基础’领域,近93%得到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支持。对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帮助作用。”工信部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小巨人”企业和“巨人”都在创新。
据报道,专业和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R&D强度为6.4%,平均拥有近12项发明专利,其中近170家企业填补了国内空白,70%以上的企业拥有企业技术中心或企业工程中心。
第二批“小巨人”更突出综合发展能力
如果技术创新是“小巨人”企业的背景,那么健全的管理会让它们更有弹性。"“小巨人”企业普遍经济效益好,管理规范,品牌影响力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小巨人”公司中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傅世农表示,中小企业应该重视自己的品牌建设。“近年来,企业通过积极参与行业大型展会,有效拓展了渠道合作伙伴和终端用户。几十个,有助于销售增长。”
“开放市场,短期看性价比优势,长期看服务要跟上。”邓家科认为,应该建立与产品相匹配、能够及时响应的高质量售后服务体系。“目前,我们已经在30多个海外国家设立了服务点,未来两年将扩展到80个国家和地区,在24小时内真正响应全球客户。”
“与第一批相比,第二批‘小巨人’企业的培育条件更多,覆盖面更广,综合开发能力更突出。这是基于产业发展环境变化和企业发展实践的科学优化和调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小企业研究所副所长龙飞表示,就经济规模而言,在满足中小企业分类标准的前提下,上限为
“一方面,将培育专业化、特色新企业纳入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价的重要内容,不断优化专业化、特色新企业发展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还将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增加对专业和新兴企业的股权投资,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在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开设“专业和新兴板”。
龙飞认为,要引导和支持各地结合“小巨人”企业的共同需求和当地产业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培育计划和扶持措施,推动服务体系、人才引进、财税支持、国际合作等配套政策的细化。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专业化、特殊化的‘小巨人’企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正在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形成从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业化、特殊化新型中小企业到专业化、特殊化新型“小巨人”企业的培育体系,进一步推进“小巨人”企业,加快制造业个人冠军企业和试点企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