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2月1日电:警惕快递包裹腐败
新华社记者陈豪
随着春节的临近,一些人把心思放在了“送礼物”快递上。
虽然工作地址是众所周知的,但家庭地址在“有心人”眼里并不是秘密。“土特产”“小礼品”快递上门,避免了人们上门的尴尬。网购套餐也有很多“封面”,让礼物和赠品更加隐蔽。
对于无意收礼物的人来说,回礼就变得复杂了。特别是有些包裹,快递员没打招呼就送到了代收点或者快递柜,造成了收礼物的既成事实。如果第一时间错过了拒收的机会,不仅要联系快递员提货,还要长期保留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
快递送的礼物虽然大多价值不高,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巢。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在接受这些礼物和快递的时候已经“跑路”了。腐败再小,也要预防。要尽快杜绝通过快递送礼和接受礼物的风气。
需要提醒的是,看似隐藏的快递礼物并不“安全”,每一份礼物的收发都有痕迹。这些痕迹将来可能成为违反纪律的铁证;看似“不值钱”的“土特产”积少成多,可能毁了一个干部的仕途。与其以后后悔,不如拒绝现在有送礼意愿的“探路者”,拒绝一切来历不明的快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