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头盔管用!自2006年以来,中国电动汽车的死亡人数首次下降

「自行动展开以来,电动单车、电单车及汽车司机及乘客的交通意外死亡率分别下降11.7%、14.2%及12.4%;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和乘客死亡人数自2006年以来首次下降;36个大城市汽车前排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带平均使用率在90%以上。电动自行车安全帽的平均佩戴率从手术前的不到20%上升到目前的54%。宁波等部分城市安全帽佩戴率已达90%。以上……”

此次行动是公安部交管局2020年4月部署的“一盔一带”保安行动。

"头盔总是安全的。"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套数据充分展示了安全帽和安全带的重要性,人民群众佩戴安全帽和使用安全带的意识明显增强,“一盔一带”安全防范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在“一盔一带”保安行动中,全国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坚持宣传引导为主,教育疏导结合,行业示范引领,社会共治,有效提高了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驾驶员和汽车驾驶员及乘客的安全防护水平,推动了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减量化、控制化”,取得了新的成效。

坚持宣传先行,教育劝导结合

“一盔一带”知晓度认同感大幅提升

据统计,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汽车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车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和乘客死亡约80%是颅脑损伤所致;在汽车交通事故中,不系安全带就被扔出车外的事故随处可见。相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帽,规范使用安全带,可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70%,对保障群众生命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保障人民出行安全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务实举措。

在“一盔一带”保安行动中,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平台和新媒体矩阵,开展全方位、高频度、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公众对“乘车戴安全帽、开车系安全带”的认知和认同度大幅提升。

公安部交管局精心制作宣传内容,传播安全知识,组织3000多张海报,录制1000多段安全帽、安全带视频,与央视联合策划制作主题为《让爱回家》的公益广告,在公益联盟推出《幸存者说》等系列节目,邀请20多位明星录制50多段宣传视频。

“各位朋友,大家好!这是“全国交通安全生活月”的活动现场。我是小谢,合川交通巡警。今天我们通过蓝鲸FM平台直播“一盔一带”保安行动……”2020年5月14日16时,重庆市合川区公安局交通巡逻支队现场开展“一盔一带”保安行动。警察“主播”小谢展示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四种安全帽,说明了各自的特点,并邀请搭档示范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帽,详细讲解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关于安全带使用的规定。

“这个直播好有意义!”“支持文明出行!”网友留言,赞不绝口。那天,成千上万的网民观看了直播。

在“人人有话筒”的时代,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要与时俱进。自“一盔一带”保安行动启动以来,当地交通管制部门已邀请媒体记者跟踪报警1000多次,

2020年11月23日,江西省新余市网络名人交警廖来到了晨峰岗。周一上午,全市主干道宝石大道交通量特别大,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也有所增加。他突然遇到一个没戴头盔骑电动自行车的女人。“海叔”进行教育后,她喊出了“知道危险就躲避,戴上安全帽”的口号,“海叔”给了她安全帽。

在“一盔一带”保安行动中,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加强了面对面的宣传和说服教育,组织群众观看交通违章和事故视频,抄抄抄交通安全法规,参加志愿说服活动,引导驾驶员和乘客自觉佩戴安全帽和使用安全带。自行动启动以来,共有1224万人未佩戴安全帽,750万人在现场安全教育中未使用安全带。

坚持社会共治,部门行业协同

“一盔一带”示范性普及性不断深化

“你做你该做的,你就无敌了;一切智慧所做的就是一切。”各地交通管理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加强与行业协会和企业的沟通,逐步形成部门协同、重点行业示范、社会力量共同推进

的多元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交警把头盔送到小区大门口,太方便了。以后出门忘戴头盔,在小区门口就可以借到。”近日,家住湖北省荆州市开发区季家台社区的陈先生忘戴头盔骑摩托车外出,在小区大门口正巧遇到交警在社区开展“共享头盔”活动,他借到头盔后感慨道。

“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中,各地交管部门广泛发动政府部门、爱心企业组织开展头盔赠送活动,全国共开展头盔赠送活动1.5万余场次,累计赠送头盔111.4万余个;联合行业协会、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企业,大力推行“买电动自行车送头盔”等模式;深化警保合作,会同中国人保财险有限公司开展“安全骑行月”活动,落实“买保险送头盔”模式;探索推行头盔“共享”“租借”模式,在学校、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等场所投放共享头盔7.5万余个,方便群众使用。

广东省珠海市交管部门依托“两员两站”,在西部农村地区组织交通安全劝导员开展隐患排查、交通督导和宣传劝导等工作。劝导员每天工作8小时,对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以及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进行教育和劝导,日均劝阻交通违法超过100起。他们还安排劝导员走村串户,点对点开展宣传教育,提醒村民驾乘摩托车要佩戴安全头盔。目前,珠海市农村地区驾乘摩托车安全头盔佩戴率达到90%以上,摩托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大幅下降。

2020年5月,公安部交管局部署在全国开展外卖行业警企联合劝导活动,探索加强警企协同共治。11月,结合秋冬季交通安全整治“百日会战”,开展外卖、快递、客运重点行业示范月活动。活动期间,全国共设置警企联合劝导点6100余个,出动警力130.4万余人次,外卖企业派员61.6万余人次,纠正外卖送餐员不戴安全头盔63.2万余人次,向外卖和快递企业通报2300余次。

点火、起步、加速,“砰”的一声,车轮下的西瓜粉碎;另一个“戴”上安全头盔的西瓜,被车轮辗轧后只是裂了一道缝。两次实验,结果完全不同。2020年5月14日,贵州省贵阳市公安局交管局云岩大队联合辖区外卖及物流行业召开“一盔一带”宣传教育活动。

实验开始前,外卖送餐员们议论着:“就算西瓜装在安全头盔里,被汽车辗轧后,肯定也会粉碎。”对小小安全头盔的保护能力,大家将信将疑。实验结束,当民警从安全头盔里取出西瓜时,外卖送餐员们惊呼:“天呀,戴上头盔还真管用!”

安全带同样真管用。2020年5月6日,在荣乌高速公路山西省应县段,一辆轿车因操作不当追尾前方大货车,在追尾前紧急制动的过程中,轿车后排乘车人因没系安全带,被甩至前方,发生二次撞击,当场昏迷、身受重伤,而系了安全带的前排人员仅受皮外伤。

这起事故再次敲响警钟:安全带是生命带,前排后排都要系。山西省公安厅交管局高速交警二支队在“一盔一带”宣传工作中,一直强调安全带是确保车内人员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不管是前排还是后排都应该系上。它不仅能防止驾乘人员被抛出车外,更能有效对抗撞车时的减速度,避免驾乘人员与方向盘、仪表板、挡风玻璃等物品发生二次撞击。

为确保安全带完好可靠,在“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中,全国交管部门积极联合交通运输、教育行政等部门开展安全带大检查,累计检查营运客车、校车等270万余辆次。

坚持依法治理,完善法规标准

“一盔一带”法治化规范化进程持续推进

《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2020年7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及搭载人未佩戴安全头盔将予以处罚。

“温州交警始终严管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目前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率达90%以上。”温州市公安局交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规定,骑行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安全头盔,处以警告或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必然要走向法治化。经济发展时代进步,离不开法治护航;社会和谐百姓平安,靠的是法治守卫。

“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开展以来,各地交管部门积极推进地方立法,天津、江苏、浙江、湖南、贵州、新疆6省(区、市)以及南宁、海口、佛山等地市出台了地方法规,明确要求骑乘电动自行车必须佩戴安全头盔。上海、吉林、福建等10省(市)已将电动自行车(非机动车)管理办法列入本地立法计划,北京、辽宁、四川等11省(市)提出了立法建议。

各地交管部门加强执法管理,坚持现场查处与自动抓拍结合,明确处罚范围,全面加大查处力度,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共查处摩托车驾乘人员未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未使用安全带违法数量同比分别上升131.6%、78.3%。法律的震慑作用、警示作用得到彰显,摩托车驾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非现场查处周违法量分别下降41%、79.6%,群众安全头盔佩戴率、安全带使用率明显提升。

上下齐心、全力以赴,接续奋斗、久久为功。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将以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以使命鼓舞奋发的斗志,坚定不移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继续推动“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常态化,创新方式方法,加快立法进程,提高治理水平,巩固治理成果,扩大覆盖范围,全力以赴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