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春节前猪肉价格走势如何?什么时候会遇到转折点?

新华社北京二月三日电(记者题:春节前猪肉价格走势如何?)

新华社记者安贞,于雯静

国家发改委近日表示,为满足春节期间人民群众的猪肉消费需求,自2020年12月17日起,与有关部门组织7批中央储备冷冻猪肉,累计上市量18万吨,近期将继续投放更多中央储备冷冻猪肉。

春节将至,猪肉价格会明显上涨吗?2019年下半年开始上涨的猪肉价格何时会达到拐点?

春节前猪肉价格稳中有降

从往年的季节性趋势来看,猪肉价格通常在春节前上涨。自2020年12月以来,在消费旺季的推动下,猪肉价格一直在上涨。1月21日,36个大中城市超市和集贸市场的猪肉(瘦肉)零售价格从27.5元/公斤上涨至30.36元/公斤。随着国家和地方储备肉的联合发布,猪肉价格在1月底稳定并略有下降。2月2日,大中城市瘦肉均价29.96元/公斤,较10天前下降1.3%,同比下降12%。

"今年猪肉零售价格的波动基本符合季节特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郭立言表示,猪肉是典型的“菜篮子”商品,从中央到地方,责任主体已经被压缩,并采取了大量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保证供应和稳定价格。进入节日消费旺季以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大了肉类储备的密度和规模,显著增加了有效的市场供给。特别是一些地区把便宜肉放在市场价格以下,起到了稳定价格的关键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分析,从供需角度看,截至2020年12月,可育母猪和猪的存栏量分别连续15个月和11个月逐月增加,连续7个月和6个月增加。COVID-19中的肺炎疫情会对部分地区和部分时间的消费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短期需求缺乏外部刺激,猪肉消费需求较去年同期下降。

“综合判断,农民节前屠宰积极性增强,出栏量持续增加,节前继续投放储备肉,可以保证节前猪肉的消费需求。预计2021年春节前猪肉价格将稳定下降,略低于去年同期。春节过后,猪肉消费下降。如果解决了冻杀产品的问题,价格有望继续下跌。”朱增勇说道。

为保证市场供应,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近期已上市投放18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并将于2月4日(腊月二十三)、2月9日(腊月二十八)两次投放3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同时调配地方储备猪肉。本地配送的储备肉主要在超市、平价店等终端网点直接面向公众销售,价格通常低于市场价,受到当地市民的普遍欢迎。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大量拟投入中央储备的冻猪肉已经上路,将在春节后和“两会”期间继续投入使用,不断保证市场供应。

上半年猪肉价格呈波动回落走势

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2019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下,各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全面促进生猪生产恢复,加强流通保障、储备监管和进口监管。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20年以来,在市场拉动和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我

郭立言分析,养猪业存在疫情影响周期性叠加等问题。预计今年上半年生猪屠宰将明显加快,猪肉消费市场有效供给也将增加,猪肉价格将继续波动下跌。

近日,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召开专家咨询会,结合生猪生产早期恢复、新生仔猪数量、猪饲料销售等因素,预计今年1、2月生猪出栏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5%左右,后期猪肉价格仍有下跌空间。

2021年CPI将平稳运行

郭立言表示,近两三年来,受疫情和极端天气的影响,猪肉、新鲜蔬菜和水果价格波动明显加大,成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波动的主要因素。

“这是食品价格对CPI波动的‘结构性影响’,不同于总供求变化对CPI的‘总影响’。”她分析说,主要经济体通常使用核心消费物价指数(不包括食品和能源)来衡量整体价格水平的核心稳定性。这半年来,中国核心CPI一直稳定在0.5%左右,整体物价水平稳定,不用担心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2020年CPI先高后低,逐季回落,年增长率2.5%,实现全年物价控制目标。展望2021年,郭立言分析,由于全年明显低于上年,猪肉价格对CPI的拉动作用将由上升转为下降,预计全年CPI增幅将低于2020年,全年呈现“先低后稳”的趋势。

她强调,民生重要商品生产供应稳定,储备数量充足。各级各部门有足够的保供稳价经验,物价将保持基本平稳运行。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