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第四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待选药品平均降价52%

中新网2月4日电(记者李红梅)近日,在国家医保局等相关部门的组织指导下,全国各省结成联盟,开展了国家组织的第四批药品集中采购,产生了拟在沪遴选的结果。本次采购共纳入45种药品,全部采购成功。待选药物均价下调52%,涉及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疾病、精神疾病、恶性肿瘤等各种治疗领域。预计2021年5月全国患者将使用降价药物。

此次采集首次纳入了多个注射剂品种,其中8个注射剂品种超过了前三批之和,采集涵盖的药物剂型类别进一步扩大。8个品种占药品采购总量的31%,平均降价75%。注射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纳入集中采集的几种注射剂产品降价,意味着国家集中采集正在进一步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

一批常用药和抗癌药的成本在这次采集后会显著降低。以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为例,收藏后每片价格由9元降至3元,整个疗程可节省240元左右。抗癌药索拉非尼的价格从95元降至30元,在每天消费两片的基础上,每月可为患者节省3900元。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抗癌药硼替佐米注射液价格从1500元降到600元,整个疗程可以节省3.6万元左右。

收集到的药品符合高质量标准,仍将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估,作为仿制药入围的条件。同时,进一步微调和优化采购规则,将可选择企业的最大数量从原来的8家增加到10家,以提高供应保障能力。共有152家企业参与了此次征集,最终有118家企业入选。共有158种产品可供选择,包括5家外资企业的5种产品,涉及来自德国、法国、印度和日本的跨国制药公司。

据报道,之前已经采集了三批药品,前三批涉及112个品种,入选产品平均降幅达54%。到2020年,实际采购量达到约定采购量的2.4倍,成本节约一般超过1000亿元,有效减轻了患者负担,提高了群众用药的可及性。根据国家组织的集中采购基本规则,地方政府也进行药品集中采购。省级共采集259个品种,每年可节约成本240亿元。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