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中国未来如何选择几种新冠肺炎疫苗?双针接种有优势吗?专家回应

新闻1+1丨中国疫苗,如何在世界发挥作用?

陈伟院士和康西诺生物三期临床试验联合研制的疫苗中期分析表明,该疫苗单次注射接种28天后,对重症新冠肺炎肺炎的保护率为100%,整体保护率为74.8%,未出现任何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作为国内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意味着什么?《新闻1+1》白连线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委员会顾问邵。

双针接种是否有优势?

陈伟院士团队的疫苗是单发,优势很大。那么双针接种还有其他优势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委员会顾问邵:凡事有利有弊。虽然双针接种的免疫周期较长,但可能保证双针接种的接种率会降低,但双针接种诱导的免疫应答强度可以预测其未来的持久性,因此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陈薇团队疫苗进展算“慢”吗?

陈伟院士团队的疫苗首先进入人们的视线,开始临床试验。但是今天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会是国药和科兴打了这么久的疫苗,为什么陈伟院士的疫苗“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委员会顾问邵:在疫情爆发后,全世界的疫苗都在以超快的速度发展,不仅仅是我国。所谓“慢”,主要是因为我国疫情控制得太好,只能在我国无风险人群、无病毒攻击的情况下进行一期和二期临床试验。但在第三阶段,必须有较高的新感染率和大量病例,才能检验疫苗对疾病的保护作用。这个条件国内已经没有了,只能出国进行三期临床试验。要看我们合作的国家,合作的机构,他们之间的效率,他们之间的条件,所以有些国家可能不会有最高的发病率,比如发病率特别高的欧美,进步可以很快。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被人限制的。

我国几款新冠疫苗未来该怎么选?

许多国家没有疫苗,需要大量进口。目前国内有几种疫苗,如何选择?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委员会顾问邵:这个问题很重要,不仅关系到国家决策部门,也关系到公众参与疫苗接种。虽然中国有五条技术路线,但每种疫苗在有效性、安全性和可及性上是不同的。保护作用方面,最新的mRNA疫苗保护作用在90%以上,灭活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在70%-80%范围内。就安全性而言,医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只有通过测试,其安全性和保证程度取决于测试人数和测试时间。灭活疫苗被人类使用了几百年,被全地球使用,所以安全性和保证度最高。

中国疫苗储存和运输的可及性如何?

我国几种疫苗的储运环境是零下2-8度,而美国的有效率在90%以上,需要零下60-70度,这是大多数国家无法达到的。但中国在疫苗研发之初选择了务实,这也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考虑。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委员会顾问邵:就疫苗在中国的可及性而言,储存和运输环境都在2-8度,我们很多企业都做过加速试验,即使在37度储存几周也没有问题,所以即使运输条件更差,我们的疫苗也能保证质量和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要求-70或-20到-30的温度条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即使在发达国家的一些经济落后地区,也很难大规模给人接种疫苗。另外,中国的疫苗可及性之所以被世界上那么多发展中国家所重视,不仅仅是疫苗本身在科技上的韧性,还与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以及中国疫苗是公共产品的理念有关。因此,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基本上与我国的想法同步。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