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视频)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告别真正的“老鼠”不容易指望“牛”在除夕夜转向坤——谈新年愿望
新华社记者
除夕夜快乐是除夕夜。
回首2020年,既有惊心动魄的变化,也有轰轰烈烈的进步。
牛是勤奋、奉献、努力和力量的象征。迈向2021年,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每一个普通人,带着你最初的心,都能迈出铿锵的一步,产生“本”的力量,就能收获你的新年愿望。
你在哪里,便是幸福的方向
除夕之夜,32岁的纪仍在疫情防控一线。她皮肤白皙,身材娇小,说话轻声细语,戴眼镜更书卷气。
她的平安是她家最大的幸福。
作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哈西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纪不得不对隔离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核酸采样,杀死隔离环境和处理医疗废物.南岗区一个与世隔绝的酒店是她的“战场”。
临近春节,隔离人员想家,情绪有些波动。纪和他的同事通过点对点对接慢慢缓解了情绪。“你今天怎么样?”“除夕晚餐想吃什么?”对于纪,你想问多少次就问多少次。你只希望这些“安心”药丸能让他们安心过春节。
哪里是“战场”,哪里就是“家”!
在石家庄,许多大学生留在现场庆祝新年,并主动加入志愿者团队。河北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大四学生雷妮娜就是其中之一。
雷妮娜是湖北武汉人。去年,她在武汉的一个康复站做了40多天的志愿者。因为河北疫情,她毫不犹豫地去丰鹤园社区做志愿者。除夕,包饺子,和社区工作者一起吃年夜饭。心里想着,以后给远在武汉的爸妈打电话。
雷妮娜说,武汉和石家庄,一个是他们出生的地方,一个是他们上大学的地方。在她心目中,两个地方都是“家”。新的一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武汉的烟花越来越强,河北的疫情早日过去,大家开开心心的生活,努力的工作。
家是幸福的方向。
除夕夜,无论身在何处,请为了这个“家”好好照顾自己。
守一份如初情怀
假期过后,超人的校长张贵梅一刻也没闲着。冬季的华坪山区,山高路远,天气寒冷。张贵梅和她的同事们准备了许多方便面、面包和矿泉水,现在还在家里参观。
除夕夜,也是华平儿童福利院院长的她,要和福利院的20多名孤儿一起告别旧迎新。“平时学校工作忙,过年还得陪陪孩子。”张贵梅说,在她两天前的家访中,她发现三个学生的父母在外地工作时不能回家过年。她把这三个学生带到福利院一起过年。
在新的一年里,张贵梅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山里的所有孩子都能飞出去,飞得更高、更远、更好!
坚忍不拔的人将在命运的风暴中获胜。
“老婆,今年春节你回不去了。你要照顾老人和孩子!”电焊工徐辉在中建三局深圳市平乐骨科医院新校区改造工程现场拨通爱人电话。
2020年元旦的第四天,38岁的徐辉在武汉雷神山医院驰骋,用了10天10夜的时间,完成了近400个病房的设备带和6个“固海针”——个站在“云监”心中的液氧罐的安装。
有时候实现不可能不是力量而是坚持。谈到六根“定海针”的安装,许卉笑着说,毅力、失败、坚韧。
今年春节期间,他和他的同事们再次留在了深圳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国只有36个大中城市的春节现场人数比往年多了4800多万。
增加物资供应,处处行动。这份温暖是你的坚持和我的坚持点燃的。
除夕夜,因为这份坚持,好温暖!
打开了不起的新希望
除夕之夜,灯火通明。
“温州阿培酒家”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新华路,北街之家附近,生意很好。
来自温州乐清的颜是这家店的老板。“这家餐厅已经开业十多年了
了,一家三口,又当厨师,又当服务员,”严维培告诉记者,平时,餐厅一天能卖2000元到3000元,食客都是周边居住或上班的老顾客。石家庄疫情发生后,餐厅一度暂停营业。但是严维培没有闲下来,他利用自己的餐厅和储备的食材,主动给社区抗疫工作人员免费做起了盒饭,在防控形势最为紧张的时候,前前后后共免费为抗疫社区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做了1000余份。
“特殊时期,用自己的本事为抗疫做点贡献,也不算啥,”严维培说,“暂时的困难,能挺住。”
2020年实“鼠”不易。
“2020年,对于我们外贸企业太不容易了。”回望过去的一年,河南省鹿邑县迪雅思化妆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纯杰感慨地说。
“2020年疫情突然来袭,国外订单锐减,公司迟迟不能复工。”黄纯杰说,公司员工近200人,为了保障他们的工资发放到位,当时只能亏本销售。
点亮心中的灯烛,迎接新的一年。
这个除夕夜,黄纯杰说出了自己的新年愿望。“作为一名中小企业家,我希望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在新的一年能够带动更多群众在当地就业,让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过上好日子。”
2021年,我们一起“牛”转乾坤。(执笔:聂焱 参与记者:周科、庞明广、杨思琪、闫起磊、翟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