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不要让加班工资当场“蒸发”过年

今年春节期间,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响应当地过年的倡议,许多人选择留在岗位上。律师提醒,用人单位不应以倡导本地过年为借口侵犯劳动者权益,加班工资不应“本地蒸发”。企业鼓励员工支付新年红包、加班津贴、假期回家费用等。属于福利,不能用于抵消员工春节加班工资。

就地过年,别让加班费“就地蒸发”

"新年人均奖励3000元."

“过年加班,每人每天给100元加班费。”

“工作从第三天开始到第七天,公司会返工500元的红包。”

……

最近,各地向当地庆祝新年的员工分发了“春节礼包”。刘哲凯,一个在福建福州一家新材料加工企业工作的湖南员工,对于假期加班很迷茫。

2月5日,刘哲开在自己的工作区域找到了一份过年加班时间表。根据加班时间表,安排他从新年第三天开始在车间流水线上加班。

这让刘哲开不解:“怎么‘本地过年’变成‘本地加班’了?”

春节前,各地陆续出台了留在工作岗位过年的“礼包”政策。《工人日报》记者走访了福建部分企业,与刘哲开有类似困扰的员工也不少。

就地过年咋成了就地加班

日前,在厦门某家具公司工作的工人陈武参加了微博话题“2021年你的年终奖是多少”的讨论。看着微博网友曝光的“别人家”的年终奖,吴昊感叹道:“我的年终奖因为疫情已经不在了。没想到春节假期因为疫情“飞”了。”

陈武的家具公司主要从事家具的生产和出口,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半年没有接到订单。为了生存,公司将重心转移到国内市场,承接国内订单。虽然年营收没有亏损,但是盈余也不多,所以年终自然没有年终奖。

今年年初以后,为了“抢”回疫情没有获得的利润,国内市场的企业订单已经定在4月份。陈武和工厂的30多名工人在春节期间收到了“现场加班”的通知。但是和刘哲开一样,他们没有等到企业发加班费。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加班工资或者安排补休;如果雇主在法定假日安排不必要或不合理的加班,雇员有权说‘不’。”福建雷锦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元元说。

邱元元说,《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证劳动者健康的情况下,延长的工作时间每天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过节福利不能冲抵加班工资

"现场过年加班费怎么算?""你能通过安排补休和发红包来扣加班费吗?"厦门同安区总工会劳动关系“健康管家”周玉萍表示,今年,她收到了很多企业和员工关于新年加班工资的咨询,咨询次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两倍。

周玉萍告诉《工人日报》的记者,2月12日至2月14日是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此期间加班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工资300%的标准支付加班工资,不得以补休代替。

2月11日、2月15日至2月17日为休息日,不同企业加班工资法定标准不同。

“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企业,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可以支付加班工资或者安排补休

陈武的家具公司实行全面的工时计算。周玉萍说,如果陈武的实际工作时间在综合计算的工作时间内没有达到法定工作时间,公司只需要按照正常标准支付他工资。如果实际总工作时间达到法定标准,公司应按不低于小时工资的150%支付加班费。

剧照

uo;用人单位不能把提倡就地过年当成侵害劳动者权益的借口,加班费不能因为提倡就地过年而‘就地蒸发’。”周玉萍提醒,企业鼓励职工就地过年发放的新年红包、加班补贴、过节安家费等都属于福利,不能用于冲抵春节期间职工的加班工资。

不应只让职工“用爱发电”

老家山东、在厦门某酒店工作的陈婷(化名)面临的困惑是:我到底算值班还是加班?

去年,陈婷所在的酒店成为隔离酒店,她每天穿着防护服为在酒店内进行隔离观察的客人提供送餐、体温检测等服务。

今年春节,陈婷又接到了春节期间酒店提供定点隔离服务的通知,她也早早就做好了不能回家过年的准备。但和去年一样,她今年也没收到酒店开出的加班费。“酒店说这是值班不是加班,值班没有加班费。”陈婷对此感到不解。

陈婷到底是值班还是加班?酒店能否以值班为由不给加班费?过年期间在防疫一线,加班和值班又该如何界定?

邱媛媛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根据劳动法,加班一般指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安排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继续从事本职工作;而值班并非法律概念,通常认为,值班是指职工根据用人单位要求,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负担非生产性、非本职工作的责任。

邱媛媛表示,要界定隔离酒店工作人员在过年期间的工作是值班还是加班,必须依照劳动合同内的有关条款,判断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是否属于合同内所约定的“本职范畴”,是否具有“生产性”,以及能否为企业创造收益。

“一个企业的人情味,对于防疫一线的职工来说,或许就是这个年的年味。值班虽然不算加班,但企业可以给予补助。”邱媛媛表示,“就地过年仍是过年,用人单位不能让职工‘用爱发电’。”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