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1月31个省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1月份19个省份CPI出现负增长,海南再次成为降幅最大的省份,降幅达2%;9省CPI同比增长,西藏以0.7%领先全国;此外,山西、湖南、广西三省CPI增长0。
数据图。中信经纬照片
降降降!19省份物价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2021年1月全国CPI下降0.3%。本地方面,内蒙古、辽宁、山东、上海、安徽等19个省1月份CPI较去年同期下降。其中,河北、福建、天津、四川、重庆、湖北、贵州、广东、海南的CPI连续两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海南再次成为降幅最大的省份,比2020年12月的2%高出0.4个百分点。
18个省的CPI超过全国水平。其中,西藏、江苏、甘肃、浙江、河南、陕西、江西、新疆、青海的CPI呈正增长,西藏CPI以0.7%的增幅位居全国第一。福建CPI增幅与全国持平,为-0.3%。此外,山西、湖南、广西增长率为0,河北、内蒙古、辽宁、山东为-0.1%,上海、安徽为-0.2%,略高于全国水平。
国家统计局城市统计司高级统计师董对CPI数据进行解读,指出2021年1月同比下降0.3%中,去年物价变动涨幅在-1.3个百分点左右,新一轮物价上涨影响在1个百分点左右。不含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下降0.3%,主要是服务价格大幅下降所致。
根据工业证券的分析,1月份CPI数据弱于市场预期。一方面是春节错了,另一方面是春节效应后猪价缓慢上涨。如果与春节是2月份的那一年的季节性相比,食品价格还是显著高于季节性,交通运输还是强于油价反弹带动的季节性。但是之前疲软的服装和耐用品并没有明显修复,所以核心CPI依然疲软。
基期轮换 机构:对通胀数据影响不大
根据统计制度的规定,我国CPI每五年轮换一次,2021年1月编制发布以2020年为基期的CPI。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这一基期轮换对CPI同比指数的平均影响约为0.03个百分点。
海通证券指出,本轮基数轮换中,食品类项目权重下降,但非食品类项目比重上升。在2021年的这一轮权重调整中,食品价格权重从22%降至19%,猪肉价格权重下降2.3个百分点至2.3%。非食品类项目权重提升3个百分点至81%,其中住宅类项目权重提升幅度最大,约2.1个百分点,交通通讯类项目权重提升0.9个百分点。
郭进证券认为,新基础期权的调整对通胀数据影响不大。从近几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来看,温饱消费比重明显下降,住房和医疗支出比重上升,与当前CPI权重调整基本一致。由于这一基期轮换对CPI同比指数的平均影响约为0.03个百分点,对通胀数据的历史比较和未来计算影响不大。
农产品数据图。中信经纬熊嘉丽照片
未来物价会怎么样?
中银证券指出,总体而言,2月份食品价格可能会因春节假期和当地春节消费等因素出现结构性上涨。1月份虽然受基期和当地疫情影响,但CPI同比增速再次陷入负增长区间。预计2月份基数影响因素回落时,CPI将出现明显反弹。
G
西南证券预计2月份CPI将保持负值。西南证券称,1月份食品价格涨幅扩大,但非食品价格受当地疫情影响大幅下降,导致CPI同比出现负增长。随着节后涨价效应和基数作用的减弱,预计2月份食品价格将趋于下降,而非食品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CPI可能仍处于同比负区间。(熊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