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经济显示韧性,民生保障有力,市场激发活力,科技实力增强.公报披露的一系列数据勾勒出了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1、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
公报称,全年人均GDP预计为72447元,比上年增长2%。
新华社发布陈巍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按年均汇率计算,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有望超过17%。
2、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
公报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186万个,比上年增加166万个。
据盛分析,今年年初城镇新增就业超过预期目标。年均消费价格上涨2.5%,低于3.5%左右的预期目标。一体化保障得到加强,全国人均净转移收入名义上比上年增长8.7%。保障居民就业和人民基本生活扎实有力。
3、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4亿户
公告显示,每天新增注册市场主体2502万个,新增注册企业2.2万家,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4亿个。
4、RD经费增长10.3%
公报称,2020年研发(RD)支出为24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占GDP的2.4%。
图片来源:《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5、授予专利权数量比上年增长40.4%
公告显示,全年授予专利363.9万件,比上年增长40.4%。年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数预计达到15.8项,比上年末增加2.5项。
盛说,“嫦娥四号”首次登上月球背面,“嫦娥五号”完成月球表面采样并返回,“田文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奋进号”完成万米载人深潜,“北斗”导航全球联网,“九章”量子计算原型系统研制成功,500米球形射电望远镜正式开放运行。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实力显著增强。
6、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近10亿人
盛介绍,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150万、978万、693万和1147万。我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近10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公报称,全年启动棚户区改造工程209万套,基本完成203万套。
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7540元
公报显示,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7540元,增长3.8%。按常住户口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40378元,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5204元,增长5.7%。
="http://upload.hxnews.com/2021/0301/1614568214937.png" border="0" alt="十大数据透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data-aid="4133722" />图片来源: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8、全国体育场地比上年末增加16.9万个
体育方面,年末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71.3万个,比上年末增加16.9万个。全年全国7岁及以上人口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
教育方面,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2%,提高1.7个百分点。
医疗方面,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2.3万个,卫生技术人员10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万人。截至年末,全国共有8177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达到1153万份/天。
9、手机上网人数9.86亿人
公报显示,年末互联网上网人数9.89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9.86亿人。邮政业全年完成快递业务量833.6亿件。
图片来源: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0、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占59.9%
在监测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59.9%,比上年提高13.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城市年平均浓度3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