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是人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是观察中国的窗口。每年的全国人大都备受国内外关注。总书记在两会上说了哪些高频的话?政府工作报告这些年关注了哪些领域?代表们讨论了哪些话题?媒体和网民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央视专门推出《AI看两会》系列专题文章,带你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角度解读过去几年的两会。
自201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连续召开七年,习近平总书记每年将出席六个代表团进行审议和讨论。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全国人大会期将缩短至8天,秘书长“离团”次数减少至4次。
央视人工智能编辑部依托人工智能I学习数据库,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八年46次“离团”的相关报道,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讲话的高频词。
“发展”、“经济”、“创新”、“改革”、“人民”、“脱贫攻坚”等字眼引人注目,直接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过去两届会议上的关切。
“发展”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在2014年贵州代表团中,总书记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2015年上海代表团中,总书记尖锐指出:“旧的正常道路和简单粗放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在2018年的山东代表团中,总书记深情款款,“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要发展,就要“搞经济”,“靠创新”,靠人民,为人民服务。归根结底,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我们的目标”的庄严承诺,就要靠“发展”。
8年间“离团”46次,每年都有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一些话题。
改革就是其中之一。总书记在每年谈改革时,都留下了妙言的“敢啃硬骨头,敢冒滩险”、“换笼换鸟,凤凰涅槃”等名言。
每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谈到创新,倡导创新,寻求创新。
此外,民生需求也是总书记关心的一件大事。他关心湖南十八洞村的村民能否娶妻;四川“悬崖村”的村民很难去旅游.他对大家说:“无论职位多高,国家机关全体工作人员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永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而努力。”
蓝天碧水净土之战怎么样?总书记每年关注两会。
自然生态要美,政治生态要美。全面从严治党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两会”的一贯重点。
可以说,人民群众热切关心的问题,中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和代表们讨论国家的主题。
依托AI I学习数据库,央视AI编辑部还分析了2014年以来每一份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
发现“发展”、“改革”、“经济”、“创新”等词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频率逐年提高。这些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常青”,也是总书记“两会”发言中的高频词。
两会集中统一了亿万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
两会,唱响中国民主政治的好声音。代表委员们在会上的热门话题正在成为下一个精彩的中国故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