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三月十五日电(记者题:卷土重来!五问近10年最强沙尘天气)
新华社记者高静
15日上午,一场沙尘暴袭击了北方许多地方。中央气象台将沙尘暴预警升级为黄色预警。
这是近10年来影响中国最强的沙尘天气过程。久违的沙尘暴从何而来?为什么影响这么大?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影响几何?
“这种沙尘天气影响范围很广,是过去10年来最强的沙尘天气过程。”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主任张说。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14日至15日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西部等地出现沙尘暴,局部出现能见度小于500m的强沙尘暴。据气象卫星估计,可见沙尘面积约为46.6万平方公里。
记者在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街头看到,黄沙弥漫县城,汽车缓缓行驶,路上行人稀少。部分地方高速路段已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15日凌晨发布了沙尘暴橙色预警。阿拉善、巴彦淖尔、乌海、鄂尔多斯、包头、呼和浩特和锡林郭勒西部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强沙尘暴,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200米。在呼和浩特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沙味,许多市民戴着口罩和围巾“全副武装”出行。呼和浩特、包头、阿拉善等地纷纷调整学校课程,启动暂停机制或暂停户外活动。
15日上午,随着沙尘主体逐渐到达华北地区,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迅速恶化,北京六区PM10浓度高达8108 g/m3。
沙从哪里来?
张说,影响中国北方的沙尘主要来自蒙古。由于蒙古气旋的强烈发展,沙尘随着气旋后部的冷高压向东、向南移动,影响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他指出,造成这种沙尘天气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前期蒙古和西北地区气温明显偏高,一般高出5到8C。这些地区近期降水比较少,地表条件非常有利于降尘。天气的发生;另一方面,在蒙古强气旋的影响下,新疆北部至甘肃中西部、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和华北北部相继出现6-8级大风,为这种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热力和动力条件。
中国70%以上的沙尘天气发生在3月至5月。张解释说,春季是多尘天气多发的季节。春天,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地表逐渐解冻,尘粒容易起砂。同时,春季气旋天气逐渐活跃,动力条件下容易出现沙尘天气。
沙尘暴会不会常态化?
“好多年没见过这么大的沙尘暴了。”很多人感受到这种情绪,担心沙尘暴会不会频繁发生。
其实北方人可以明显感觉到,这几年沙尘天气的频率越来越少了。研究还表明,自1961年以来,中国的沙尘天气呈明显下降趋势。
北京气象台首席气象服务官吴表示,北京上一次沙尘暴发生在6年前,2015年4月15日,2020年3月18日。北京3月平均年沙尘日数为2.4天,最大12天(1954年),2000年以来最大9天,发生在2001年。
张说,这种多尘的天气需要两个原因:一方面,前期变暖,降水少;另一方面,蒙古的气旋强度很强。"这两个条件同时配合,不是一个正常的天气."
防护林能阻挡沙尘暴吗?
近年来,中国大力植树。防护林能阻挡沙尘暴吗?
对此,张解释说,防护林的种植主要是由于地面附近植被的变化,对整体的影响非常有限
植树造林能起到什么防风减沙的作用?他说防护林对地面附近的小尺度风场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植被根系的固沙蓄水功能可以抑制沙的形成;另一方面,防护林可以改善当地的风场和扬沙。
张说,近年来,由于在中国推广植树造林和防沙治沙,沙尘天气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在非常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仍会出现大规模、高影响的沙尘暴。
“这提醒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和生态环境管理;另一方面,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预报,提供良好的服务。”他说。
沙尘何时消?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5日下午至夜间,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中南部、华北大部分地区将出现扬沙或沙尘天气,其中包括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甘肃北部、宁夏北部部分地区的沙尘暴。
16日河北南部、山东、江苏、安徽、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受高空沙尘输送影响,仍会有沙尘或浮尘。
值得注意的是,16日,随着沙尘逐渐南下,影响范围可能会扩散到华中和长三角中北部地区,而华北则受南风影响,存在沙尘残留和回流的风险。
从17日到18日,受东北冷空气和下游降水过程的影响,区域性沙尘过程逐渐沉降和清除。(参与写作:田、恩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