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SARS-CoV-2中的突变正在加速,中国疫苗的有效性会受到影响吗?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徐鹏航王林林)最近,广东和山东相继报道了SARS-CoV-2突变体。世卫组织预测未来会有更多的变化。公众高度关注:如果SARS-CoV-2加速突变,会对我国自主研发的疫苗产生多大影响?有效性会降低吗?中国是否启动了新一轮突变株疫苗研发?新华社记者采访了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权威专家。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研究组疫苗R&D专类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说:“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SARS-CoV-2中的突变株对我国有条件上市的新冠肺炎疫苗保护率有明显影响。但病毒的长期传播可能导致多重突变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影响疫苗保护的风险。这种风险是存在的。”

应对病毒突变,国家一方面需要严密监控,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疫苗平台建设,积极开展新一代疫苗的研发。这样,“一旦病毒突变导致疫苗免疫效果消失或大大降低,在最短的时间内研制出针对突变株的疫苗就非常重要了。”王军志说。

目前,中国的许多疫苗制造商和R&D团队已经在R&D部署了变异病毒。

国药中国生物副总裁张云涛在28日召开的国务院联合防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药中国生物两种灭活疫苗使用了国内外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后的血清,对南非和英国发现的毒株,以及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疫区发现的10余株毒株进行了交叉综合检测。结果表明,两种灭活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对这些毒株有较好的中和效果。“我们目前正在监测在巴西和津巴布韦发现的毒株,我们还在继续推进变异疫苗的研发。”。

北京科兴中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卫东表示,为了防患于未然,公司已经开始了变异株的疫苗研究。未来如果病毒突变加速到一定程度,一种可能是在现有疫苗中加入突变株的抗原成分,成为二价疫苗;另一种可能性是在注射两针现有疫苗后,注射一针针对新变异株的强化疫苗。“在过去的一年里,R&D在中国批准SARS-CoV-2疫苗的程序已经基本理顺。与以前相比,突变株的R&D周期将更短,效率将更高。”尹卫东说。

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陈伟院士一直在跟踪腺病毒载体疫苗有条件上市后的安全性反馈,也在跟踪疫苗对新变异体的有效性。“我们正在分析变异株的数据,通过实验验证它们与现有疫苗的交叉反应,并已经开始研究和开发针对变异株的疫苗。这种疫苗可能不用,但宁愿准备好不用。”陈伟说。

对于公众,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世卫组织疫苗委员会顾问邵等业内专家再次提醒并呼吁,全球疫情主要疫区病毒株变异未超出可控范围。因此,世界各国应尽快大规模接种疫苗,构建更强的群体免疫屏障,同时降低病毒变异速度,最终尽快遏制疫情。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