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盗掘屡禁不止。这群“黑心贼”在黑土地上下黑手

新华社哈尔滨4月1日电(记者题:这帮黑心贼对黑土地下黑手了!——黑龙江五常破坏盗挖黑土地案件追踪)

新华社记者李建平、杨思琦和马志耀

位于世界闻名的黑土带的黑龙江省武昌市,在东北春耕季节,最近发生了一起盗窃泥炭资源、破坏耕地的案件。9万多平方米黑土被盗挖,公安机关已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新华社记者赶到当地进行调查。

租赁耕地“采矿式”盗挖 9万多平方米黑土地遭破坏

3月29日,记者驱车前往武昌市沙河子镇富泰村,看到路边农田上黑土堆砌的连绵起伏的山丘。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些黑土被当地人称为“米子土”。一般位于耕地边缘和山脚,富含根系、草根等腐殖质。从今年2月开始,一些人使用大型挖掘设备从地面挖掘,并将其放在这里晾干。开挖现场暴露出许多深度从半米到一米不等的大坑。

富泰村四建坊屯村民王福源表示,春节过后,有人以改良土地为名与村民协商承包土地,然后开始用大型机械进行挖掘。每天十几辆大车把土运到这里,持续了半个多月,没人管。

记者了解到,这些承包土地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借用的土地,租金为每年每亩6000元至7000元;另一种是用作晒储地的土地,租金从每年每亩1100元到900元不等。

富台村两甸子屯村民刘说,他最近以每亩900元的价格外包了7亩耕地,用作晾晒和储存黑土的地方,并收到了6300元的地租。“现在田地和田里的田埂都被破坏了。种地,先要整地。”

焦恒来、刘等当地村民表示,挖耕地相对偏远。因为土地含水量大,车和人容易卡在里面,所以种地费时费力,产出和收入都不高。还不如把地承包出去,多赚钱,省心。“他们说可以改善耕地,我们相信。”

倒卖黑土存黑产链条

案件发生后,哈尔滨市公安局会同武昌市委、市政府,立即展开调查和调查工作。调查结果表明,沙河子镇富泰村非法采矿点有两个坑,开采深度在0.6米至1米之间。

据武昌副市长张振东介绍,出土材料为泥炭,属于矿产资源。按每立方米20.85元的市场价计算,涉案金额为36万元。

武昌公安局副局长严表示,经过调查,此案是由吉林省梨树县临海镇人王健领导的非法开采泥炭土的犯罪团伙所为。以土改的名义,企图在涉及的农田里挖泥炭土,然后出售牟利。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王健等4名犯罪嫌疑人。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生态修复委员会副主任、东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建设负责人陈表示,黑土是指表土为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的土地,需要数百年才能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东北地区不仅是我国主要的黑土分布区,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

然而,这种宝贵的资源正在被人类破坏。据记者调查,东北很多地方都存在盗卖黑土的案件,这些案件正逐渐成为产业,多用于育苗、种植花草、绿化城市。

记者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发现,很多商家出售标有“泥炭土”、“东北天然有机黑土”的商品,送货地址包括东北三省多个城市。一家名为“龙江黑土地”的淘宝店正在销售东北产的黑色商品

黑龙江省某绿化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透露,城市绿化对黑土的需求很大,用黑土种植绿化树木和草地的成活率会提高。记者了解到,盗卖黑土是暴利行业,挖采成本低。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晚上监管不力的情况去偷挖湿地和农田,一晚上赚十几万。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记者发现了许多与“黑土”、“泥炭土”有关的案件。如吉林省大安市人潘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嫩江泄洪区黑土4438.3立方米,构成盗窃罪。

加快立法严格监管 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受访者认为,被盗黑土产业链暴露出思想认识差距、监管不力、法律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借此机会采取更多措施加强对黑土地的保护,并履行保护黑土地的责任。

——加快完善黑土地保护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土地。武昌市农业和农村局副局长王如庄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关于黑土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作为地方法律,《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例》提到禁止从耕地上挖坑取土,但缺少相应的处罚规定。从职责和执法角度看,不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约束力,影响对黑土地的保护。

目前,吉林省已出台黑土地保护条例,将于2018年7月1日实施。受访者建议加快改善黑人

土地保护法律法规,细化黑土地质量保护标准,严格规范土地利用和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做到依法管土、依法护土。据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有多位人大代表提出为黑土地保护立法,相关单位已有立法意向。

——增强黑土地保护意识,形成保护合力。五常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宋延辉等人建议,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性,本着合理规划、保护优先、用养结合、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数量与质量并重原则,在多个层级建立黑土地保护专门机构或协同机制。

同时,可发挥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指挥棒”作用,形成自然资源、农业、水利等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局面。目前,五常市政府正组织对被采挖破坏耕地开展复耕工作。

——线上线下同步监管,严厉打击黑土售卖行为。受访人士建议,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坚决制止黑土售卖,创新技术手段,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监管,提高违法成本。

此外,应加大黑土地保护宣传教育力度,引导、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黑土地保护工作,共同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