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十四五”期间,各地对绿化工作有了新的规划和新的探索

核心阅读

“十三五”期间,中国完成造林5.45亿亩。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十四五”期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4.1%。

或增强生态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或在黄河流域将绿化与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相结合,或探索智能化的城市绿化管理方法.许多地方为进一步推进土地绿化,保护祖国绿水青山进行了新的探索。

今年是十四五计划的第一年。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十四五”期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4.1%。

面对土地绿化的新目标,各地绿化工作有哪些新的规划?在目前绿化成果的基础上,各地还会进行哪些探索?近日,本报记者在北京、山西、浙江等地进行了采访。

新理念——

更加重视绿化的系统性、整体性,增绿增景更增收

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绿化造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专门研究了山西省下达的“十四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它提到‘全面推进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恢复’和‘绿化、彩色化和金融化同步推进’。今年有很多项目要做!”

山西省林草局局长李昂告诉记者,“从绿化理念来看,山西目前的绿化更注重系统和整体布局。如提出“两山七水一盆”的生态恢复治理总体布局;同时更注重促进绿化、增景、增收的有机统一,更注重落实科学的绿化理念,根据不同区域划定生态功能区。”

近年来,从强调数量到质量,到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布局规划,许多地方的种植绿化理念正在慢慢改变。

林、花、湖、梯田,蓝绿交织,清新明亮——这是北京市区最大的“绿肺”,也是北京文峪河公园一期示范区。

“文峪河公园最大的特色和亮点是协调生态要素,构建蓝绿交织的绿色生态空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高大伟表示,这也是北京建设与管理并重,由“绿而美”向“活”转变的一个缩影。

蓝绿有机融合,平原林带绿道蔓延……高大为表示,增强城市生态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将成为“十四五”期间首都生态建设的突出特色。下一步,北京将推进森林与湿地的有机融合,构建林城互映、林田互护、林水相依、林村相伴、城市融合的自然生态系统,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稳定性。

新特色——

绿化与地方特色、需求相结合,进一步推进环境美化、生态修复

近年来,浙江杭州市民和来杭州的游客都有同样的经历:杭州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景观越来越美。对此,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局长高晓辉有自己的理解:“杭州在2017年被评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选要求一个非常硬性的指标——,比如绿地率要达到35%以上;同时,对绿地布局的合理性也有要求。普通人出门300米要看绿化,出门500米要看公园……”

高晓辉告诉记者,杭州的园林是代代相传的瑰宝。“比如20世纪90年代,杭州园林的代表——太子湾公园,利用树林和大片草坪,再引入钱塘江水体,可以说是精细打磨。”高晓辉介绍说,杭州计划将其绿地面积扩大10

浙江的绿化过程体现了园林景观的美景;山西的绿化,是守护黄河母亲河滚滚波涛。

在山西省,西部绵延400多公里的吕梁山脉靠近黄河。这里曾经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吕梁山植被覆盖度越低,进入黄河的泥沙越多。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的主线与绿化相结合,已成为山西土地绿化布局的新特色。山西省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表示,运城不仅注重黄河沿岸的“污染治理”和“绿色银行”,而且将环境治理与绿色产业发展模式紧密结合。

新措施——

提高城市绿地生态功能,“智慧化”管理为绿化赋能

顺着北京温榆河公园玲珑小岛向北,可见一座奇特的高塔,外观很像鸟窝,游客可以攀爬其中。原来,这是茑屋,是一座生态观鸟塔,游客可以在这里登塔远望,尽情观鸟、观湖、观园。

“未来,公园会有大量鸟类安家,这里将会是最佳观赏点之一。”温榆河公园相关负责人说。高大伟介绍,“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聚焦新技术、新措施,提高城市绿地生态功能。

在浙江湖州安吉县,园林师傅方小强的工作和以前相比轻松了不少。

方小强告诉记者,以前到了病虫害防治季节,尽管已对城区主次干道和公园广场摸排多次,但也总有些“漏网之鱼”。“往往就是几棵没被发现的病虫害苗木,便可能导致这一片的防治工作功亏一篑。”他说,如今有了智慧园林系统,只要对照系统整改单上的定位与描述,处理完拍照直接上传即可。

据介绍,为探索智慧化城市绿化管理方式,2019年安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发建设了智慧园林管理系统。通过精准普查,将每一株树木的地理坐标等信息纳入系统,如果发现病虫害,可根据系统对整个城区相同树种进行整体防治。

“通过智慧园林管理系统,我们摸清了园林绿化家底,比如城区有多少树木、多少品种、分布在哪里等,园林工作更有章法。”安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园林绿化科主任王双喜告诉记者。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