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淮安市社区工作者在宣传引导居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时,群里一名男子散布关于疫苗的不实言论,称男子接种疫苗后丧失性功能,女子接种疫苗后不生育。虚假信息在互联网上迅速疯狂传播。经警方调查,信息发布者刘被发现。刘目前无业,之前和社区工作者有过矛盾,所以造谣泄愤。目前,刘已被行政拘留。
延伸阅读
最近,“疫苗接种”成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上海谣言平台整理了近几天网上很多关于疫苗的谣言,看看听听——
谣言一
打新冠疫苗前吃饭喝水能避免不良反应
【真相】:疫苗的不良反应与体质、年龄、基础疾病等密切相关。与是否吃饭喝水无关。
无论接种前是否进食或饮水,都不会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如果在接种前吃点东西,可以补充身体足够的能量,免疫系统可以更好的发挥产生抗体的作用。接种疫苗后一周内不要接触过敏的食物、饮酒、吃辛辣食物或海鲜。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适当休息。
谣言二
第二针2周-3周必须打,晚了就前功尽弃
【真相】:3 -8周内可以打第二针。
新冠肺炎灭活疫苗需要两剂;第一次给药和第二次给药的间隔时间应在3周以上,第二次给药应在第一次给药后8周内尽快完成。
谣言三
新冠疫苗保护期只有半年,半年后还要再打
【真相】:目前只有半年数据,而不是只有半年保障。
国家卫健委近日宣布,已通过6个多月疫苗接种员抗体水平监测。这是目前监测抗体水平的时间,并不意味着免疫只有这些时间,抗体也不是衡量保护的唯一指标。
人类接触新冠肺炎才一年多,新冠肺炎疫苗问世的时间更短。因此,目前对疫苗免疫持久性的研究仍在持续观察中。据率先接种的“先锋队”研究,接种人员已获得9个月的抗体监测数据。专家也在继续加强监测,长期保护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谣言四
新冠疫苗可能会致癌
【真理】:不存在。
目前国内的疫苗都是RNA疫苗,致癌病毒大多是DNA病毒,不存在致癌问题。
谣言五
打新冠疫苗会改变人体基因,变成转基因人
【真相】:危言耸听,没有科学依据。
MRNA疫苗无需进入细胞核即可表达抗原蛋白,依靠人体内的免疫细胞通过一系列分子机制主动富集(收集)抗原蛋白,产生中和抗体。将mRNA注入人体,不会改变人体细胞的DNA。新冠肺炎是一种RNA病毒,但它不是“逆转录病毒”,因此新冠肺炎的基因不会整合到人类染色体中。
谣言六
打完新冠疫苗就能摘口罩了
【道理】:打完疫苗,还是要经常戴口罩,勤洗手。
任何疫苗的保护率都不是100%。口罩要不要摘下来,要看疫苗会不会被感染。目前的研究表明
示,我国新冠疫苗保护率约70%,但对避免转成重症的保护率超过90%,对避免发生死亡的保护率接近100%。为了防止感染,在全球疫情没有结束之前,建议打完疫苗继续戴口罩。谣言七
打完疫苗当天不能洗澡
【真相】:可以洗澡。
但应尽量避免接触接种区域,主要是需注意不要有伤口、破损。喜欢大力搓澡的,就请先缓几天吧。
谣言八
新冠疫苗别人打了,我就可以不打
【真相】:别人打完是保护了别人,你没打就保护不了你。
即便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后疫情不会传播,也不代表个体不会被感染。假如发生了新的疫情,病毒一旦传播开来,如果你不打,那你就有被感染的可能。世界上其他国家疫苗接种率覆盖得多了,他们要到中国来,我们开放了国门,这个情况下如果我们的人群免疫屏障低,就会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我们要先把自己保护起来。如果不打,世界重新开放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免疫力的。如果全球其他国家没有很好进行疫情防控,中国始终会暴露在疫情风险之下,也始终会受到输入病例的影响,因此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谣言九
新冠病毒一直在变异,疫苗没用了
【真相】:从全球对新冠病毒变异的监测情况看,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疫苗失效。
虽然病毒一直在变异,但到目前为止,它的临床特性没有改变。目前科学家发现,国产疫苗对部分英国变异病毒仍有效果。病毒变异是正常现象,新冠病毒是个全新发现的病毒,不能因为病毒变异,就对疫苗没有信心。
需要注意的是:
接种好疫苗后,需现场留观30分钟;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如发生怀疑由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接种单位,需要时及时就医;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适当休息。
即使接种新冠疫苗,也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和“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仍应牢记在心,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原标题:抓!男子散布新冠疫苗不实言论被拘)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荔枝新闻、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号
流程编辑 :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