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教育部部署促进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科学联系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要求,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促进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指导意见》针对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过度强调知识准备、衔接机制不完善等长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国家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设置,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加强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协调,通过实施入园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搭建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阶梯,帮助幼儿顺利实现过渡。通过建立联合教研制度,完善男女同校机制,加强综合管理,强化科学导向,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科学有效的衔接。

《指导意见》强调,幼儿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幼儿衔接的意义,研究制定本地幼儿科学衔接的具体实施方案,将幼儿衔接有效纳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确保幼儿衔接有效。要促进幼儿园与小学的深入合作,加强业务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教师在联系幼儿实践中的困惑问题。要完善科学的评估机制,将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纳入幼儿园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专业资源,加强幼儿科学研究。《指导意见》要求各省(区、市)建立一批中青年儿童与县(区)对接的试验区,选择确定一批试点小学、幼儿园,先开展试点,分层次推广。2021年秋季学期将启动连接幼儿试点项目,2022年秋季学期全面铺开。

附件《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下简称《入学准备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以下简称《入学适应指导要点》)分别为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入学准备指导要点》强调入学准备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渗透到幼儿园三年制幼儿教育的全过程。同时,针对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儿童的特殊需求,围绕进入小学所需的社会交往、自我调节、规则意识、奉献精神等关键素质,实施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学校备考教育应注重身心备考、生活备考、社会备考和学习备考的有机结合,不应片面追求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备考,更不应以先进的学习和小学知识技能的强化训练取代综合备考。《入学适应指导要点》要求小学加强衔接意识,把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使教学方法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是幼儿的适应期,要实施与幼儿园相衔接的入学适应教育,合理安排一年级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以儿童为主体的探究和体验学习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