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抗生素的使用将被纳入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的全文是什么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规范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建议: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应纳入医院评价、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合理用药评价等。并适当增加考核权重。2021年9月底前,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加入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

全文如下

国家卫生卫生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遏制耐药性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委员会: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积极应对微生物耐药性,不断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人民健康,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充分认识做好抗菌药物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微生物耐药性问题,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尤为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呼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更好地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联合国大会、G20峰会等国际会议将微生物耐药性列为重要议题,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研究和讨论。各地要高度重视抗菌药物管理,将其作为维护公共卫生、防范生物安全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继续做好部署和责任落实工作。卫生行政部门要落实对抗菌药物管理的指导和监督责任,医疗机构要落实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主体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二是统筹推进,全面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各地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对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的药物治疗。同时,统筹推进结核分枝杆菌、寄生虫和各种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建立健全相关疾病诊疗规范、技术指南、临床路径、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监测指标体系。对各临床科室的医生、临床药师和微生物检验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临床应用,规范经验性用药,减少无适应症抗菌药物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延缓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科学调整和优化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从采购源头做好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工作。

第三,完善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院评价、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合理用药评估等内容。并适当增加考核权重,发挥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增加与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络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以下简称“两个网络”)相连的医疗机构数量,发挥“两个网络”的监测和监管作用。2021年9月底前,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

医疗机构应以改善传染病转归和提高医疗质量为目标,加强传染病科建设,做好感染防控、检验、药学、护理等学科协作,共同制定和实施传染病诊疗标准和临床路径。要督促全院落实感觉控制的基本措施,针对本机构耐药微生物的流行病学特点,对临床重要耐药微生物感染实施个体化循证防控措施。微生物实验室积极与临床沟通,完善微生物检验项目,开展相应的病原体检测,提高传染病诊断水平。优先培养配备抗感染领域的临床药师,要求临床药师积极参与抗感染治疗,落实处方审核和复核要求,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规范-内酰胺类药物皮试,优化抗菌药物使用结构。做好优质护理服务,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减少感染并发症。

五、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民合理用药意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合理用药的宣传,重点宣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误区和危害,纠正患者不规范的自我治疗行为,引导患者在医师和药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定期宣传机制,每年与世界卫生组织同步开展宣传活动,促进正确信息的有效传递。将抗菌药物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工作,有效提高公众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知水平。

按要求纳入“两网”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登录“两网”提交入网申请。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网站:http://y.chinadtc.org.cn;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网站:www.carss.cn。我们的委员会将在适当的时候通报相关工作的进展。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