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三亚海胆店会起诉消费者是什么情况?三亚海胆事件会被扭转吗

最近有游客反映,三亚某餐厅卖的海胆蒸蛋没有海胆,龙虾调换,价格过高,引发热议。4月11日,三亚市相关部门正式上报初步调查结果,称尚未发现上述商家欺诈行为,正在对此事进行进一步深入调查。4月12日,海南省省长冯飞在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主动表态,表示将继续深入调查,依法处理,及时回应社会关注。

消费者当事人:商家仍没有合理解释,曝光此事只为维护正当权益

“他们还没有回应。”消费者的委托人张老师表示,他要求公布商家的监控录像和录音,对方一直没有回复,对于大家关心海胆的蒸蛋里有没有海胆,他也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张老师介绍,当时他们试图和业务经理沟通,但经理很强势,说:“你可以杀一个海胆给你看,但你只需要付钱。”张老师认为他质疑过他们的产品,为什么要自己掏钱?他和同伴们认为这道菜用的海胆壳也和以前炖的一样。

张老师说,他还问店家,菜的价格太高,餐费能不能打折。" 220元和6个海胆蒸蛋,你应该吃餐馆的风景,而不是海鲜."他也试图在心理上平衡自己。“我说澳洲龙虾800元一磅,最后买单的时候变成了988元一磅。”张老师气得连报警都打了,结果还不交涉。"他(经理)提议他可以打5%的折扣,但他的语气已经带有侮辱性了。"张老师说,同时旁边一个好心人提醒他不要小题大做。最后除了海胆蒸蛋,他忍不住全额支付了2400多元,第二天就离开了三亚。之后餐厅经理电话联系,提出免收账单,他拒绝了。

三亚海胆涉事店家将起诉消费者是什么情况 三亚海胆事件会反转吗

图片来源:张老师的社交平台

在张老师看来,之所以曝光这件事,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让以后的游客可以放心的去三亚旅游。“其实我们去三亚是为了好好回忆。找东西不是我的初衷。”他说:“花那么多钱,弄虚作假,真没意思。”

三亚海胆涉事店家将起诉消费者是什么情况 三亚海胆事件会反转吗

图片来源:张老师的社交平台

餐厅负责人:问题处理“没有瑕疵”,事情会“反转”,很可能起诉消费者

“我们将组织一次新闻发布会。”参与调查的餐厅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三亚市政府将在给出“定性”报告后,在网上发出声音,并有信心确保自己在整个服务、食品生产加工和客户问题处理上没有瑕疵,“最终结果将会逆转”。据餐饮评级网站介绍,“云起管亥SEESEA”是一家在网络名人中新开发的打卡餐厅。它位于一个旅游景点,靠近三亚的大东海,就餐环境靠海。事件发生后,依然正常运行。

据餐厅经理介绍,整个餐厅有很多摄像头监控,包括海鲜池的摄像头和记录功能。"客人可以看到海鲜的选择,包括服务员提醒他."连厨房的两个摄像头都连着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他说,客户(张先生)提出“折半”等一系列不合理要求后,安排一名员工按照公司应急预案记录整个过程。“他还声称毁了我们的商店,否则他会为他的数百万感到难过。粉丝。”为什么监控视频没有第一时间发布?经理解释说,事件发生后,由于需要提供大量信息协助调查,没有时间顾及发布,他认为视频最终应该由权威机构发布,如果他们自己的发布被认为是编辑过的,没有人相信。

"我们有95%的机会起诉他(张先生)."钍

法律专家朱:证据链缺失,定价权不能完全交给市场

“消费者要求相关部门发布调查视频,完全是有根据的。”法律专家朱伟质疑,如果是,为什么当天晚上警察出去的时候没有公布?它不涉及隐私、商业秘密或国家

安全的相关资料应当向社会公开,之后事件愈演愈烈也是由于官方回应没有扎实的证据,对于海胆蒸蛋中到底有没有海胆也没有明确的解释,令人生疑。

朱巍指出,官方通报中“按规定,大龙虾超1.5斤属于稀缺产品,由经营者根据成本自主定价”本身就有问题。他解释道,首先从法律角度讲“没有什么特殊商品”,价格法应用于所有商品,“贵也应该有定价,不能让市场自由议价”,更不应该把定价权交给旅游城市的一线店铺。“旅游城市多是外地游客而非熟客,如果再把自由定价权交给他们,就会催生宰客行为。”朱巍认为,商家应事先告知消费者价格,且这一价格应该通过价格管理部门的监管,同时保证售卖的产品与消费者最终享用的东西是一致的,这样才能有效消除质疑。

针对消费者提到当时现场有一位女士说“如果不给钱可能不好走”是善意提醒而不是威胁他,朱巍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威胁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值得关注的是,在已有监控视频记录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找到这位女士呢?如果没有找到,商家就推定是一个好意的提醒,是否有待商榷?

朱巍表示,对商家监管越严,对外地消费者保护越好,才更有利于地区软实力的提升,反之可能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后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朱巍认为有三点需要重视:第一,完善证据链,监管部门有权力公布视频资料;第二,对类似龙虾等所谓特供或特需食品定价要明确,不能完全交由市场;第三,对当地做生意的商家积极进行监管与宣传教育,不能亡羊补牢,要未雨绸缪。

来源 央广网|作者 王娴

编辑:杨萌

流程编辑 吴越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