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享受服务,不出家门养老,是许多老年人的新选择

核心阅读

目前,社区养老已经成为许多老年人的新选择。在政府、市场和需求的引导下,社区养老正成为我国覆盖面广、质量高、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势多

比传统的在家养老多了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相比机构养老又具有居家的优势

“以前不敢想,能在家享受这么好的养老服务。”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北二区69岁的居民潘说。潘的妻子行动不便,患有各种老年病,需要长期服药。

“我每个月都要带他去三家不同的医院。有四种药可以服用。每个月我们都要计划好去哪家医院,早上几点出门。真是麻烦。”潘说:每次她和妻子去医院,经常要去医院一整天,排队,挂号,看病,交费,吃药。她的腰椎不好,每次从医院回来,人都精疲力尽。

去年年底,她在家里照顾妻子的时候,不小心摔断了腰,需要卧床休息。去医院给老婆开药该怎么办?潘突然担心起来。

“当你左右为难的时候,物业主动上门。”潘说:今年2月,劲松北社区与北京远景家居生活科技集团联合成立了“物业养老”服务档案。服务老年人的社区领事在来收集老年居民基本情况时,了解到潘的具体困难。

针对潘的情况,小区物业与具有医保资格的互联网医院对接,帮助她办理网上处方和送药服务。现在,她妻子的四种药物可以通过网络解决,这一下子解决了潘的药物处方问题。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家庭社区机构协调、医疗保健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在政府、市场和需求的引导下,社区养老正成为我国覆盖面广、质量高、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远景与家居生活科技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为中心,社区为依托,以老人日托、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述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并介绍了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模式。

与其他养老方式不同,社区养老的特点是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在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社区的相关服务机构和人员为老年人提供现场服务或护理服务。与传统的居家养老相比,社区养老具有更优质的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养老具有居家养老的优势。

专家表示,家庭护理和养老院护理是中国养老的两种主要模式。目前,随着“421”(四老一对一孩)家庭的增多,年轻夫妇普遍承受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在赡养老人方面面临着各种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养老院养老缓解了部分养老问题,但仍难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在此背景下,社区养老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又一积极探索。

雷岩告诉记者,劲松北社区通过建立“物业养老”服务,对整个社区老年人的日常需求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在,从网上挂号到买药,从网上订车到网上购物,只要是社区老人需要的服务,雷岩都会帮他们完成一个电话,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

内涵广

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娱乐,都是社区养老服务需要覆盖的范围

“没想到恢复得这么快,多亏专业的r

去年,张叔叔因为身体不适在医院做了手术。在出院康复过程中,他一直由妻子照顾。由于妻子年纪大了,体力和精力明显不足,张叔叔在家休养的过程中恢复进度并不理想,还患有褥疮。

人民保险公司外交部街护理站在了解了张叔叔的情况后,主动进行了现场评估,并根据张叔叔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两个短期(1-3个月)和长期(4-10个月)的护理计划。在短期护理中,通过专业的日常护理,张叔叔的褥疮得到明显改善,专业的康复训练使张叔叔能够使用轮椅不断扩大日常活动范围,增强老年人的信心。在长期的护理计划中,结合张大野最喜欢的乒乓球,逐渐锻炼了手部力量,进一步增强了自理能力。

人人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供给方来看,以社区养老和社区日托为主,具备养老机构一定的专业服务特色,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从需求方面来看,满足居家养老需求,照顾居家养老需求,将有效覆盖广大老年人在简单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老年人对高质量生活的向往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因此社区养老必须以服务老年人高质量生活为重点。从物质生活层面,衣食住行到精神生活层面,文化娱乐是社区养老服务需要覆盖的范围。

要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的大规模发展,离不开社区软硬件设施的完善。要让老人在家照顾老人,首先要努力升级硬件,完善社区老人配套设施,包括建立家政、医疗、体育等多功能服务中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从整体上考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利用智能家居和5

G、远程医疗等新技术。

“现在每天的生活,真是有温度也有质量。”张大爷感慨地说,这次他感受到了专业养老服务的优势。以后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变得更有质量。“老年人过上高品质生活更有盼头了。”

空间大

老旧小区改造为社区养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以前谁能想到,老人在自己的社区里就能参加智能手机培训班,就能上老年手工课。”山东济宁市任城区皇营康桥华居小区居民胡稳平,对小区的适老化升级改造很是满意。

走进皇营康桥华居社区,中心广场上不少老年人正在锻炼,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这里以前是一片空地,没有利用起来。现在,有了中心广场,小区里的老人再也不用为锻炼场所发愁了。”胡稳平说,每月28号的便民活动日,小区还会在中心广场举办义诊、义剪活动,给社区老人提供贴心的服务。

再往里走,会看到一座黄色外观、装饰时尚的建筑,门口“乐善会客厅”五个大字颇为显眼。胡稳平说,在乐善会客厅,每周都会举办社区养老活动,例如老年智能手机培训班、老年手工活动、健康讲座等。其中,老年智能手机培训班的活动已开展3期,帮助老年人丰富晚年时光,满足老年人的情感、交往等需求。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年智能手机培训班,老师们对老年人很有耐心,教我们很多使用手机的方法。以前,看到别人扫码支付、手机打车很羡慕,现在我也能带个手机就出门了!”胡稳平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年居民比例较高的社区,往往是老旧小区,而且这些老人对于社区生活的依赖程度非常高。以劲松北社区为例,60岁以上老人占常住居民总人数的41%,空巢和独居老人的比例也非常高,儿女多数不在身边。老旧小区存在房屋老化、未安装电梯、缺乏养老服务、没有物业管理等问题,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不便。

大家保险相关负责人认为,当前,我国社区养老仍然需要加强统筹、精细管理。从相关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到市场主体不断提升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社区养老更好匹配老年人的需求。

当前,各地不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为社区养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既要做好原有社区的升级改造,也要优化新建小区的规划配套。对于原有社区,可以社区为单位布局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对于新建小区,要充分考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要求,实现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社区养老还需加强社会各方力量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要靠市场,应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广泛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业。另一方面,要完善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举措,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的优势,积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切实增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专业人才也很重要。”北京愿景和家生活科技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不足,已成为制约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要鼓励更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也要加大养老服务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从而为更多老人提供高品质社区养老服务。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