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永辉超市道歉公告全文因食品安全问题敷衍了事

2021年4月15日晚,上交所向永辉超市发出监管函,明确了对媒体报道的监管要求。

4月15日晚,永辉超市发布《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致歉公告》,称近日新华社报道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商品检验不合格。公司对此非常重视,成立了专门的自检小组。

该公司就食品安全问题向消费者、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真诚道歉,管理层进行了自查自纠。

公司将对超市食品安全体系和流程进行全面审核,完善治理体系建设,严格遵循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超市经营者的相关要求,检查供应商的合法资质证书和采购索赔文件;加强上游供应链管理,对商品特别是生鲜产品进行全面抽检,提高部门责任感。

作为民生超市,我们将承担起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不断完善自检体系,增强管理层的社会责任感。

公司将继续推进整改工作,评估相关影响,并按照相应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ååï¼æ°¸è¾è¶å¸éæ­äºï¼æ°å社ç¹åæ¹è¯ï¼ä¸äº¤æä¸åç管工ä½å½ï¼äºä»¶å顾

永辉超市食品安全问题事件回顾:

日前,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永辉超市在福州、莆田、龙岩等地有15批食品抽检不合格。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草鱼、冰鱿鱼、螃蟹等水产品多次上榜,其中草鱼的抽检不合格次数最多,高达4次。

对此,永辉超市秘书长张静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5个批次的品种很少,这取决于总数的比例。他向记者指出:“永辉超市每天自测3000多批,一个季度90天有15批不合格,基本上有近30万次。你说几个?当然,我们自己也有问题。不可能在3000多批次的自检中检测出所有的货物。”

这个回应一出来,立刻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一位网友说:“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自信?”有网友在留言里说:“偷换概念,有15批不合格样品,实际有多少?”

新华社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指出永辉超市如此敷衍和歉疚,以至于刻意回避谈论消费者真正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刻意模糊概念,用一堆数字回应关注,以轻松的态度对待食品安全等重大事件,令人不满和恐惧。没有抽样的产品有多少是不合格的?能让买买的人放心吗?永辉超市想要“永辉”,请先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无论比例大小,面对不合格产品,检查漏洞。

新华网:如此敷衍,永辉超市如何“永辉”?

近日,永辉超市因不合格产品和其秘书长的“额外戏剧性”频频出现在热搜中,引起广泛关注。

作为一家享有“民生超市、永辉超市”美誉的老超市,永辉超市承载着太多消费者的信任和期待。根据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今年第一季度,永辉超市在福州、莆田、龙岩等地有15批食品抽检不合格。其中草鱼、冰鱿鱼、螃蟹等水产品8次抽检不合格,实在是让消费者难以接受和困扰。

更让人失望的是,永辉超市的秘书张辩解说:“永辉超市每天测3000多批,一个季度90天有15批,基本上近30万次检测。不合格,你说多少?”

当然有很多!对于企业来说,不合格率可能是一个概率问题,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

刺激等症状。

刻意避开消费者真正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谈,有意模糊概念,用一堆数字来回应关切,用轻飘飘的态度对待食品安全这样的大事,永辉超市如此敷衍、辩解让人不满,也令人心惊。没抽检的产品还有多少是不合格的?还能不能让人放心买买买了?

事实上,这并非永辉超市首次因食品安全问题“翻车”。自2018年以来,永辉超市多次被检出问题食品,遭到多地市场监管局通报。仅今年4月以来,永辉超市已经数次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局“黑榜”。这样的记录,再加上对待问题敷衍的态度,难免让人对超市的管理和产品质量打上一个问号。

永,长久,久远;辉,光也,辉煌之意。永辉二字,寄托了企业创始人对这份事业永远辉煌的期待。而永辉超市想要“永辉”,请首先保护好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面对不合格的产品,不论比例有多少,都要自检漏洞。

文章综合自:新华网、手机和讯网、金融界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