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魏玉坤、邹)11日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141178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增加7206万人,增幅5.38%。年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至2010年的年均增长率高0.57%
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纪宁哲、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厉小朝、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司长张毅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
新华社记者蔡洋照片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纪宁哲在同日举行的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国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全国人口是指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和在mainland China的现役军人,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
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性别结构有所改善。总人口性别比105.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2基本持平,但略有下降。从出生人口来看,202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比2010年低6.8,逐渐趋于正常水平。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08年增加到9.91年。16-59岁工作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67年增加到10.75年,文盲率从2010年的4.08%下降到2.67%。
人口流动性依然活跃,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居住地和户籍不一致的情况相当普遍。到2020年,中国家庭分离人口将达到4.93亿,约占总人口的35%。其中流动人口3.76亿,十年间增长近70%。
人口普查结果还显示,我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劳动力人口资源依然丰富。
纪宁哲说,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总人口持续增长,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素质稳步提高,人口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结构的调整变化和性别结构的改善。人口流动和集聚趋势更加明显,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据报道,未来中国人口增长将继续放缓,预计未来中国总人口将保持在14亿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