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中国人不需要这位老奶奶吴明珠的个人信息介绍就可以自由吃瓜

今天微博热搜让人落泪

夏天已经猝不及防,大部分人都是通过新闻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消费国。是吴明珠,在新疆被亲切地称为“瓜奶奶”,他躲在背后,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自由吃瓜。

“瓜奶奶”是谁

吴明珠,原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30年1月出生于湖北武汉,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园艺系。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农村工作部,却“埋头苦干”到新疆吐鲁番工作。她是新疆甜瓜育种的先驱,被誉为“哈密瓜之母”。维吾尔人亲切地称她为“瓜奶奶”,被誉为新疆甜瓜品种改良的奠基人。

吴明珠曾当选中共十三大、十六大、十七大党代表,被授予“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农业农村农民劳动模范”、“西部开发优秀个人”等称号。

更不为人知的是,她和90多岁的袁隆平院士同年同大学同专业毕业。

“瓜奶奶”有多了不起

吐鲁番是著名的水果和蔬菜之乡。但由于自然选择,任何品种如果不经过提纯复壮,最终都会退化甚至灭绝。为了了解她的家庭背景,她走访了整个地区的300多个制作团队。从此吐鲁番的瓜有了基本档案。

吐鲁番素有“火洲”之称,夏季气温超过40摄氏度是正常的。吴明珠把自己磨练成了一个大热天还能干农活的“农民”。她习惯吃馕和羊肉,并学会了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

听说迪卡尔乡有一种瓜质量不错。吴明珠和一个同事穿过戈壁去找。晚上怕遇到狼,不敢再往前走。他们从窑工那里借来地毯,睡在废弃的洞穴旁。种质资源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重要物质基础。

1962年底,吴明珠和他的同事们收集了吐鲁番当地所有的甜瓜品种,系统地培育出红心酥、香梨黄和小绿皮,其中红心酥质量最好,已销往香港市场30年。

培育一个优秀的品种需要8到10年,但一个人的一生是有限的。1973年,为了加快养殖进程,吴明珠前往海南,在南方建立养殖基地。她像候鸟一样,秋冬留在海南,春夏回新疆,年年进行育种研究。1995年,吴明珠带领的团队培育的瓜、西瓜一年实现三季。在此期间,她选育的“8424(早加)”成为江浙地区早熟优质西瓜的主栽品种,并逐步向北方省份推广。

吴明珠自1955年入疆以来,在新疆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从南水镇到沙漠,武明珠不知道自己经历了多少人生考验。在她心目中,除了瓜什么都轻:1983年,终于盼来了第一次职称评定。她是最有资格申报的,但没有提交申请材料。当别人问她为什么的时候,她平静的说,她正好给瓜授粉,不能为了职称错过农忙季节。有人说她把瓜种成精了!一块地,只要她一看,就知道什么瓜合适。还有人说瓜生病了,你只要在电话里把情况告诉她,就可以给她一颗“灵丹妙药”。

吴明珠一生致力于新疆的瓜西瓜育种。在过去的62年里,他培育了30多个品种,同行们用这些品种培育出了“子孙后代”,使新疆的瓜、西瓜大放异彩。

“瓜奶奶”的遗憾

怀上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她蹲在火焰山的土峪沟,走廊里的温度计达到了50摄氏度。她还在晚上点蜡烛,放在盆子里,怕它弯腰在烛光下整理材料。

她怀孕反应很差,吃什么都吐。她瘦得有70公斤,就骑着驴穿过了大戈壁。中午太热时,她不得不坐在运河边,把脚泡在水里.孩子出生不到三个月后,她让妈妈带回老家抚养。她的女儿1965年出生在南京,由母亲和嫂子抚养长大。她的孩子叫她阿姨“妈妈”,这是她和孩子无法挽回的损失。

她的丈夫杨是的一名研究生,是北京农业大学的小麦专家。吴明珠佩服他的人品和才华。他们志同道合,关系很好。吴明珠到新疆后不久,杨继火放弃了在北京工作的机会,主动来吴明珠工作,支持和照顾她,让她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甜蜜蜜和西瓜育种中。由于当时条件艰苦,饮食长期缺乏营养,给杨继火的胃病留下了很深的隐患。杨继火于1986年4月因胃癌去世,享年57岁。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杨其友挣扎着伸出三根手指,微笑着祝贺吴明珠“三连冠”——。当日,皇后、芙蓉、于禁、武明珠培育出三个甜瓜新品种。

过品种审定。丈夫去世5天后,吴明珠就决定返回新疆农科院。女儿杨准恳求妈妈多留几天,吴明珠说:“我从你爸爸身上知道了什么是奉献,我的事业里有他的希望,我立即回去工作才对得起你爸。”

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

吴明珠21岁生日那天,在日记上激情满怀地写下:“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创造出来的一切都能为人民服务。”

新疆自治区推荐吴明珠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材料上写着:为新疆及全国的甜瓜、西瓜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西部瓜王”;收集整理了新疆甜瓜地方品种,挽救了一批濒临绝迹的资源。她培育的甜瓜早、中、晚熟系列品种,种植面积曾覆盖新疆主要商品瓜产区的80%,在吐鲁番、鄯善县等地涌现出一批甜瓜致富村。

直到2017年,87岁高龄的吴明珠才恋恋不舍地放下工作。无怨无悔奉献一生吴明珠把一生奉献给了“甜蜜的事业”。

今年91岁的吴明珠已经认不出人了,但有关种瓜的记忆还在,有时候她突然要出门,嘟囔着瓜该授粉了。瓜,在她的大脑中顽强地与阿尔兹海默症抗争。

吴明珠的儿子杨夏说:“母亲曾说,一个人的追求,只有和国家、人民的利益一致时,才会得到大家的支持,也才会有动力。”

她的世界很小,只能装下瓜种,让老乡增产增收是她的目标。她的要求很高,希望年轻人在各方面能超越老一代专家,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杨夏说:“这就是我的母亲,她是那一代无怨无悔为祖国奉献一生的赴疆青年的缩影。”

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看了吴明珠的事迹后也不禁流下眼泪,他在给报道记者的信中深情地写道:“我们年轻的共和国,正是由一块块像吴明珠这样的基石铺垫起来的,我们现代化的共和国,也正是靠这样一块块的基石铺垫起来的”。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