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五月二十七日电问题:什么情况?一些县的价格已经涨到了3万到4万元
新华社《新华观点》记者马健、王存福、邓华宁
最近,“县城价格超万元”引起公众关注,部分县城甚至达到每平方米3-4万元。《新华视点》记者了解到,房价上涨压力大的中小城市大多位于东部地区。为什么这些县的房价大幅上涨?
“县城房价过万” 超九成在东部地区
今年以来,许多中小城市经历了房地产市场的热交易。
记者梳理了中国房价行情网等平台的数据,发现全国100多个县(县级市)均价超过每平方米1万元,其中海南陵水最高,浙江义乌第二。从地域分布来看,90%以上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浙江、江苏、福建和海南是最集中的地区。
一些普通小县城房价接近每平米2万元。中国房价网数据显示,在浙西与江西接壤的县级市江山市,3月份的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18608元,很多项目的二手房价格超过每平方米25000元。
有的甚至更高。据海南省统计部门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新建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29343元,同比下降2.3%,但价格仍领先于其他县。比如香水湾第一季度就卖出了12套,大部分是别墅,均价超过每平米3万元,其中富力湾项目均价超过4万元,陵水县另一湾区清水湾均价2.5万元。
不仅价格高,而且还在快速上涨。
2020年以来,宿迁等苏北地区房价上涨较快,部分县城房价涨幅甚至超过地级市。据中国房价行情网统计,2021年5月宿迁市沭阳县房价达到每平方米12578元,同比上涨31.20%。
据沭阳儒宅房产中介小昭介绍,五年前沭阳南部新城的新房价格只有每平方米3000元,但现在普遍是每平方米12000元以上,几个小区的单价都超过了每平方米15000元。根据宿迁市二手房中介的统计,5月份宿迁市十佳社区中有8个来自沭阳。其中,沭阳嘉瑞玫瑰园排名第一,均价15522元,涨幅48.70%。
针对今年房地产市场交易的蓬勃发展,江山市于4月20日发布了关于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12项措施,涉及优化土地供应模式、实施限售房、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等。浙江省的义乌、永康和华凯最近也出台了收紧楼市的政策。
谁推动了房价上涨?
县城物价上涨的动力是什么?
第一季度,货币供应相对宽松,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向房地产,有些是以经营贷款、消费贷款、房地产集体信托和资产证券化的形式。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刘明宇表示,东南沿海的一些中小城市很有吸引力。再加上一些人才政策,降低户籍门槛等因素,人口流入的增加刺激了房价的上涨。
世邦魏理仕(CB Richard Ellis)华东工业地产部负责人苗博文认为,浙江是一个民营经济大省,区域发展均衡,县内产业链相对完整。近年来,良好的商业环境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培养了人民的购买力。与此同时,对人才的吸引力
“以浙江为例,山多地少,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一位长期关注地区经济发展的专家说。
此外,“学区房热”逐渐向中小城市传播。2021年以来,学区房成为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热点城市房价上涨的重要推动力,“学区房焦虑”也在中小城市蔓延。
县城不断上涨的房价也显示出房地产投机者的影子。一些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地方政府提高土地拍卖价格和房企“新房稀缺”印象的结合,导致一些地方新房被抢购,导致房价上涨的预期。
虚火过旺需“降温” 合理增长宜引导
刘明宇表示,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中小城市房价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一个城市的房价主要与需求方的购买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与城市的行政级别关系不大。沿海部分中小城市人均收入水平远高于部分省会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可以支撑更高的房价,房价适度上涨是合理的。”
与此同时,一些接受采访的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在本轮房价上涨中,交易热度的“下沉”带来了楼市调控的“下沉”,部分房价涨幅较大的百强县市也面临调控升级。
易居企业集团首席执行官丁祖昱表示,2020年以来,长三角、粤港澳、
地区热点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显著转暖,盐城、泰州等多城频出“地王”,房价上涨预期强烈。“房住不炒”“因城施策”背景下,热点城市仍需保持调控定力,结合市场实际变化,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调控政策措施。受访专家表示,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房地产调控需要进一步精准施策,对存在明显炒作痕迹、虚火过旺的县城楼市,政府应及时出手“降温”,而对一些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快、人口导入较多的中小城市,宜理性看待房价合理上涨。同时,可在土地政策上支持一些有竞争力的中小城市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其在区域的辐射能力。
“房地产调控工作没有松懈空间。从短期看,关键是要严格落实房地产国家政策、规范市场交易秩序,中长期则要在土地方面积极供应。”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