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4.1亿年前,这条鱼看起来像三叉戟吗?

4.1亿年前这条鱼,长得咋像古代兵器三叉戟?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记者金迪、董瑞峰)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科学家首次发现一种生活在4.1亿年前泥盆纪的小鱼——长吻三叉神经的踪迹。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期刊《古生物多样性与古环境》网上发表。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盖志坤介绍说,长吻三叉神经是一种大约10厘米长的小鱼,最长的吻可达5厘米。这种鱼属于无颌铠鱼亚纲三叉科,头甲形状像古代兵器三叉戟。目前三叉科只有1属3种,分别是长吻三叉、昭通三叉和越南三叉。

为什么吻了很久的三叉鱼会长成这样?盖志坤解释说,长鼻三叉戟鱼处于食物链的底部,它们进化出了厚厚的盔甲和三叉戟状的角和中间的背棘,主要用于抵御颌骨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捕杀。“因为没有带牙齿的上下颌骨,长鼻子三叉鱼无法主动捕食。它们只能“靠天吃饭”,主要以海底的有机物为食。所以它们生活在河流、三角洲等靠近海岸的地方,富含有机碎屑。”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奇怪”的鱼不擅长游泳,经常栖息在海底。然而,在四川、云南和越南发现的化石表明,这种鱼可以迁移数千公里。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仍然是个谜。这次发现长吻胡芦巴的云南省曲靖市正好位于四川和越南之间,这为研究胡芦巴由北向南的迁移路线提供了重要资料。

据报道,4.1亿年前,这三种鱼生活的南海是一个近乎封闭的陆相湾,断断续续地向南开放,形成了类似于现代红海的封闭环境。“由于封闭的海洋效应,生物的进化表现出高度的多样性和强烈的土著性。当时这个海域进化出了各种有吻部和各种角的华南鱼,如三鱼、曲石鱼、鸭吻鱼等。有的甚至告别了简单的底栖生物生活,开始拥有更高的游泳能力。”盖志坤说。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