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六月十六日电(记者题:复苏稳中向好 韧劲持续显现——从前5月“账单”看全年中国经济走势)
新华社《新华观点》记者韦玉坤、邹
前五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民)同比增长15.4%,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8.2%.
16日发布的经济“法案”显示,受疫情影响后,已经迅速恢复和反弹的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巩固和改善。从全年来看,受全球经济形势和疫情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复苏的基础仍需巩固,但预计在合理范围内保持稳定。
经济形势如何?
国家统计局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复苏,发展韧性继续显现。
生产端稳定性增强的趋势仍在继续。前五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两年平均增长7.0%,其中5月份环比增长0.5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民)同比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4.2%,5月环比增长0.17%。
值得注意的是,前5个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4%,两年平均增速由1-4月的下降变为0.6%的上升,说明市场参与者的投资信心有所增强。
消费保持了良好的复苏趋势。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45亿元,同比增长12.4%,两年平均增长4.5%;环比增长0.8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表示,今年以来,随着经济持续复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去年的负拉动转为正拉动。
货物进出口快速增长。前五个月商品进出口总额147595亿元,同比增长28.2%,五月份同比增长26.9%。
“总体而言,5月份中国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复苏。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和疫情防控仍存在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持续复苏的基础仍需巩固。”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傅说。
“账单”中有哪些亮点?
看着这个“法案”,经济发展的亮点出现了:
——新兴动能持续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效果持续显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断提升。
5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3.1%,增速明显快于所有行业增速。前五个月,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13.2%,增速高于总投资增速。
新的商业形式发展迅速。平台经济、网上零售和网上教育继续活跃。
前五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15.6%,明显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其中,升级商品销售增速加快。5月份,文化办公用品和体育娱乐用品零售额分别比过去两年平均增长7.4%和19.6%,比4月份平均增速快0.8和2.2个百分点。
——市场活力稳步提升。随着经营环境的改善,减税减费成效显著,企业利润和预期持续提升。
统计显示,前四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6倍,两年平均增长22.3%;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同比增长3.3倍
但5月份工业生产者PPI同比上涨9.0%,再创新高。这会不会传导到物价上,导致CPI持续上涨?
对此,傅认为,中国物价保持稳定有良好的条件,主要表现在:中国经济整体仍在复苏,生产和供应保持较快增长,供求基本面不支持物价大幅上涨;主要农产品供应相对充足,粮食价格保持稳定的条件良好;没有强有力的“漫灌”刺激政策,有利于价格稳定。
此外,有关部门正在加大确保供应和稳定价格的力度。国家发改委近日召开全国视频会议,落实和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防止价格波动影响基本民生。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郭立言分析,展望今年下半年,消费领域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充足,CPI保持稳定运行的基础坚实,预计运行适度,波动在合理范围内。
物价怎么走?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财富创造的来源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支撑。前5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7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52.2%。
从主要数据来看,总体就业形势在改善: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25岁至59岁就业主体人群的调查失业率为4.4%,比上月下降了0.2个百分点。
付凌晖表示,虽然总体就业形势在改善,但就业仍然存在总量和结构性压力。下一阶段,要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促进就业岗位增加。同时,要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支持重点群体就业扩大,推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记者了解到,宏观层面,就业优先政策正在继续强化。5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期限延长到今年底,确定进一步支持灵活就业的措施。
“接下来,要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支持市场主体稳定发展、稳住岗位,积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大力支持创业创新,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同时,要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渠道增加毕业生就业岗位,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李承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