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6月22日电:严格控制形式主义,减轻江苏负担,激发基层活力
新华社记者沈羽发
2020年省级论文和会议数量分别比上年减少15%和13.8%,各区市论文和会议数量分别减少21.8%和28.7%;整治“品牌混乱”,平均每个行政村和社区47个品牌.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将2019年指定为“基层减负年”。2019年以来,江苏继续开展基层减负,严控形式主义,激发基层活力。
淮安市淮安区六合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有190个原创品牌,每面墙都有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周从友说:“经过清理整顿,只剩下37块招牌了。看着清晰清爽,没那么多人查。没必要忙着做品牌,换品牌。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
这是江苏持续整治“品牌乱象”问题的一个缩影。据江苏省委组织部介绍,全省已清理标志29.4万个,系统标志54.3万个,公示标志15.3万个。同时制定了基层村的上市名单,建立了上市准入机制,确保被撤下的品牌不会重新走红。目前,全省所有21064个行政村和社区办公室都有统一规范的悬挂标志。
被诟病的文山会海,是江苏基层减负工作的重中之重。江苏省监察厅厅长刘建东表示,江苏已将300多家单位接入基层减负在线监测平台,对超额和超额情况进行预警。在江苏举行视频会议已经成为常态。
南京溧水区近日在深圳召开了南京制造业优质发展试验区推介会,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在上海、北京等地进行了推广,在溧水召开了推介会。“我们基层干部的会议次数大大减少了,节省了人力物力,效率更高了。”溧水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章雷说。
江苏省纪委监察委员会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治作为“四风”整治的重点。据统计,2020年,全省查处形式主义官僚问题4627起,查处7263人,给予纪律处分4190人。
针对“形式主义唾手可得”,江苏省在省级政府部门开展了移动互联网应用拉网调查清理工作,汇总整理各类工作组3558个,取消1025个。
记者在台州市的“微信矩阵”中看到,76个市级机关的正式部门全部整合,大大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量,更方便群众办事。
江苏也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估,严格控制指标数量,年底由省级主管部门结合下一步评估项目,实现一评多效。淮安市委组织部综合考核处处长傅浩告诉记者,县区考核指标由136项降至49项,市直单位由36项降至6项。
为了减轻基层负担,激发基层活力,镇江市在部分县市推进建立了“六办六不办”的规范化制度,解决了社区工作中“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不该做什么,怎么查”的问题,使社区干部有了“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