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6月23日电(记者王)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率领的早期生命研究小组在柴达木盆地考察期间发现了一个约5.5亿年前的古化石群,这是青藏高原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生物群化石。化石证据表明,柴达木板块和华北板块很可能是5.5亿年前的“近邻”。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地质杂志《地质学》上。
领导这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方古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庞克说,新发现的化石群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全吉山地区。化石群中的古代生物生活在大约5.5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晚期。这一时期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尚未发生,但各种复杂多样的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古海洋,对于研究早期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小组在全吉山地区发现了许多典型埃迪卡拉纪生物——龙猫的化石。Chania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叶状生物。此外,陕西境内还有丰富的埃迪卡拉纪带状化石遗迹。最早在中国陕西发现的陕西痕迹,是一个能确定埃迪卡拉纪地层时代的典型化石。对比已发现的地层层序和化石产出,研究小组认为柴达木板块和华北板块的地层条件非常相似。这说明,5.5亿年前,这两个板块很可能是彼此靠近的“邻居”。
“在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中,不同的板块经历了几次开合。5.5亿年前,以现在的柴达木盆地为主体的柴达木板块和包括华北在内的华北板块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大陆,而是近邻。现在海拔3000多米的全吉山地区,在当时还是海洋。”庞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