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5日电(记者李南华)据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重点领域信用监管视频会议,部署实施《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重点领域信用监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信用监管推动重点领域监管效率提升,有效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会议指出,推进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将信用手段应用于市场监管重点领域的所有业务环节,可以有效促进业务融合和监管联动,形成监管组合拳,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
据了解,《意见》是6月8日发布的。《意见》提出以食品、特种设备等生产企业监管为切入点,推进直接关系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市场监管重点领域信用监管,不断完善企业信息公开、信用承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失信惩戒、信用修复等制度措施。形成重点领域有效的信贷监管工作机制和模式,提高监管效率。
同时,《意见》强调,要加强事后失信惩罚,提高重点领域违法成本。市场监管总局建立了重大违法违规名单统一管理制度,重点推进重大违法违规名单管理。重点领域监管机构、执法办案机构、信用监管机构应建立协同管理机制,依法做好重大违法失信名单的收录、剔除、公示和信用修复工作。
会议指出,推进这些领域的信贷监管,充分发挥信贷的基础作用,是提高监管效率、解决重点领域监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重要途径。
会议强调,推进重点领域信贷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市场监管各业务条线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信贷监管条线要做好涉案企业信息收集和公示的基础工作,加强对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管理,明确市场监管部门对失信行为的惩戒措施,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加快信贷风险分类管理的实际应用,协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重点监管的协调发展。重点领域监管条线要以监管为主体,明确重点监管对象的基础,积极运用信息公开、信用承诺、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信用监管方式对重点领域进行监管,深入各环节,形成重点领域监管长效治本机制。信息管理部门要加强技术支撑,加强信息工作与业务工作对接,赋予监管智慧,推进重点领域信贷监管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