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盘山公路隧道高风险地质结构全天候安全通行的终极解决方案

2021年一次川藏线公路旅行的经历,让我有了整理这篇文章的强烈愿望。

所谓“嵌入式隧道”,是作者根据这条路的特点给这条路起的一个生动的名字。

我国山区有许多地质结构极其不稳定的山路。冬季雪崩、雨天滑坡泥石流、晴天落石滚树等自然灾害常年不定期发生,严重危及道路上车辆、行人、牲畜的安全,往往会阻碍国家交通干线的畅通。嵌入式隧道方案可以从根本上治愈这些顽疾。

预埋隧道的简要说明是:在高风险地区的盘山公路建设中,预制的“隧道筒”(如三分之二)大部分预埋在山体内,小部分暴露在山体外,从而起到制造雪崩、滚石、泥石流等灾害的作用。“过顶”,从而保证道路全天候安全通行。

暴露在山外的预埋隧道一侧(称为外侧)应每隔1.5m(如5m)预留一个直径为1.5m的人孔。在外面预留这样的窨井有几个作用:一是白天在隧道内作为路面的照明;二是便于车祸救援和隧道内人员撤离;三是自然灾害发生时,方便牲畜和人员快速进入隧道躲避灾害。

埋入式隧道公路的施工有两种情况。一是对现有公路进行改造。隧道圆柱体嵌入山体时,原有路面的很大一部分可以作为“非机动车和行人专用通道”。另一种是新开发的嵌入式隧道公路,应该在隧道外预留一个“悬臂梁”结构的“人行通道”,经常用于牲畜、人员和非机动车通行,以及发生灾害时的救援通道。

嵌入式隧道公路的建设成本会高于普通公路,但远低于隧道穿越山区公路。因此,即使有足够的空间来修建正常的道路,也要果断放弃,毫不犹豫地将道路“嵌入”山区,以确保安全和道路畅通。

由于嵌入式隧道的特殊结构,完美形成了“越顶险”的效果,因此其防雪崩效率为100%;对滚石的保护效率为100%;对暴风雪的防护效率为100%;除非特别严重的滑坡直接破坏路基,泥石流也会越雷池一步,防护效率也是100%。而且永远不会有飞车或者车祸。

由于“圆柱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嵌入式隧道可以在突发超级自然灾害(如强震)时充当“避难所”。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