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星座 > 新闻正文

文化常识科举官职试题

文化常识科举官职试题


1.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

1.称杜甫为杜工部, 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 ,分别是以 、、来称呼人。

2."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父、等;称自己的母亲时,谦词有家母、等。

3.古代男子年20行" ",女子年15行" ",以示成年,这时才能取" "。

4."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是一幅写给 岁老人的寿联。

5.古代兄弟之间用" "表示排行。" "表示最大," "表示最小。

6.我国古代对人的称谓有一些特殊的标志,如"从"表示

关系,"先"表示 。

7.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三种: 、、。"淳熙丙申至日"采用的是 。

8.我国古代把农历每月初一叫" ",十五叫" ",月末一天叫" "。

9.古人说"点卯"的"卯"相当于现在上午 时到

时。

10.农历清明前的四个节气依次为 、、、。

11.1998年是农历戊寅年,按传统说法是属虎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00年是农历 年,是属 人的本命年。

12.古人把从黄昏到第二天拂晓分为 更。其中"三更"大致相当于地支纪时法的 时,也就是现在的

时到 时。

13.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指的是 、、、、五种物质。

14.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 "三省六部制", "六部"是指: 部、部、部、部、部、部,各部的长官均为 。 "六部"中主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的是 。

15.古代授官叫 、,降官贬官叫 、。

16.汉代郡的长官称 ,隋唐州的长官称 ,宋代州的长官称 ,明代府的长官称 。

17.古代中国曾分置九州,居于九州之首的是 州," "是今河北省的简称。

18.按东、西、南、北、中的顺序,写出"五岳"的名称: 、、、、。

19."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一句中的"白下"指的是: 。

20.河南省的洛阳位于洛河之 ,湖北省的汉阳位于汉水之 ,陕西省的华阴位于 之北。

21.成语"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 、、。

22.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人物依次是: 、、。

23.我国古代礼仪,宴席的四面座位,以 为最尊,其次是 ,再次是 ,最下位是 。

24.我国古代造字有"六书"之说,"六书"是指 、、、、、。

25.古代有"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的说法,句中的"四库"指的是 、、、。

26.古代的节日大多伴有一些民俗活动,如元宵节 ,清明节 ,重阳节 。

27.旧时文人的四大雅趣是 、、、。

28."岁寒三友"指的是 、、。

29.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 、、、、。

30."入则孝,出则悌。""孝"指善事 ,"悌"指善事 。

31.我国古代的十大古曲是: 、、、

、、、、、、

古代文化常识测验题参考答案

1.官职 谥号 号 2.令尊 家慈 3.冠礼 笄礼 字 4.141 5.伯仲叔季

伯 季 6.堂房亲属 已去世 7.王公年次记年法 帝王年号记年法 干支记

年法 年号干支合用记年法 8.朔 望 晦 9.五 七 10.立春 雨水 惊蜇

春风 11.庚辰 龙 12.五 子 前天晚上11点 第二天凌晨1点 13.金 木

水 火 土 14.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尚书 吏部 15.拜 除 谪 左迁

16.太守 刺史 知州 知府 17.冀 冀 18.泰山 华山 衡山 恒山 嵩山

19.南京 20.北 北 华山 21.儒教 佛教 道教 22.盘古 女娲 精卫 23.

坐西朝东 坐北朝南 坐南朝北 坐东朝西 24.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5.经 史 子 集 26.观灯 踏青扫墓 登高赏菊 27.琴棋书画 28.松

竹梅 29.宫 商 角 徵 羽 30.父母 兄长 31.高山流水 广陵散 平沙落雁 梅花三弄 十面埋伏 夕阳箫鼓 渔樵问答 胡茄十八拍 汉宫秋月 阳春白雪

2.高中必修1~必修5语文文学常识(时间,坐次,官职,科举制

一)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1.先秦作家作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 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 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 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 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 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是《逍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32 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

现存《韩非子》55 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

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

著有《列子》8 篇。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2.汉代作家作品 贾谊,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河南)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有“疏”7 篇,《新书》10 卷58 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赋》、《鹏鸟赋》。

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是以他曾做过长沙王太傅命名的。 刘安,沛郡(江苏)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

集体编著《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 班固,字孟坚,扶风(陕西)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二十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

辞赋方面以《两都赋》最著名。 3.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时官到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辞。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

官至蜀汉丞相,诗歌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曹丕,字子恒,曹操次子,魏文帝。

三国文学家,代表作《燕歌行》,他的《典论 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陈寿,字承祚(zu ò),西晋史学家。

著有国别体史书《三国志》。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4.唐代作家作品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唐代文学家,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

著有《王子安集》。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过故人庄》(五律)描绘了绿水青山的田园风光和“把酒话桑麻”的农家情趣,体现了诗人与村民的真切感情。《春晓》(五绝)写春晓之景及早春之情,成为流传千古的好诗。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和《出塞》两首都很有名。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名篇有《鸟鸣涧》(五绝)、《送元二使安西》(七绝)、《观猎》(五律)。

3.5.对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A项是20岁,不是18岁。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男子20岁称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

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

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

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出处《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曰弱冠"。

4.新颖的文化常识题

文化常识题测试 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这是你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 令媛这次儿童画展中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C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2、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历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有关节气的名称和顺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立春雨水 惊蜇春至 谷雨清明 B 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 小暑大暑 C 立秋处暑 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 D 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 小寒大寒3、把下面表示官职变化的词语的序号填入恰当的格子里。A 拜 B 擢 C 迁 D 左迁 E 谪 F 除 G 罢 授予官职: 提升官职:调动官职: 降职贬官:罢免官职:4、下列各句的地名,对照今天的称呼,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③南宋都城临安处境危急 ④李小二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 A 杭州、江阴、镇江、洛阳 B 南京、苏州、江阴、开封 C 南京、苏州、杭州、开封 D 杭州、苏州、镇江、洛阳5、根据古代科举制度方面的知识,选出对各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进正式学校) B 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中举人) C 今诸生学于太学(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D 又嘱学使俾人邑庠(县学)6、下面这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

这个传统节令是(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A 中秋 B 七夕 C 清明 D 重阳7、下面敬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①麻烦别人 ②请人改文 ③求人原谅 ④请人批评 A 打扰 斧正 指教 包涵 B 劳驾 打扰 赐教 斧正 C 打扰 斧正 包涵 指教 D 包涵 打扰 赐教 斧正8、季节说明不当的是( )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 B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夏雨) C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秋雨)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冬雨) 二、填空题:1、古诗文中常提到的“岁寒三友”,它们是--- 、---- 、--- ;“花中四君子”指 ___、_、_ 、______。

2、古诗文中“汗青”指---- ,“桑梓”指代--- ,“须眉”指代 ---,“巾帼”指代 ----, "布衣”指代------- 。3、古时以“泰山”喻 ----- ,以“伉俪”喻------- 。

4、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 、---- 、---- ,“五经”是指---- 、---- 、___ 、___ 、_ ;“七略四库”中的“四库”是指 ___、___ 、___ 、____ 。5、“文房四宝”是对___ 、___ 、___ 、______四种文具的统称;古代___音乐中的“五音”(五声)是___、___ 、___ 、______、______。

6、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剧中人物分别由生___、___ 、___ 、四种角色行当扮演。通常所说的“末”归入“生”中。

7、“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___ 、南岳___,西岳 ___、北岳恒___,中岳 ___。8、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书”,即 ___、___ 、___、__ 、转注、假借。

9、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____ 、___ 、_____、_____、草书、行书。10、文言中的“江”一般专指 ___,“河”专指___ 。

11、文言中山之 ___、水之___ 称“阳”;山之___ 、水之 ___称“阴”。据此,请解释:衡阳_________,淮阴:_______。

12、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___,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 ___和 ___;乡试正榜所录取的叫___,第一名则称为 ___;中秀才则称 ___。13、下列文集命名方式分别是什么:①《范文正公文集》___ ;②《稼秆长短句》___ ;③《柳河东集》___ ;④《王右丞集》 ___ ;⑤《昌黎先生集》___ ;⑥《聊斋志异》______。

14、解释下列加点的文化常识。①同窗:___ ②妯娌: ___ ③落第:___ ④可汗: ___ ⑤子曰诗云: ⑥同案:_________15、“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中“内”是指长城的____方。16、古语中“化干戈为玉帛”中“干戈”为_______;“玉帛”为_________。

17、“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中“骚人”是指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8、《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共______首诗。

其内容分为___、____、___三个部分,常运用____、____、____、三种表现手法。19、在我国神话传说中,_____开天辟地;______炼石补天;_______衔石填海;______发明八卦。

20、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分别是____国______、____国_____、_____国______。21、“吴越”今指_____一带,“轮台东门送君去”“轮台”今指______一带。

22、名胜古迹中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①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 ) ②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 ) ③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23、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是______和________。

24、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是指《____ _》、《__ ____》、《_____。

5.31.文学知识填空

(1)《左传》《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编年体 春秋 鲁 左丘明 (2)《公羊传》《榖梁传》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平时需要注意积累。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