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现场急救常用人工呼吸法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胸外心脏按摩 当病人发生心脏骤停时,靠外力挤压心脏,暂时维持心脏派送血液功能的方法,叫做胸外心脏按摩急救法。
发现病人心脏停跳时,应立即在患者胸前区胸骨体上急速叩击2~3次。如果没有效果,应该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摩。
具体做法是: 1. 让患者仰卧,背部垫上一块硬木板,或者把患者连同褥子移到地上。 2. 救护者跪在患者身边,一只手放在患者胸膛骨体的中、下1/3交界处,另一只手放在前一只手手背上,两肘伸直,快速向下压迫胸骨,使其下陷3厘米,然后放松使胸骨复位,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75次左右,按压时不要用力过大或按错部位。
3. 需要同时配合人工呼吸。 人 工 呼 吸 人工呼吸是对呼吸停止的患者进行紧急呼吸复苏的方法,是现场急救的重要手段。
人工呼吸有多种方法,效果最好的是嘴对嘴人工呼吸与口对鼻人工呼吸。 一、嘴对嘴人工呼吸法 具体做法如下: 1. 解开伤者衣服,使其胸部能够自由扩张,不影响呼吸。
2. 清除伤者口腔内防碍呼吸的食物以及杂物,舌根下陷时,用纱布裹住手指把舌头拉出。 3. 使伤者平躺,打开气道。
4. 救护者位于伤者头部一侧,一手捏住伤者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紧贴并包住伤者口唇用力吹气,发现病人胸部扩张后立即停止吹气。 5. 救护的人换气时,要迅速离开伤者口唇,松开伤者鼻孔,让其自动呼吸,并观察其胸部是否下陷。
救护人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 6. 吹气的力量和次数要适中,最好保持5秒钟左右一次。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胸部,如果胸部有活动,应立即停止吹气。 7. 对婴儿进行人工呼吸,可以不捏住鼻子,采用口对口鼻的方法,吹气力量不要过大。
二、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这种方法与嘴对嘴人工呼吸法主要有以下3点区别: 1. 救护者要把伤者下颌托起,开通鼻腔及咽喉部,捏紧伤者嘴唇以防止漏气。 2. 救护者深吸一口气后,对伤者鼻腔吹气,吹气力量要大,时间要长。
3. 救护者吹气后,用脸颊感觉伤者是否自主呼气。 其他步骤与嘴对嘴人工呼吸法基本相同。
皮 肤 消 毒 对皮肤局部消毒处理应该按照吸、消、洗的顺序和三角纱布吸附法,先外后里地进行。具体而言,分为以下步骤: 1. 用镊子取出纱布,用三角形纱布的尖头接触皮肤上染毒处,不要来回擦抹。
2. 用镊子取出棉球,把棉球浸入消毒液,用镊子取出,对染毒部位由外向里擦抹3~4遍。 3. 消毒后再用镊子另取一块棉球对染毒部位进行清洗。
4. 消毒必须完全彻底,并用三角形纱布吸附法进行。 止 血 方 法 外伤后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
内出血情况较严重,现场无法处理,必需迅速送到医院处理。外出血时如何止血呢? 如果伤口较小,有条件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
无条件时可用净水器过滤的自来水或消毒后的井水、冷开水清洗伤口,再用干净毛巾或其他软质布料覆盖包扎。 伤口污染后,只要在6小时内进行充分清毒,一般不会化脓。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出血,都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必须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处理出血的常用措施有以下几种: 一、一般止血法 1. 按压止血。
用清洁的布块或毛巾等垫在伤口上,直接按压10~20分钟。 2. 血止住后,用绷带轻轻包住,不要包得太紧。
3. 不要用脱脂棉花或草纸垫在伤口处,也不能在伤口上涂药物。 4. 如果伤口被脏东西污染,首先使用消毒凉水或冷开水冲洗,不要使用肥皂。
5. 出血伤口周围的血块、血浆不要擦掉,伤口内的玻璃片等异物不要拔出,应该立即到医院处理。 二、不同部位的指压止血法 1. 头顶出血。
用食指或拇指压迫伤口同侧耳前浅动脉搏动点。 2. 面部出血。
一侧脸部出血,用食指或其他四指在脖子总动脉搏动处,压向颈椎方向,不要两侧同时按压。 3. 肩腋部出血。
用食指压迫同侧锁骨中点后方的锁骨下动脉搏动处,把其压向深处的第一肋骨。 4. 前臂出血。
用一根手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沟处的搏动点。 5. 手部出血。
两手拇指同时压迫腕部内外侧的搏动点。 6. 大腿以下出血。
自救时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搏动处。 7. 足部出血。
用两手食指和拇指同时压迫足背中部近踝关节处和足跟内侧与脚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三、填塞止血法 对于软组织内的血管损伤出血,用无菌绷带或纱布填入伤口内压紧,外面加上大块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四、如果伤口较大、出血较多,需要加压包扎止血 先用纱布等做成垫子,放在伤口的无菌敷料上,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包扎的压力应该适度,以达到止血而又不影响肢体远端血液流动为度。
对于软组织内的血管损伤出血,用无菌绷带或纱布填入伤口内压紧,外面加上大块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五、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应该使用止血带 用橡皮带、宽布条、三角巾、毛巾等均可。
包 扎 方 法 包扎是战场救护及家庭医疗救护中的基本技术之一,它直接影响伤病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常用的包扎材料有三角巾和绷带,也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
以下是包扎方法,应根据受伤部位不同而采用不同方法。 1. 头部包扎。
把三角巾折叠成两层约二指宽,放在前额齐眉以上,顶角拉向后颅部,三角巾两底角经过两耳上方,。
2.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呼吸是人生命存在的征象。
当发生意外伤害,呼吸困难甚至停止时,如不及时进行急救,很快造成死亡。人工呼吸就是用人为的力量来帮助伤员进行呼吸,最后使其恢复自主呼吸的一种急救方法。
病人仰卧,松解衣领衣服,清除病人口鼻中泌物和污泥、假牙等,必要时将舌拉出来以免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将病人头部后仰,使呼吸道伸展,救护人员将口紧贴病人的口(最好隔一纱布),另一手捏紧病人鼻孔以免漏气,术者深吸一口气,向病人口内均匀吹气,使病人胸部能随吹气16-18次、如果病人牙关紧闭,无法进行口对口呼吸,可以用口对鼻呼吸法(将病人口唇紧闭)。
直到病人自动呼吸恢复为止。此外,还有仰卧压胸式人工呼吸,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仰卧牵臂式人工呼吸等方法。
人工呼吸注意要点: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松解衣服,防止用力过猛。如有胸肋骨骨折或其他情况不宜做人工呼吸时,应立即采取其他急救措施。
如果呼吸心跳均停止是,应同时进行心脏按摩术。
3.急救时人工呼吸法该如何运用(1) 口对口吹气式。
救护者使老人仰卧,清理老人呼吸道,使老人头部尽量后仰,保证其呼吸道畅通。救护者深吸一口气,将口紧贴老人的口,向其口中均匀吹气,使老人胸部能随吹气抬起。
此过程中,将老人鼻孔捏住以免空气从鼻孔漏出。然后,放松老人鼻孔使其自行呼气。
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12至16次,直至老人恢复呼吸。如果老人牙关紧闭,无法口对口吹气,可采用口对鼻吹气(吹气时使病人口唇紧闭)代替。
(2) 仰卧压胸式。救护者使老人仰卧,给老人背部垫些柔软衣物,以使其胸部凸起。
救护者双臂绷直,将两掌叠放,拇指按于老人胸骨剑突处,其他手指置于老人肋骨下缘,向下且稍向前按压,每分钟14至16次,直至老人恢复呼吸。 按压应平稳有节奏,而且不能中断。
(3) 俯卧压背式。救护者使老人俯卧,将其头部向一侧偏,使老人的一臂垫在老人头部之下,另一臂伸展开。
救护者双手置于老人肩胛骨下方,拇指靠近脊椎,向下前方缓慢用力,推压老人背部,使其呼气,然后放松,使其吸气,每分钟14至16次,直至老人恢复呼吸。 (4) 仰卧牵臂式。
救护者使老人仰卧,给老人背部垫些柔软衣物,以使其胸部凸起,并使其头部偏向一侧。救护者握住老人腕部,使其屈肘,用其手腕挤压病人胸部,形成呼气,然后使其手臂上举,向外伸展,充分舒展其胸廓,形成吸气。
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14至16次,直至老人恢复呼吸。
4.怎样正确的人工呼吸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管乐是十分重要的,一般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管乐是十分重要的,中国民间吹管乐非常重视用“气”,气息运用得当,才能较长时间的自由演奏,否则,吹一会就会感觉累,还可能有胸闷气短的现象,时间长了,于身体不利,所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至关重要。
呼吸方法可分为三种:
①胸式呼吸:完全用胸部控制气息,气吸到肺里后,由胸部向外挤压,这样,吸气量不能达到最大值,气流不稳定,气息也不能持久,身体易感疲劳,这种方法不好控制气息,也有损健康,所以一般不提倡采用胸式呼吸方法。
②腹式呼吸方法:吸气时将横隔肌下沉,尽量扩大腹部与腰部,民间说法叫做“气沉丹田”。呼气时,丹田要绷住劲,一点一点均匀地将气吹出,经过反复练习,这种呼吸方法是能够掌握的。腹式呼吸能有效的控制气流,均匀的将气吹出,还可根据音乐需要增强或减弱气流强度,做出强弱变化和腹颤音效果,是一种正确的呼吸方法。
③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吸气时胸部、肋部、腹部、腰部同时向外扩张,最大限度地将气吸入,这样肺吸入的空气量比前两种方法都要大。
采用胸腹式呼吸时。当整个呼吸肌肉组织联合工作时,呼吸肌肉所承担的负荷分布得非常均匀,这样,呼吸肌肉不易感到疲乏。
综上所述,初学者首先应学会腹式呼吸,熟练后再加上胸部扩展动作,就是胸腹式联合呼吸。
练习时先用鼻子将气慢慢吸入,这时就能体会到腹部自然向外扩张,腰部也有向外扩张的感觉,这就是正确的自然呼吸的感觉,以后逐渐加快吸气速度,再试着不改变腹部、腰部动作的情况下而改用嘴吸气,这样你就掌握了腹式呼吸的正确吸气方法。吹奏时随着气的呼出腹部逐渐收缩,但丹田一定要绷住劲,找向外拉的感觉,这就是控制。
5.如何正确进行人工呼吸急救胸外按摩急救 术的要点如下: 1。
急救员跪在患者肩旁。 2。
利用靠近患者下肢的食指和中指,沿着肋骨边缘向上滑行到肋骨与胸骨交接处之心窝部位。 3。
将中指放在心窝处,并将食指合并在胸骨下端定位。 4。
另一只手掌根置于食指旁的胸骨上(即胸骨的下半段)。 5。
将定位的手重叠于其上,两手手指互扣或平行、手指上翘,以避免触及肋骨。 6。
以每分钟80至100次的速率,施行15次的胸外按摩(15次的压缩时间共约9~11秒钟),每次下压胸廓约4~5公分。 7。
下压与放松时间应相等,施压时口里数着一下,二下、三下。 。
十三、十四、十五,注意念第一个字时下压、第二个字时放松。
8。15次胸外按摩后施行2次人工呼吸(约4~7秒钟)。
9。持续上项CPR动作约l分钟(约四个循环),再检查脉搏和呼吸。
10。若仍无呼吸、脉搏,再继续施行CPR,并每4~5分钟检查患者脉搏与呼吸一次。
根据亚利桑纳大学最新的研究显示,当昏迷的原因在于心脏问题而非关呼吸问题时,单独实施胸外按摩的效果可能要比实施其它急救方式来的好,但这并非表示口对口人工呼吸就应该被禁止。 对于一个接受过完整急救训练的人来说,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配合胸外按摩,的确可以提高受救者的存活率;但是大部分的情况下,实施急救的人几乎都没有受过正统的急救训练,他们对于CPR的认识都来自于第二手的传播途径,真正会派上用场的都是最简单好记的急救方法。
所传递的讯息越少,就越容易被记得,也就越实用!而根据统计,只有2。9%的人觉得胸外按摩术困难;但是却有7。
2%的人觉得口对口人工呼吸困难。
6.如何进行急救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同时进行。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的呼吸、心跳完全停止4分钟以上,生命就有危险;若超过10分钟,就很难挽救了。因此,当有人因意外事故或疾病而出现心跳、呼吸不规则或停止时,一定要分秒必争,采取急救措施。
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是急救措施中最主要的两种方法。 人工呼吸常用口对口、仰卧压胸和俯卧压背三种方法,其中口对口的方法效果最好,方法也简单。
做法是:在做人工呼吸前,要先将病人口中、鼻中的痰或污泥清除。病人仰卧,并将病人的头尽量后仰,使呼吸道伸展。
救护者站(跪)在病人一侧(可能时用手帕或纱布盖住病人的口鼻),然后一手把病人下颌托起,张开嘴;另一手捏住其鼻孔。救护人员深吸气后,对准病人的口,快速向病人口中吹气;病人胸部扩张起来后,停止吹气,并放松捏鼻子的手。
待胸部自然缩回去,再做第二次。以每分钟吹气14一16次左右(小儿可稍增加几次)的速度重复进行,直到病人恢复自然呼吸。
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急救方法,因为当救护人员深呼吸时,呼出的气中氧可达18%,而二氧化碳仅占2%,只要保证每次吹入1升气体,便可以使病人肺里的氧气量基本维持正常,从而得救。 胸外心脏按摩是使心脏恢复跳动的一种急救措施。
急救时,要让病人平躺在地面上或硬板床L,救护人员站在病人左边,右手掌根部放在胸骨(胸部正中的那块骨头)下端,左手压在右手手背上,肘关节伸直,利用体重适当用力向下直压,使胸骨下陷3——4厘米,然后两手放松,让胸部自行弹起。对成人用每分钟60—80次的速度重复进行,小儿每分钟100次。
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不要用力太大,以免肋骨骨折。如遇到呼吸、心跳都停止的病人,可以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每做口对口吹气1次,胸外心脏挤压4次。做心脏挤压术时,要注意观察效果,如病人大动脉可摸到脉搏,瞳孔缩小,并逐渐恢复自然呼吸,说明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