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求生活小常识和文学常识,要选择题类的,(不要15岁以下的学生能答
、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 预防结石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屁股含有致癌物, 不要吃较好
4、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 应是饭前吃水果
5、女生月经来时.不要喝绿茶. 反正茶类不要喝就对了.多吃可以补血的东西
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 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时不要吃蕃茄, 最好饭后吃
8、常吃宵夜.会得胃癌. 因为胃得不到休息
9、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 会胖
10、少喝奶茶. 因为高热量.高油
2.要100道百科知识题,选择题,4个答案1.哪两种动物被称为“海洋变色龙”? A.海马和乌贼 B.乌贼和章鱼√ C.章鱼和海蜇 2.企鹅会飞吗? A.会 B.不会√ 3.“美人鱼”的学名叫什么? A.儒艮 B.鲤艮√ 4.有哪些鸟类能模仿人语? (可选多个答案) A.八哥√ B.乌鸦 C.鹩哥√ D.鹦鹉 5.刺猬以什么为食? (可选多个答案) A.鼠类 B.蚂蚁 √C.煌虫√ D.蝼蛄 6.澳大利亚的国宝是什么动物? A.袋鼠 √B.鹰 C.熊猫 D.树袋熊 7.大袋鼠吃什么? (可选多个答案) A.树叶 √B.稻谷 C.树藤 √D.青草 8. 屎壳郎学名是什么? A.蟑螂 B.蜣螂 √9.蜗牛是软体动物吗? A.是 √ B.不是 10.科摩多龙是蜥蜴还是龙? A.蜥蜴 √B.龙 11.“眼镜王蛇”是“眼镜蛇之王”吗? A.是,√都是同一种蛇 B.否,它们是两种蛇 12. 鸟类中,谁的尾巴最长? A.信天翁 B.雕 C.日米长尾雉 √ 13.谁的尾巴最美? A.孔雀 √B.极乐鸟 C.火鸡 14.世界上最毒的植物是什么? A.毒藤 B.箭毒木 √C.断肠草 15. 蚂蟥最怕什么? A.盐 B.酸性物 √C、糖 16. 雄蚊吃什么? (可选多个答案) A.血 √B.花密 C.果汁 D.花生油 17. 被誉为“超级跳高健将”的是什么动物? A.袋鼠 B.跳虱 √C.蟑螂 D.蚱蜢 18. “皮毛之王”是什么动物 ? (可选多个答案) A.河狸 B 北极熊 √C 水濑 √D 狼 19. 大熊猫最爱吃什么? (可选多个答案) A 树叶 B 竹笋 C 竹叶√ D 草 20.什么动物会夏眠? A 青蛙√ B 海参 C 海马 D 蜥蜴 √21.三种相似的动物是什么? (可选多个答案) A 马√ B 驴√ 当地C 长颈鹿 D 骡 √22.会笑的狗是什么狗? A 松鼠狗 B 家狗 C 斑点狗 D 斑鬣狗 √23.鼹鼠是鼠吗? A 是√ B 否 24.下列动物谁跑得最快? A 鸵鸟 B 猎豹√ C 羚羊 25.海豚游得有多快? A 100km/h B 85km/h C 65km/h D 50km/h 26.“立定跳远”冠军是? A 袋鼠 B 青蛙 C 跳蚤 √27.世界三大黄金水道是哪三条? (可选多个答案) A直布罗陀海峡 B 巴拿马运河 √C 密西西比河 √D 苏伊士运河 √28.非洲统一组织总部设在哪里? A 埃塞俄比亚 B 亚的斯亚贝巴 C 布鲁塞尔 √29.荷兰的中央政府是否设立在首都? A 是 B 否 30.布鲁塞尔被人们称为什么? A 非洲首都 √B 亚洲首都 C 美洲首都 D 欧洲首都 31.曼谷王族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在哪里? A 清真寺 B 玉佛寺 C 宝林寺 D 太平寺 32.京都最有名的今阁寺是用什么铺贴场面的? A 油漆 B 瓷砖 C 墙纸 D 金箔 33.著名的富士山被日本人称为什么? A 圣岳 B 岳圣 C 清岳 34.欧洲的唯一亚洲人种是哪国人? A 匈牙利人 B 匈奴人 C 爱斯基摩人 D 巴基斯坦人 35.威尼斯约有多少座桥? A 100多座 B 300多座 C 400多座 D 350多座 36.意大利有一座被火山活埋了的城市,它叫什么? A 庞贝城 B 窿贝城 C 巴黎 D 贝庞城 37.人们将哪个城市称为“塞纳河的女儿”? A 巴黎 B 马德里 C 华盛顿 D 伦敦 38.巴比伦国王为了博得宠妃建造了什么花园? A 空中花园 B 东城花园 C 东康花园 D 斯比拉花园 39.朝鲜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是什么? A 秧歌舞 B 科狄斯舞 C 长鼓舞 √40.世界上最高的电视塔“CN塔”在哪里? A 多伦多 B 纽约 C 莫斯科 D 罗马 41.《相对论》创建人是谁? A 牛顿 B 爱因斯坦 C 麦哲伦 42.谁有“书圣”之称? A 李白 B 杜甫 C 王羲之 D 白居易 43.《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谁? A 塞万提斯 B 斯里塞德 44.曾有“日不落帝国”之称的是哪个国家? A 法国 B 英国 C 日本 D 中国 45.苏联解体并发生在海湾战争的一年是哪年? A 1989年 B 1990年 C 1991年 D 1995年 46.英国文艺复兴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是谁? A 哥伦比亚 B 莎士比亚 C 歌德 47.圆周率精确到小数后九位是什么? A 3.141592659 B 3.141592651 C 3.141592657 D3.141592654 48.谁被称为中国的“国父”? A 孙中山 √B 孔子 C 周恩来 D 韩非子 49.被列宁誉为“革命镜子”的是谁? A 列夫·托尔斯泰 B 奥斯特洛夫斯基 50.谁策划了“偷袭珍珠港”事件? A 山本三十六 B 山本一夫 C 山本五十六 √51.日本在什么时候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A 明治维新时期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52.甜品来源于哪个国家? A 意大利 B 古罗马 C 葡萄牙 D 法国 53.麻风病被称为世界第几大传染病? A 第一 B 第二 C 第三 D 第四 54.缓步虫最低可在几度生存? A -150度 B -165度 C -185度 D -200度 55.“艾尔斯岩石”在哪个国家? A 南非 B 澳大利亚 C 埃及 D 智利 56.《圣经》故事是什么人编写的? A 埃塞俄比亚人 B 阿拉伯人 C 古希伯菜人 D 犹太人 57.《罪与罚》的作者是谁? A 奥斯特洛夫斯基 B 希菜耶比夫斯基 C 陀思妥耶夫斯基 58.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是谁? A 山本太郎 B 道切·希特勒 C 阿道夫·希特勒 59.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是谁? A 需勒·凡尔纳 B 特勒·凡尔纳 60.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公民罢工事件 C 比萨热窝事件 61.中国最早的直立人是 .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北京人 D.蓝因人 62.万里长城最早由哪个皇帝兴建 . A 唐太宗 B 秦始皇√ C 武则天 D 唐高宗 63.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从何诞生 . A 陆地 B 海洋√ C 天空 64.太阳的生命大约有多少亿年 . A 20亿 B 50亿 C 80亿 D 100亿 65.唐朝玄奘法师向何地取经 . A 印度√ B 英国 C 阿拉伯 D 古罗马 66.中国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发生在哪个朝代 . A 明朝 B 秦朝 C 春秋。
3.2012浙江省中考语文试卷全部题目 分析一下语文中考一般都考哪些东一 基础知识部分 (一)客观题部分 基础知识部分,五题为客观题,五题为主观题。
五道客观题分别考察的是字音、字形、词语辨析、文学常识和病句;五道客观题则分别考察了古诗文的默写、语意连贯、新闻概括、语言得体以及仿写。但是今年的基础部分和2011年的相比,有了些明显的变化。
第一,取消了考察标点符号的题目。第二,病句的考察由改错变为了选择。
第三,主观题部分加重了对语言运用部分的考察。虽然今年的中考语文基础部分有了这些变化,但是只要学生平时的基础扎实,是足以应对的。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具体分析一下每道题目。 第一道选择题是考察学生对字音的认识。
总共考察了12个字的读音。其中“滑稽(jī)” “佝偻(ɡōu)”“酝酿(niàng)”“行辈(háng)”“锲而不舍(qiè)”这几个词是反复出现在模考试卷中的。
而这道题的难点在于D选项中的“曝晒(bào)”中“曝”的读音,它的正确读音应该是“pù”。而A选项中的“越俎代庖(bāo)”和C选项中的“蟾蜍(zhān)”则是比较容易就能辨别的。
第二道选择题是考察学生对字形的辨别。共考察了16个词语。
其中“孤漏寡闻”“百费待兴”“揣摹”这三个词是重点考察的对象。而“揣摹”是模糊性最强的一个词语,其正确写法应是“揣摩”。
第三道选择题是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主要是考察“原型”和“原形”这个两个词语的运用。
“原形”主要是原始的模型,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而“原形”本来的形状,原来的形态。
根据题目中的“露出原形”显然是指本来的形态,而不是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所以A选项是不正确的。
第四道选择题是对文学常识的考查,今年的文学常识主要考查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他们的作者和作品中的代表人物;我们著名诗人艾青和他的作品;安徒生和他的代表作品。在这四个选项中出题者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作者进行了调换,就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细心。
第五道选择题为今年的新题型,将病句改错变成了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这样的变化降低了病句的难度。A选项中“推进依赖心理”显然是动宾搭配不当,B选项中由于状语前置,很容易让学生认为缺少主语而误选,而C、D选项句子结构完成,且无其他语病。
今年的病句只要学生弄清楚句子的主要成分,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二)主观题部分 古诗默写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背诵和默写能力,选取的诗句也是没有悬念的,只要学生掌握中考大纲所给的篇目,这三分就是送分题。
第七题是语意连贯类的题型。这是杭州中考第二年考这种题型,这类题型有一定的主观性,两个空共三分,但只要学生答对其中的一个就能得到两分。
今年的中考所选取的语段以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开头,从正反两反面论述了一个人变朱或变赤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好坏,而是主要取决于自身,学生如果弄清楚了这段话主要的观点,那么第一个空是不难填出来的。而第二个空的内容,从前后文来看,显然属于总结类的话语,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得出结论了。
第八题是新闻概括题,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已经大量的接触到了这类题型,所以应该在心理上是比较有把握的。今年杭州的中考题中的新闻材料选择了杭州市民卡这一大家熟悉的话题。
这则新闻共两段,第一段主要介绍了市民卡的新功能,第二段主要是介绍市民卡和其背后的技术支持。如果学生了解新闻的五个部分,那么就不难发现第二段的内容属于新闻的背景部分,而最重要的主体部分在我们的第一段中。
只要学生抓住了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加以缩写,答案就出来了。 第九题是根据语境,写出得体的句子。
这种类型的题目在以往的中考中也考到过,所以学生应该并不陌生。做这类题目主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有无称呼;第二,语意是否表述清楚;第三,语言是否得体,礼貌。
如果这三个方面的要求都达到了,想要拿到三分就轻而易举了。 第十题仿写。
今年的仿写好以前的仿写句子有了一些区别,更加注重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观察能力,要求更高了些。但是出题者也考虑到了学生做题时的难度问题,所以在题目中给出了可供选择的意象“月亮”“雨水”“桥”,降低了题目的难度,也给考生提供了解题的思路。
考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仿写,在仿写的时候注意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这样也就不难了。 总而言之,今年的中考语文基础部分告诉我们,只有把基础夯实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考试中拿高分。
在平时的复习中也应该适当的培养自己的灵活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学习的王道。 二 现代文阅读部分 今年的中考现代文前一篇考了李智红的《像蒲公英一样生存》,这篇文章继续延续了去年《一颗小桃树》的风格,以植物入手,由物及人,阐明道理。
借由卑微的蒲公英所蕴含的生命内涵,来告诫我们:面对充满诱惑而又浮躁的社会现实,我们不能因羡慕那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富贵生活,而沉湎于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平庸日子,哀叹社会不公。当自己怀才。
4.2012浙江省中考语文试卷全部题目 分析一下语文中考一般都考哪些东西一 基础知识部分 (一)客观题部分 基础知识部分,五题为客观题,五题为主观题。
五道客观题分别考察的是字音、字形、词语辨析、文学常识和病句;五道客观题则分别考察了古诗文的默写、语意连贯、新闻概括、语言得体以及仿写。但是今年的基础部分和2011年的相比,有了些明显的变化。
第一,取消了考察标点符号的题目。第二,病句的考察由改错变为了选择。
第三,主观题部分加重了对语言运用部分的考察。虽然今年的中考语文基础部分有了这些变化,但是只要学生平时的基础扎实,是足以应对的。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具体分析一下每道题目。 第一道选择题是考察学生对字音的认识。
总共考察了12个字的读音。其中“滑稽(jī)” “佝偻(ɡōu)”“酝酿(niàng)”“行辈(háng)”“锲而不舍(qiè)”这几个词是反复出现在模考试卷中的。
而这道题的难点在于D选项中的“曝晒(bào)”中“曝”的读音,它的正确读音应该是“pù”。而A选项中的“越俎代庖(bāo)”和C选项中的“蟾蜍(zhān)”则是比较容易就能辨别的。
第二道选择题是考察学生对字形的辨别。共考察了16个词语。
其中“孤漏寡闻”“百费待兴”“揣摹”这三个词是重点考察的对象。而“揣摹”是模糊性最强的一个词语,其正确写法应是“揣摩”。
第三道选择题是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主要是考察“原型”和“原形”这个两个词语的运用。
“原形”主要是原始的模型,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而“原形”本来的形状,原来的形态。
根据题目中的“露出原形”显然是指本来的形态,而不是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所以A选项是不正确的。
第四道选择题是对文学常识的考查,今年的文学常识主要考查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他们的作者和作品中的代表人物;我们著名诗人艾青和他的作品;安徒生和他的代表作品。在这四个选项中出题者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作者进行了调换,就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细心。
第五道选择题为今年的新题型,将病句改错变成了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这样的变化降低了病句的难度。A选项中“推进依赖心理”显然是动宾搭配不当,B选项中由于状语前置,很容易让学生认为缺少主语而误选,而C、D选项句子结构完成,且无其他语病。
今年的病句只要学生弄清楚句子的主要成分,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二)主观题部分 古诗默写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背诵和默写能力,选取的诗句也是没有悬念的,只要学生掌握中考大纲所给的篇目,这三分就是送分题。
第七题是语意连贯类的题型。这是杭州中考第二年考这种题型,这类题型有一定的主观性,两个空共三分,但只要学生答对其中的一个就能得到两分。
今年的中考所选取的语段以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开头,从正反两反面论述了一个人变朱或变赤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好坏,而是主要取决于自身,学生如果弄清楚了这段话主要的观点,那么第一个空是不难填出来的。而第二个空的内容,从前后文来看,显然属于总结类的话语,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得出结论了。
第八题是新闻概括题,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已经大量的接触到了这类题型,所以应该在心理上是比较有把握的。今年杭州的中考题中的新闻材料选择了杭州市民卡这一大家熟悉的话题。
这则新闻共两段,第一段主要介绍了市民卡的新功能,第二段主要是介绍市民卡和其背后的技术支持。如果学生了解新闻的五个部分,那么就不难发现第二段的内容属于新闻的背景部分,而最重要的主体部分在我们的第一段中。
只要学生抓住了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加以缩写,答案就出来了。 第九题是根据语境,写出得体的句子。
这种类型的题目在以往的中考中也考到过,所以学生应该并不陌生。做这类题目主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有无称呼;第二,语意是否表述清楚;第三,语言是否得体,礼貌。
如果这三个方面的要求都达到了,想要拿到三分就轻而易举了。 第十题仿写。
今年的仿写好以前的仿写句子有了一些区别,更加注重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观察能力,要求更高了些。但是出题者也考虑到了学生做题时的难度问题,所以在题目中给出了可供选择的意象“月亮”“雨水”“桥”,降低了题目的难度,也给考生提供了解题的思路。
考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仿写,在仿写的时候注意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这样也就不难了。 总而言之,今年的中考语文基础部分告诉我们,只有把基础夯实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考试中拿高分。
在平时的复习中也应该适当的培养自己的灵活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学习的王道。 二 现代文阅读部分 今年的中考现代文前一篇考了李智红的《像蒲公英一样生存》,这篇文章继续延续了去年《一颗小桃树》的风格,以植物入手,由物及人,阐明道理。
借由卑微的蒲公英所蕴含的生命内涵,来告诫我们:面对充满诱惑而又浮躁的社会现实,我们不能因羡慕那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富贵生活,而沉湎于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平庸日子,哀叹社会不公。当自己怀才。
5.高一语文《必修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谢谢上有的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本试题共150分,时间150分钟。
其中第Ⅰ卷30分,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120分,为主观题。第Ⅰ卷(30分)一、(30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吞噬 (shì) 熨(yù)帖 小心翼翼(yì) 入不敷(fū)出B.倒坍 (tān) 炽( chì)烈 不屈不挠(ráo) 魂牵梦萦(yíng)C.惬意 (qiè) 了望 (liáo) 凝眸远眺(mōu) 曝(pù)背谈天D.粗犷 (kuàng) 呆滞 (zhì) 目光炯炯(jiǒng) 不可胜(shèng)数2. 下列各组中字形均正确的一组是:( )A.震荡 匮赠 众说纷纭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B.震颤 甲胄 臭名昭著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C.肃睦 呆滞 震撼人心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D.和睦 暄闹 哀声叹气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3. 下列各句中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人心里有一股毁灭的冲动、发怒、杀人的冲动。
B.在楼下时,不是有人在喊“其他人抬到美术教室去”吗?我不属于“其他人,”我还活着。C.“这个城叫什么名字?”我问这位躺在我旁边的人。
D.“该死的,”司机大声地回答:“你们已经解除灯头管制了吗?”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跟他(凡尼亚)不论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只是我的心 的历害,得换一个活塞了……②我感到左大腿上挨了一针,全身猛地 了一下,我想抬起身子,可是坐不起来……③每一幅照片都有 人心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 。A.震荡 震撼 震颤 结果 B.震撼 震荡 震颤 后果C.震荡 震颤 震撼 后果 D.震颤 震撼 震荡 结果5. 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1945年,声名显赫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
B.谭嗣同是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有为、梁启超他们确乎少了些刚烈。C.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D.一个月后,他的病逐渐好起来了,这已是他第四次起死回生了。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
B.这家医院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的治疗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建立了细胞动力学研究的基本方法。C.思想要通过或者依附于一定的东西——画家用色彩线条,音乐家用音响旋律,文学家用的主要是语言。
D.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推进消费体制改革,努力完善消费环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价格欺诈行为。7. 填入下句横线上的语句语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我仰视天空,________________。
①这场残酷的战争也会告终。②和平与安祥会重新回来③冥冥之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8.下面关于散文的诵读,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散文的诵读,表喜之情态,语气宜气满声平,语调宜平稳舒缓;表哀之情态,语气宜气缓声柔,语调宜平稳舒缓;表乐之情态,语气宜气快声高,语调宜逐渐上升;表忧之情态,语气宜气短声细,语调宜升降曲折。
B.《荷塘月色》一至三节写淡淡的哀愁,朗读时语气宜气缓声柔,语调宜铿锵有力;四至六节写淡淡的喜悦,朗读时语气宜气满声平,语调宜平稳舒缓;第七节写愉悦之情,语气宜气快声高,语调宜逐渐上升。C.《听听那冷雨》全篇以抒发游子思乡之情为主,朗读时语气宜气短声细为主,语调宜升降曲折为主。
适当加入沉稳、强疾节奏。D.散文整篇的朗读节奏大致有轻快、沉稳、舒缓和强疾四种。
轻快节奏,一般语速较快,气快声清,表示欢快、幽默;沉稳节奏,一般语速较缓,气足声强,表示庄重、压抑、悲痛;舒缓节奏,语速较慢,气缓声柔,表示舒坦、悠闲;强疾节奏,一般语速较快,气促声强,表示激动、紧张。9.下面关于诗歌的诵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格调昂扬豪迈,要读得声韵饱满、大气磅礴。
“看”、“怅”、“问”、“忆”领起的句子,要读出不同的语气。B.《致青年公民》激情洋溢,声音的停连可以借助阶梯诗的格式来处理,读出热情奔放的气势,但不能一味高亢,要整体设计声音高低、节奏快慢的变化,在声音形式的变化中突出点题的关键诗句。
C.《相信未来》沉稳而坚定,前3节收尾的“相信未来”要用逐次递进的声音表现,与第4节前两句情感贯通。第5、6两节,不能在每句诗后都作停顿,以免阻滞情感表达,要抓住“不管……是……还是……”、“我坚信……一定会……”几个关键词,一气呵成,在语气对比中表现坚定的信念,然后用真诚而高昂的语气读出第7节。
D.《六月,我们看海去》节奏明快,可以用拖调徐吟的方式来朗诵,要处理好节奏,和着一群风风火火的青年人奔向大海的脚步声来读,甚至可以尝试用现代摇滚乐“说唱”的节奏形式,来表现诗句中那中天然的韵律感。10. 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赤壁赋》选自《苏轼文集》,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所作。
“赋”是一种文体,“主客问答”是赋常用的一种形式。《赤壁赋》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同时又吸取散文的笔调与手法,。
6.数学问题和社会常识问题社会常识问题: 1.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么样做?(不要太长) 植树造林,绿化地球,.减少排碳,净化大气.远离化工.治污水土.交友动物,平衡生态. 数学问题:(要简单) 1. (1)学校科技组有18名女生,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3倍还多6人。
学校科技组有多少名男生?3*18+6=60 (2)学校科技组有18名女生,比男生人数的3/1少2人。学校科技组有多少名男生?(18+2)*3=60 2.根据题意把方程补充完整。
(1)张华借来一本116页的科学幻想小说。他每天看X页,看了7天后还剩53页没看。
116-7x=53 7x+53=116 (2)妈妈买了3米花布,每米3.6元,又买了X千克毛线,每千克73.80元。一共用去121.5元。
3*3.6+73.8x=121.5 121.5-73.8x=3.6X3 3.五年级同学参加科技小组的有17人,比参加文艺小组人数的2倍少7人。参加文艺小组的有多少人?没参加文艺小组的有X人,下面哪些方程是对的? 2X-7=17 2X-17=7 4.列方程解下面各题. (1)甲列火车行驶10小时,乙列火车行驶7小时,甲列火车比乙列火车多行驶216千米。
如果两列火车的速度相同,求这两列火车的速度。216/(10-7)=72 (2)陈实和张坚骑自行车从同一地点向相反的方向骑去。
1又2/1小时后相距37.5千米。陈实每小时行驶12千米,张坚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37.5-12*3/2)/(3/2)=13 (3)做一只容积是60立方分米的长方体铁皮箱,底面的长是4分米,宽是3分米,高应该是多少分米? 60/4/3=5 5.东乡农业机械厂有煤39吨,已经烧了16天,平均每天烧煤1.2吨。
剩下的煤1.1吨,还可以烧多少天?(先列方程解,在用算术方法解) 题有问题?是不是剩下的一天烧1.1吨?设还可以烧x天. 1.1x+1.2*16=39 解 x=18 6. (1).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有360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数的1又4/1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桃200.杏160 (2).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有36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4/5。
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桃200.杏160 (3).果园里的桃树比杏树多4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4/5。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桃200.杏160 7. (1)师傅加工零件80个,比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2倍少10个,徒弟加工零件多少个?(80+10)/2=45 (2)徒弟加工零件45个,比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1/2多5个,师傅加工零件多少个?(45-5)*2=80 8.甲、乙两地相距350千米,有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3.5小时两车相遇。
一辆车每小时行55千米,另一辆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50/3.5-55=45。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择题及答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系统复习 1.文学常识。
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国别)作家______所著。他双目失明,全身竣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
其后,他又开始了另一部小说《______》的创作,但只完成了第一部,就与世长辞了。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以主人公______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主人公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答:①前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或前在加“尼古拉”) 暴风雨所诞生的 ②保尔(或保尔·柯察金) 朱赫来 2.故事概要。 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
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 他憎恨那些斯压究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
“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别托卡镇也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的岁月。
红军解放了谢别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什维克朱赫来在镇上做地下工作。 他在保尔家住了几天,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朱赫来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领导人。
在一次钓鱼的时候,保尔结识了林务官的女儿冬妮娅。 一天,朱赫来被白匪军抓走了。
保尔到处打听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来的途中,保尔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沟里,与朱赫来一起逃走了。 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抓进了监狱。
在狱中,保尔经受住了拷打,坚强不屈,为迎接白菲头子彼得留拉来小城视察,一个二级军官错把保尔当作普通犯人放了出来。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遂不由自主地来到了冬妮娅的花园门前,纵身跳进了花园。
由于上次钓鱼时,保尔解救过冬妮娅,加上她又喜欢他“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他的到来让她很高兴。保尔也觉得冬妮娅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他们都感受到了朦胧的爱情。
为了避难,他答应了冬妮娅的请求,住了下来。几天后,冬妮娅找到了保尔的哥哥阿尔青,他把弟弟送到喀察丁参加了红军。
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他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能干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
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
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 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
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拢和疾病的威胁。 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和冬妮娅的爱情产生了危机,冬妮娅那庸俗的个人主义令他反感。
等到在修筑铁路时又见到她的时候,她已和一个有钱的工程师结了婚。保尔在铁路工厂任团委书记时,与团委委员丽达在工作上经常接触,俩人逐渐产生了感情。
但他又错把丽达的哥哥当成了她的恋人,因而失去了与她相爱的机会。 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
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氏尔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
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丧失了工作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在海滨疗养时,他认识了达雅并相爱。
保尔一边不断地帮助达雅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
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
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后来是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终于在1934年出版了!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3.艺术特色。 ①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 ②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③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④小说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4.人物形象。
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 即使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时,他仍不向命运屈服,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生命誓言。
——有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8.08年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答案详解) 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删除 膻味 籼米 潸然泪下 B.信笺 歼灭 缄默 间不容发 C.飙升 鱼鳔 剽悍 彪炳青史 D.血缘 戏谑 噱头 空穴来风1.B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书刊要装帧,门面要装潢,居室要装修,营造一个舒适温馨而又口味高雅的家可以说是工薪阶层中许多人的梦想。
B.舞台上,弟弟的朗颂声情并茂,姐姐的伴奏锦上添花;母亲心中的那丝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C.2008年1月以来,中国居民物价指数CPI出现了明显的涨幅,不少低收入家庭倍感通货膨涨的压力。
D.在骄阳的曝晒下,牵牛花堰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矜持的牡丹也耷拉下了高贵的头颅,失去了先前的神采。2.A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鱼龙混杂)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金科玉律)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
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弹冠相庆)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
(捉襟见肘)3.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5月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压倒性票数批准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俄前任总统普京的总理提名,梅德韦杰夫于当日签署了任命书。 B.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C.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这个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D.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4.A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牵挂和守望呢?5.C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
B.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汤显祖的《牡丹亭》则是清传奇的代表作。
C.“家国之思”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主题之一,唐代杜甫的《春望》和南唐后主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都抒发了国破家亡的之痛。D.诗人经营意象往往匠心独运,徐志摩用“凉风”下的“水莲花”比喻姑娘的娇羞,而舒婷则用“木棉”“红硕的花朵”象征现代女性的独立。
6.B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体系稳态延续的基本前提。
但人类社会的活动由于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总会对某些生物物种过分偏爱,而对另一些生物物种漠然视之,甚至对某些物种厌恶有加,因而在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的生物物种,在人类社会中总会受到各不相同的待遇。这种不公正性,首先表现为人类社会控制下的生物群落,在物种数量上比自然生态系统中要少得多;其次表现为不同物种受到的待遇也互有区别,而且无视其原生特性;再次表现为相互间的关系得按照人类的意志加以调控。
这些特征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这样的偏离积累扩大后,最终都会影响到地球生命体系的生物多样性。
不同文化对生物物种的价值定位,完全屈从于相关民族文化稳态运行的需要,而这样的需要又具有多重性,因而不同民族文化对生物的价值定位并不具有通约性。比较不同民族文化对生物物种的价值定位,其间也无规律可言。
目前愈演愈烈的农田化进程和作物种植、牲畜饲养的单一化,恰好是全球范围内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自然结果。要消除这些威胁,更好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的食品结构必须尽可能多样化,尽可能从更多的生物物种中获取食物来源。
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保证,也只能是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在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背景下,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也会日趋单一化。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最为通行的作物保护措施就是化学农药的使用。但任何化学农药都会不加区别的消灭一切除作物和家养动物以外的物种,这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然而,随着文化的辐合趋同,人类无法找到一种更好的化学农药的替代品,以至于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