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星座 > 新闻正文

三省六部文化常识高考题

三省六部文化常识高考题


1.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

1.称杜甫为杜工部, 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 ,分别是以 、、来称呼人。

2."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父、等;称自己的母亲时,谦词有家母、等。

3.古代男子年20行" ",女子年15行" ",以示成年,这时才能取" "。

4."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是一幅写给 岁老人的寿联。

5.古代兄弟之间用" "表示排行。" "表示最大," "表示最小。

6.我国古代对人的称谓有一些特殊的标志,如"从"表示

关系,"先"表示 。

7.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三种: 、、。"淳熙丙申至日"采用的是 。

8.我国古代把农历每月初一叫" ",十五叫" ",月末一天叫" "。

9.古人说"点卯"的"卯"相当于现在上午 时到

时。

10.农历清明前的四个节气依次为 、、、。

11.1998年是农历戊寅年,按传统说法是属虎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00年是农历 年,是属 人的本命年。

12.古人把从黄昏到第二天拂晓分为 更。其中"三更"大致相当于地支纪时法的 时,也就是现在的

时到 时。

13.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指的是 、、、、五种物质。

14.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 "三省六部制", "六部"是指: 部、部、部、部、部、部,各部的长官均为 。 "六部"中主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的是 。

15.古代授官叫 、,降官贬官叫 、。

16.汉代郡的长官称 ,隋唐州的长官称 ,宋代州的长官称 ,明代府的长官称 。

17.古代中国曾分置九州,居于九州之首的是 州," "是今河北省的简称。

18.按东、西、南、北、中的顺序,写出"五岳"的名称: 、、、、。

19."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一句中的"白下"指的是: 。

20.河南省的洛阳位于洛河之 ,湖北省的汉阳位于汉水之 ,陕西省的华阴位于 之北。

21.成语"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 、、。

22.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人物依次是: 、、。

23.我国古代礼仪,宴席的四面座位,以 为最尊,其次是 ,再次是 ,最下位是 。

24.我国古代造字有"六书"之说,"六书"是指 、、、、、。

25.古代有"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的说法,句中的"四库"指的是 、、、。

26.古代的节日大多伴有一些民俗活动,如元宵节 ,清明节 ,重阳节 。

27.旧时文人的四大雅趣是 、、、。

28."岁寒三友"指的是 、、。

29.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 、、、、。

30."入则孝,出则悌。""孝"指善事 ,"悌"指善事 。

31.我国古代的十大古曲是: 、、、

、、、、、、

古代文化常识测验题参考答案

1.官职 谥号 号 2.令尊 家慈 3.冠礼 笄礼 字 4.141 5.伯仲叔季

伯 季 6.堂房亲属 已去世 7.王公年次记年法 帝王年号记年法 干支记

年法 年号干支合用记年法 8.朔 望 晦 9.五 七 10.立春 雨水 惊蜇

春风 11.庚辰 龙 12.五 子 前天晚上11点 第二天凌晨1点 13.金 木

水 火 土 14.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尚书 吏部 15.拜 除 谪 左迁

16.太守 刺史 知州 知府 17.冀 冀 18.泰山 华山 衡山 恒山 嵩山

19.南京 20.北 北 华山 21.儒教 佛教 道教 22.盘古 女娲 精卫 23.

坐西朝东 坐北朝南 坐南朝北 坐东朝西 24.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5.经 史 子 集 26.观灯 踏青扫墓 登高赏菊 27.琴棋书画 28.松

竹梅 29.宫 商 角 徵 羽 30.父母 兄长 31.高山流水 广陵散 平沙落雁 梅花三弄 十面埋伏 夕阳箫鼓 渔樵问答 胡茄十八拍 汉宫秋月 阳春白雪

2.三省六部制的发展,要简洁全面,,求考题答案

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创立其中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包括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 北宋前期除刑部尚保留审覆天下大辟案的职权外,三省六部的主要职权都已转移至其他机构,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不复置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与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至此,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彻底废止。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此后,历朝基本上沿用这种制度。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6分)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1)运作:先由中书省草拟政令,然后交门下省审核,再交尚书省具体的某一部去执行。

(3分)意义: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避免决策失误;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分)(2)君主专制。

(2分)(3)乾隆帝权力至高无上,而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法律)的制约;(2分)(4)观点理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3分)(5)政治制度文明与否关系到国家的盛衰,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2分)(或者君主专制、个人独裁不利于国家的治理和社会发展或民主取代专制是历史的进步)。

4.谁给一些关于唐朝的历史知识的题目,包括答案一起给我,

●真切感悟——高考试题演练 1.通过农民战争建立的新王朝是【】 ①西汉 ②西晋 ③隋朝 ④唐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门第限制 B.削弱了皇权C.有利于选拔人才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3.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抑制作用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4.府兵制创立于【】 A.西魏 B.北周 C.隋朝 D.唐朝 5.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唐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规定的是【】 A.成年男子每人可以分到一定数量的土地 B.按土地和财产多少交纳地租 C.成年男子每年除交纳定量的谷物外,还要交纳定量的绢或布 D.成年男子可以纳绢代役 6.唐安史之乱后,由于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建议实行两税法的是【】 A.杜如晦 B.杨炎 C.牛僧孺 D.李德裕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摇……禁浮巧;省功费、力役……” ——据《新唐书》 材料二 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则天修《姓氏录》,以帝、后族及三公等高官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列入上等士流),缙绅(指世家大族)——据《新唐书》 材料三 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委政狱吏,剪除宗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旧唐书》 材料四 武则天大开科举,唐人称她“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据《陆宣公翰苑集》 回答: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10分) 8.史称:“得人者昌”,“失贤者亡”.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13分) 9.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10分) ①这两种看法是否互相矛盾,为什么? ②请就科举制度从隋唐的产生到明清以后衰落的历史,谈谈你对其作用的评价. 10. “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 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11.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陈子昂 B.盂浩然 C.杜甫 D.杜牧 12.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 13.唐初规定:“凡水、旱、虫、霜灾害,……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该项规定出自 A.均田制 B.屯田制 C.租庸调制 D.地丁银制 ●模拟考场——考点能力检测 一、选择题 1.唐太宗的政绩中,最受后人称道的是() A.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B.革新政治、完善制度C.轻摇薄赋、劝课农桑 D.戒奢从简,力倡节约 2.唐太宗曾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中可看出唐太宗() ①认识到隋亡于“水”②认识到君和民是舟与水的关系③及时制定防止“覆舟”的政策④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史学界之所以肯定武则天,最主要的原因是() A.她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唐高宗处理政事 C.她能重用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4.下列哪一项内容与武则天有关() A.改革兵制,将府兵制改为募兵制B.破格用人,创立自荐求官制度 C.戒奢从简,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宝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和禁建新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曾关注过的问题是() A.轻摇薄赋 B.重用人才 C.减轻刑罚 D.善于纳谏 6.下列活动与唐玄宗有关的是() ①精简官吏、定期考核②限制佛教、裁汰僧尼③将府兵制改为募兵制④发展科举,设集贤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 D.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 8.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门第限制 B.削弱了皇权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9.唐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所发挥的作用,客观上最能体现战国时期儒家“仁政”主张的是() A.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B.租庸调制、科举制 C.均田制、科举制 D.租庸调制、均田制 10.对唐朝后期推行的两税法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在均田制破坏的情况下实行() B.改变以往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C.以征收土地税为主 D.改过去征收实物为征收银两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5.求十道高考历史原题 附上参考答案最好有解析(一道10分)

1.古代史 (清)陶煦在《租核•推原》中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 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导致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D) A.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推行 B.宗法、乡土观念的影响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D.社会地产财富主流意识 2. 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

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左倾错误的表现有(A) A把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

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3.“吾国乡民与女子,其迷信神鬼者,尤笃于市民与男子。

故其结果也,乡民之进化,常后于市民,女子之开通,亦迟于男子。”(《时报》1905年2月12日)从以上材料可以提取的信息是(D) A.晚清习俗变化的程度有限 B. 晚清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陋习没有变化 C.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变化影响有限 D.一些新闻媒体受政府控制,误导民众 4.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

这主要是由于 (B ) 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5.(2014·武汉调研)1930年,巴黎《每日新闻报》发表社论,如果“美国佬们”通过“斯姆特—霍利法案”,设立关税障碍,“那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进行报复,而这就意味着战争”。这篇社论主要反映了 (B ) A.法国反对罗斯福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立场 B.法国反对胡佛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立场 C.贸易自由化加剧了世界贸易的紧张局势 D.法国与美国加紧争夺国际市场 6.下列选项与罗斯福新政相吻合的思想主张是 ( B) A.“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发展的条件” B.“我们(政府)所寻求的只是我们经济制度的平衡” C.“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是最可怕的事情” D.“只要大企业得到繁荣,失业者最终也会得到好处” 7.(2014·南通海门一诊)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50%左右。

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苏联这样做的目的是( C) A.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渡过经济危机 B.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经济实力 D.实现工业化,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8.(2014·扬州高三期中)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

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与此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A.当时的时代,苏联面临帝国主义威胁,经济文化落后 B.付出的代价包括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面临“冷战”威胁,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主持的民主化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9.(2013·南京盐城一模)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

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516个。

这一措施 (B ) A.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要内容 B.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 C.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拉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 10.(2014·南通海门一诊)罗斯福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我准备在宪法所赋予我的职责范围内,提出在一个危难的世界中,一个危难的民族所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是我在宪法权限之内力求迅速实施的。”

“这些措施”指的是 (C ) ①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②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 ③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④推行以工代赈 A.①②③B.①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