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求:养火鸡知识
】:正 火鸡又叫“吐绶鸡”、“七面鸡”,属于肉用型家禽。其头部有发达的肉瘤,颜色会由红到紫发生变化。火鸡的胸部宽而突出,背后长而宽阔,胸部和腿部的肌肉发达。公火鸡胸部有一束毛,尾羽发达,可以展开成扇形,母火鸡胸部没有羽毛束。公、母火鸡间体重差异大,成年公火鸡可达15~30公斤,母火鸡仅9公斤,年产蛋
【作者单位】:
【关键词】: 火鸡 胸部 饲养 肉用型 产蛋 粗蛋白质 羽毛 蛋白质饲料 颜色 肉瘤
【DOI】:CNKI:SUN:YNKJ.0.1987-06-017
【正文快照】:
火鸡又叫“吐缓鸡”、“七面鸡”,属于肉用型家禽。其头部有发达的肉瘤,颜色会由红到紫发生变化。火鸡的胸部宽而突出,背后长而宽阔,胸部和腿部的肌肉发达。公火鸡胸部有一束毛,尾羽发达,可以展开成扇形,马火鸡胸部没有羽毛束。公、母火鸡间体重差异大,成年公火鸡可达15、30
2.求:养火鸡知识】:正 火鸡又叫“吐绶鸡”、“七面鸡”,属于肉用型家禽。其头部有发达的肉瘤,颜色会由红到紫发生变化。火鸡的胸部宽而突出,背后长而宽阔,胸部和腿部的肌肉发达。公火鸡胸部有一束毛,尾羽发达,可以展开成扇形,母火鸡胸部没有羽毛束。公、母火鸡间体重差异大,成年公火鸡可达15~30公斤,母火鸡仅9公斤,年产蛋
【作者单位】:
【关键词】: 火鸡 胸部 饲养 肉用型 产蛋 粗蛋白质 羽毛 蛋白质饲料 颜色 肉瘤
【DOI】:CNKI:SUN:YNKJ.0.1987-06-017
【正文快照】:
火鸡又叫“吐缓鸡”、“七面鸡”,属于肉用型家禽。其头部有发达的肉瘤,颜色会由红到紫发生变化。火鸡的胸部宽而突出,背后长而宽阔,胸部和腿部的肌肉发达。公火鸡胸部有一束毛,尾羽发达,可以展开成扇形,马火鸡胸部没有羽毛束。公、母火鸡间体重差异大,成年公火鸡可达15、30
3.火鸡养殖技术及相关知识火鸡无论平养,笼养,网养,成群放牧饲养均可,其饲养场地应选择地势高,向阳,平坦,通风,四周环境干燥的地方最佳,或其他禽舍上风口建火鸡舍。
种火鸡整个生产发育大致分三个阶段:(一)育雏期饲养(0-8周龄)(1)温度:育雏室内温度第一周维持在34度,以后每周约降一度,降到18-21度为止。如果偏高,雏鸡饮水多,拉稀粪,张口,喘息,如果偏低,雏鸡挤靠热源起垛,常发生尖叫声。
以散布均匀为适宜温度。 (2)湿度:一般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5%-65%,如果偏低 ,雏鸡体内剩余的卵黄吸收不良,饮水过多易发生下痢,毛生长慢,无光泽,脚趾干瘪。
如果偏高,雏鸡毛污秽,凌乱,食欲差,垫料湿,易患疾病。 (3)通风:一般为了保温而忽视通风,或者周围塑料布使空气中氧气不足,而氧化碳高,长期缺乏新鲜空气,造成雏鸡衰弱多病,重者二氧化碳中毒,舍内换气不良时,雏鸡表现为精神不安,行动不活泼,羽毛污秽凌乱,食欲不振,发育不良,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4)光照:阳光对雏鸡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它能增进雏鸡的食欲,促进新陈代谢,维持骨骼正常发育,提高生命力。出壳头三天视力弱,为了保证采食和饮水,一般采用昼夜24小时光照,也可采用23小时连续光照,一小时黑暗的办法。
每日23-24小时,每15平方米鸡舍第一周龄内用40瓦灯泡一个,第二周龄换为25瓦灯泡一个。 光照应遵循如下原则:是采用弱光避免强光,以防发生恶癖,二是光照只能减少不能增加,小母鸡性成熟过早,提前产蛋,三是补光照不能时长时短,造成刺激紊乱,失去光照作用。
(5)密度:饲养密度关系到雏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如果密度小,效果好但不经济。如果密度大鸡群拥挤采食不够,因而雏鸡生长慢,群体发育不够整齐,易感染疾病,和发生啄癖,死亡率高,地面平养1-6周,每平方米20只左右。
火鸡喜食洋葱,韭菜,蒜等青绿饲料,应将切碎,并拌在混合饲料中,既可促进食欲,满足火鸡食草习性,还能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一周之后正常喂点黄沙。另外每天要定时供水,满足火鸡饮水。
(二)育成期饲养(9-28)周龄 根据火鸡生长发育和高产的特点要求,育成期又可分为火鸡促进生长阶段(9-18)周龄和限制生长阶段(19-28)周龄,这两个周龄成活率较高,管理可以粗放型,一般应转入地面,塑垫平养。 (1)饲养:育成期的火鸡,活泼好动,生长较快,应大幅度降低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4只,有运动场的鸡舍,可适当加大饲养密度。
每天喂3-4次,按饲料量1-2%加喂沙砾,以帮助胃消化食物,同时每天放到舍外活动一次,时间1-2小时。放牧让火鸡自由采食青草,虫类以加强活动,节约饲料,限制生长期阶段,每天要人为地驱感4-5次,加大运动量。
(2)饲料:促进生长阶段,要适当提高营养比例。以防止争食,可增加食槽。
限制生长阶段,要适当减少营养比例。 (3)光照:促进生长阶段,包括白天自然光,每天光照14-16小时,早晚补充光照度为15-20勒克司。
进入限制生长阶段,光照要有所控制,公鸡每天要光照12小时,火鸡对光照刺激较为敏感,每天只能光照6-8小时,因此,公母鸡分开饲养较好。 4)初选:在16-28周龄时要对育成火鸡进行初选,把那些生长发育良好,健康活泼,附和本品种特点的火鸡挑选出来作为公种火鸡继续饲养,其余作为商品肉用火鸡饲养,对公火鸡最好进行阉割育肥后再上市。
(三)产蛋期间饲养(28-57)周龄 后备种火鸡饲养到28周龄,生殖器官已经发育成熟,从28-30周龄开始产蛋,到54-57周龄产蛋结束,此期间均为产蛋期。 (1)准备:火鸡进入产蛋期前要对产蛋彻底清理消毒,安装好水槽,食槽,砂盘,栖架,产蛋箱,防抱窝与补光设施。
(2)产蛋箱制作:一般宽为35-40厘米,高50-55厘米,深50-55厘米,本着以利透光,通风,捡蛋,防抱窝。每4-5只火鸡作一个产蛋箱。
一、品种的选择 1、青铜火鸡 年产蛋60枚左右,蛋重80克,母火鸡体重8千克,公火鸡16千克。 2、尼古拉火鸡 成年公鸡最大体重25千克,母火鸡12千克左右,年产蛋60~80枚,平均蛋重 85克,羽毛纯白色,料肉比2.7:1. 3、贝蒂纳火鸡 这种火鸡耐粗饲、增重快、饲料报酬高,抗病力强,年产:蛋90~120枚。
公火鸡体重为10千克左右,母火鸡5千克左右。 二、鸡舍建造 1、选址条件 火鸡场选址小规模生产和家庭饲养, 可因地制宜,而大规模生产火鸡选址就十分重要,按生产量制定用地计划,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座北向南的地方建场。
2、建筑布局 火鸡场的建筑布局,主要分为管理人员的生活区、种鸡场、孵化场,商品鸡生产基地和火鸡深加工厂,各厂区四周设置绿化带,凡进场人员、车量需严格消毒(火鸡深加厂需间隔500米,其它各厂间隔50米)。 三、饲养管理 1、火鸡引种应注意的事项火鸡来自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而且无鸡白痢、新城疫、禽流感、支原体和白血病的种火鸡场,或由该类场提供种蛋生产的经营产地检疫的健康火鸡。
2、牧草配套 种植的牧草有黑麦草、菊巨、聚合草、鲁梅克斯等等都是喂火鸡的好饲料。喂时要保持新鲜、清洁防止霉烂变质,。
4.养火鸡注意什么火鸡养殖要注意的:
一、建舍:
火鸡无论平养,笼养,网养,成群放牧饲养均可,其饲养场地应选择地势高,向阳,平坦,通风,四周环境干燥的地方最佳,或其他禽舍上风口建火鸡舍。
二、温度:
育雏室内温度第一周维持在34度,以后每周约降一度,降到18-21度为止。如果偏高,雏鸡饮水多,拉稀粪,张口,喘息,如果偏低,雏鸡挤靠热源起垛,常发生尖叫声。以散布均匀为适宜温度。
三、湿度:
一般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5%-65%,如果偏低 ,雏鸡体内剩余的卵黄吸收不良,饮水过多易发生下痢,毛生长慢,无光泽,脚趾干瘪。如果偏高,雏鸡毛污秽,凌乱,食欲差,垫料湿,易患疾病。
四、通风:
一般为了保温而忽视通风,或者周围塑料布使空气中氧气不足,而氧化碳高,长期缺乏新鲜空气,造成雏鸡衰弱多病,重者二氧化碳中毒,舍内换气不良时,雏鸡表现为精神不安,行动不活泼,羽毛污秽凌乱,食欲不振,发育不良,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五、光照:
阳光对雏鸡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它能增进雏鸡的食欲,促进新陈代谢,维持骨骼正常发育,提高生命力。出壳头三天视力弱,为了保证采食和饮水,一般采用昼夜24小时光照,也可采用23小时连续光照,一小时黑暗的办法。每日23-24小时,每15平方米鸡舍第一周龄内用40瓦灯泡一个,第二周龄换为25瓦灯泡一个。
5.火鸡如何饲养种火鸡的饲养一种是舍饲,一种是放牧加补饲。
舍饲一般采用地面垫料平养,每平方米饲养密度,大型火鸡3只,中型火鸡3.5只,小型火鸡4只。有放牧条件的地方可放牧饲养,让火鸡在阳光下自由采食青草和虫类,再补喂一部分精料。
种火鸡生长阶段可采用14小时连续光照,开放式鸡舍应充分利用自然光。待接近性成熟即限制生长阶段,公火鸡光照 一般连续12小时即可,母火鸡6—8小时就可满足要求。
限制生长阶段的限饲方法,主要是限制营养水平和饲喂量并强化运动,以减少体内脂肪沉积,增强体质,提高种用价值。种火鸡产蛋入产蛋舍前,应对产蛋舍彻底清理消毒,安装好水槽、食槽、产蛋箱、防抱窝设施和灯泡等,铺上清洁干净的垫草。
产蛋箱可用木条或竹片制做,除度部封闭外,周围各部木条间距在不跑出火鸡的情况下越大越好,以便接受灯光,防止抱窝,也便于捡蛋和通风。在产蛋箱门前挂挡网,傍晚放下不让火鸡进入,清晨掀起让母火鸡进入产蛋。
在火鸡产蛋舍一头设一隔单间,单间内围成4个栏围,其内要求光照时间长,强度大。抱窝母火鸡每天倒圈1次,甚至醒抱为止。
6.如何饲养火鸡(一)营养需要 同其他畜禽一样,火鸡的营养需要也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五大类。不同品种,不同生理阶段的火鸡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差异很大。为了提高火鸡生产效益,控制营养物质的供给很有必要。比如肉用火鸡必须高能量催肥上市,后备母火鸡则要限制过肥,以免影响产蛋。
1.雏火鸡的营养需要 雏火鸡消化功能尚不健全,生长发育又特别迅速。因此,要供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一般0—4周龄,每千克饲料代谢能应达到11.72兆焦,粗蛋白质28%,粗纤维3%—4%。5—8周龄,每千克饲料代谢能12.13兆焦,粗蛋白质26%,粗纤维4%—5%。
2.生长火鸡的营养需要 生长阶段的火鸡,采食量很大,增重很快。这一阶段每千克饲料代谢能应为12.55—13.39兆焦,粗蛋白质22%—16%,粗纤维4%—8%。
3.限制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 为了使火鸡在产蛋期间发挥最佳生产性能,保持种用价值,应喂给低能量、低蛋白、高纤维的饲料。代谢能12.97—12.13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2%—15%,粗纤维6%—10%。
4.种母火鸡的营养需要 为维持母火鸡良好的体况和最佳产蛋性能,必须提供平衡的营养成分。营养水平低,火鸡体况变差,产蛋减少。营养水平过高,可能短时间内产蛋会有所增加,但数周后,母火鸡因肥胖或其他代谢障碍也会出现产蛋下降。一般的标准为,代谢能11.72—12.13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4%—15%,粗纤维5%左右。另外,应特别注意钙、磷的平衡问题,否则会造成蛋壳质量问题。一般标准为钙含量2.5%左右,有效磷0.7%左右。
5.种公火鸡的营养需要 一般种公火鸡饲料,其代谢能11.72—12.13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6%,粗纤维6%左右。钙1.5%,磷0.8%。
6.火鸡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 维生素可以简单的定义为维持生命活动的要素。尽管火鸡对维生素的要求量很少,但任何一种维生素缺乏都会影响火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甚至直接造成疾病的发生。维生素A能促进火鸡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和繁殖能力,缺乏时,火鸡易患眼病和呼吸道疾病。维生素B族缺乏,造成雏火鸡生长发育不良,腿不能直立,趾弯曲变形。种火鸡缺乏维生素B族,则种蛋孵化中期死胚胎增多。维生素D与体内钙、磷及锰的代谢有关,缺乏维生素D,雏火鸡出现软脚、瘫痪,种火鸡蛋壳质量下降,也有瘫痪发生。维生素E与生殖有关,充足的维生素E能保证种蛋有较高的孵化率,又能弥补饲料硒的不足。火鸡在繁殖期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高于其他家禽。
火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也离不开矿物质元素。矿物质元素主要指钙、磷、氯、钠、钾、镁、铁、锰、锌、铜、硫、钴、硒等。矿物质元素的生理功能包括组成骨骼、蛋壳、羽毛等复杂的物质。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参与生殖等生理活动。如果火鸡不能摄入足够的矿物质元素,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出现疾病,甚至死亡。因此,饲养火鸡,特别是规模化舍饲火鸡必须按饲养标准添加各种矿物质,以达到最佳的饲养效果。火鸡对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的需求见表6—1。
表6-1 火鸡对维生素、亚油酸和矿物质的需要量
(二)饲料配方 火鸡的饲喂方法有放牧加干饲料、鲜牧草加干饲料、草粉加干饲料和完全干饲料几种。无论是放牧还是舍饲投喂牧草,在促进火鸡增重,提高生产能力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劳动量较大、场地限制等缺陷,不适宜现代化火鸡生产。目前,饲喂方法主要是使用全价饲料。组成全价饲料的原料有玉米、大麦、小麦、碎米、豆饼,鱼粉、苜蓿粉、麸皮、石粉、维生素、矿物质等。
设计饲料配方必须考虑以下原则:当地饲料资源和价格,尽可能选用质优价廉的原料,以降低成本。不同品种的火鸡或同一品种不同生理阶段的火鸡,其饲料配方都有差别,在使用中也要注意适当调整,以缓解气候、疾病和其他应激带来的影响。饲料配方变化时,要逐渐变动。饲料配方的设计可采用试差法、公式法、方形法、画线法和电子计算机法。无论什么方法,基本的原则就是通过调整各类饲料原料的含量,来满足火鸡的全部营养需要和平衡。需要能量较高的饲料时,,配方中就应提高谷物类的比例,需要高蛋白饲料,则提高鱼粉、豆饼等植物或动物性蛋白原料的比例。
7.火鸡应该怎么养火鸡又名吐绶鸡,原产于北美洲,人类驯化饲养它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火鸡肉瘦嫩、鲜美,是上乘佳肴。目前,火鸡已遍布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已大量饲养,从而成为人类肉食品的一个重要来源。
饲养火鸡,用工少,设备简单,耗料不多,成本低廉。农村饲养火鸡是一条本小利大的致富门路。
火鸡的外貌与鸡不同,它身躯高大,有的品种身高可达1米,胸与腿部的肌肉非常发达 。头和颈部几乎没有羽毛而秃裸着,头上有珊瑚状的皮瘤。
皮瘤颜色常发生变化,在安静时为赤色,激动时变为蓝白或紫色。羽毛颜色随品种而异。
成年公火鸡喙上有肉髯垂下或覆盖喙上,颈上及喙下珊瑚状皮瘤特别发达;羽毛闪闪有光,胸前有须毛束,尾羽发达,能展成扇形,如孔雀开屏;胫上有距。母发鸡头小,在额前有一肉冠,皮瘤小,个体也小于公火鸡,且胫上无距,尾羽不展开。
火鸡的品种很多,如尼古拉火鸡、贝蒂纳火鸡、青铜色火鸡等。青铜色火鸡由野生火鸡驯化而成。
在我国饲养约150年历史。其特点是适应性强,耐粗饲,适宜放牧,增重快,有较强的耐寒力和抗病力。
交配、产蛋、自行孵化能力较强。在我国,最适宜农村散养。
期饲养要点如下: 一、育雏 初生雏火鸡反应不灵敏、娇气、畏寒。料质宜佳,光线宜强,并需要格外小心护理。
4周龄以内,在垫草地面上的饲养密度应为20~25只/平方米。1~4日龄最好全日光照。
5日龄后可逐步递减到14小时光照。育雏室温,一周之内需保持在35~37℃之间。
之后,每周可下降1~2℃,直到脱温为止。幼雏日粮要求高蛋白、高能量。
育雏期的营养标准:代谢能2680大卡/千克,粗蛋白水平26%。参考配方如下:谷类饲料46%,豆饼38%、麸皮3.3%、鱼粉6.4%、槐叶粉3%、骨粉2%、碳酸钙1%、盐0.3%,适当添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雏火鸡喜辛辣味,饲料中可适当掺些葱叶、蒜叶、韭菜等青饲料,以助其消化,增进食欲;同时,对病菌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出壳后的第一天的幼雏最好在孵窝中度过。
第二天开食。应辅以引逗调教,并给予20℃左右的清洁饮水。
第一周每天喂食5~6次,白天4次,晚上1~2次。4周以后,可改为白天喂食4次,晚上不喂。
从育雏开始,可在育雏床(炕)角上放置几小堆沙粒,任其自由啄食。 二、育成 母火鸡8周龄,公火鸡10周龄后,开始进入育成期。
经过育雏期,火鸡的体质及抗病能力产已较强,一般的温差变化对它们已威胁不大。为了满足其迅速长肉的需要,日粮可多投喂些碳水化合物,以保持高能量。
蛋白质水平一般可保持在15%~18%。在饲料中还掺入一些菜类和豆类植物。
农户散养,可以放牧为主。放牧前应事先选择好路线。
放牧中要防止鸡群曝晒和被雨淋浇。收牧后,应补饲一些精饲料,如糠麸、谷粒、切碎的红薯等。
商品火鸡饲养到8~9个月,公火鸡体重达9千克左右,母火鸡体重达5千克左右即可出售。 三、产蛋和孵化阶段的饲养 母火鸡长到7月龄。
公火鸡长到9月龄即达性成熟。母火鸡从34周龄开始进入第一个产蛋周期。
每产10~15枚左右即自行孵化。母火鸡的抱窝性极强,对产蛋影响很大。
为了使其多产蛋,可采取强制醒抱法,如站牢、单独圈养、裹胁放牧等,由于消除了抱窝的客观条件,可大大缩短母火鸡的醒抱时间。产蛋期间最好投喂全价配合饲料。
对公火鸡还应给予特殊照顾、饲养,以提高受精率。从第69周龄开始,母火鸡陆续进入第二个产蛋周期。
之后,产蛋、受精能力显著下降,应予以淘汰。每个产蛋周期约20~22周。
两个产蛋周期之间有15周左右的换羽期。在孵化期要特别注意保持孵化室的清洁、安宁和湿度。
孵化环境的好坏,对孵化率起着至关重大的作用。在孵化过程中,还要严防鼠害和强烈震动。
火鸡自然配种,公母 比例可按1:4或1:5组合。 四、注意事项 我国家村散养的火鸡,多为自养、自繁,近亲交配多。
因此,在有些地区的品种已显著退化。退化后的火鸡表现为个体小,生长慢,产蛋少,产肉率低等劣质性状。
避免的办法是,户与户、村与村、县与县之间,用1~2年的公火鸡互相串换使用。还可以从外地引进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提纯复壮。
火鸡有较强的群居性,怕潮湿、温顺、胆小、极易受惊。情况的突然变化和粗暴举动,都会引起火鸡群的骚动、惊恐扬头、鸣叫不止。
在放牧及喂饮时应尽量保持环境的常态,以免影响鸡群的采食。 母火鸡在抱窝后,体质虚弱,可单独饲喂几天,以利体质早日恢复。
若放入牧群,易受其它母火鸡的追逐、啄咬,放牧人员应予以照顾。 农村散养火鸡,鸡舍最好建在地势较高的向阳处,鸡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
食槽饮水用具应定期消毒,垫草要勤换。粪便要及时清除。
火鸡常见疾病有鸡新城疫、白痢、呼吸道病、软骨病、消化不良、感冒、禽霍乱、火鸡痘、蛔虫病,维生素缺乏症等,饲养火鸡户,平时家里应购置一些痢特灵、土霉素、链霉素、六神丸等备用。雏火鸡7日龄时,应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
30日龄时,应用新城疫Ⅰ系疫苗滴鼻或肌肉注射。60日龄时,应进行第三次新城疫Ⅰ系疫苗肌肉注射,以预防疫病流行 。
8.养殖火鸡要注意那些问题火鸡特点: 1)它具有生长快,耐粗饲(可采食30%-40%的青草)饲料报酬高,饲肉比2.5-2.7:1。
2)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可在平原,山区,半山区,进行舍养或放牧饲养,房舍及设备用具简单,既可集约化饲养,又可庭院放养。 3)肉质好,脂肪少,瘦肉率高,胆固醇含量最低,蛋白质高,是畜禽中生产蛋白质的佼佼者。
4)饲养火鸡投资少,见效快,覆盖广,效益高,房舍及设备用具简单,基建投资少,对鸡舍条件和管理水平要求不高,因为它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食性广泛,耐粗饲,有采食草,昆虫等特点,用工不多,既能利用闲散劳力,又能充分利用农作物秸杆,树叶,杂草,瓜果,菜类,变草养资源优势为商品经济优势,是我国新兴的一个草食节粮型的特种养殖业。 尼古拉成年公火鸡体重22-25公斤,母火鸡11-12公斤,商品肉火鸡,16-20周上市,平均体重12公斤,酮体屠宰率达85%以上,而肉鸡约70%,猪64%,牛羊仅54%,从可食肉与活重之比来说火鸡也是最高的,所以欧美一些国家用火鸡肉来代替牛羊肉和猪肉的生产。
目前我国火鸡的饲养量少,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大部分依赖进口,我国火鸡养殖已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 母火鸡28-30岁龄,开始产单,蛋期22-28周,一般产蛋100枚,蛋重90-95克,种蛋受精率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5%以上。
火鸡的饲养管理 火鸡无论平养,笼养,网养,成群放牧饲养均可,其饲养场地应选择地势高,向阳,平坦,通风,四周环境干燥的地方最佳,或其他禽舍上风口建火鸡舍。 种火鸡整个生产发育大致分三个阶段: (一)育雏期饲养(0-8周龄) 1)温度:育雏室内温度第一周维持在34度,以后每周约降一度,降到18-21度为止。
如果偏高,雏鸡饮水多,拉稀粪,张口,喘息,如果偏低,雏鸡挤靠热源起垛,常发生尖叫声。以散布均匀为适宜温度。
2)湿度:一般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5%-65%,如果偏低 ,雏鸡体内剩余的卵黄吸收不良,饮水过多易发生下痢,毛生长慢,无光泽,脚趾干瘪。如果偏高,雏鸡毛污秽,凌乱,食欲差,垫料湿,易患疾病。
3)通风:一般为了保温而忽视通风,或者周围塑料布使空气中氧气不足,而氧化碳高,长期缺乏新鲜空气,造成雏鸡衰弱多病,重者二氧化碳中毒,舍内换气不良时,雏鸡表现为精神不安,行动不活泼,羽毛污秽凌乱,食欲不振,发育不良,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4)光照:阳光对雏鸡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它能增进雏鸡的食欲,促进新陈代谢,维持骨骼正常发育,提高生命力。
出壳头三天视力弱,为了保证采食和饮水,一般采用昼夜24小时光照,也可采用23小时连续光照,一小时黑暗的办法。每日23-24小时,每15平方米鸡舍第一周龄内用40瓦灯泡一个,第二周龄换为25瓦灯泡一个。
光照应遵循如下原则:是采用弱光避免强光,以防发生恶癖,二是光照只能减少不能增加,小母鸡性成熟过早,提前产蛋,三是补光照不能时长时短,造成刺激紊乱,失去光照作用。 5)密度:饲养密度关系到雏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如果密度小,效果好但不经济。
如果密度大鸡群拥挤采食不够,因而雏鸡生长慢,群体发育不够整齐,易感染疾病,和发生啄癖,死亡率高,地面平养1-6周,每平方米20只左右。火鸡喜食洋葱,韭菜,蒜等青绿饲料,应将切碎,并拌在混合饲料中,既可促进食欲,满足火鸡食草习性,还能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一周之后正常喂点黄沙。
另外每天要定时供水,满足火鸡饮水。 育成期饲养(9-28)周龄 根据火鸡生长发育和高产的特点要求,育成期又可分为火鸡促进生长阶段(9-18)周龄和限制生长阶段(19-28)周龄,这两个周龄成活率较高,管理可以粗放型,一般应转入地面,塑垫平养。
1)饲养:育成期的火鸡,活泼好动,生长较快,应大幅度降低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4只,有运动场的鸡舍,可适当加大饲养密度。每天喂3-4次,按饲料量1-2%加喂沙砾,以帮助胃消化食物,同时每天放到舍外活动一次,时间1-2小时。
放牧让火鸡自由采食青草,虫类以加强活动,节约饲料,限制生长期阶段,每天要人为地驱感4-5次,加大运动量。 2)饲料:促进生长阶段,要适当提高营养比例。
以防止争食,可增加食槽。限制生长阶段,要适当减少营养比例。
3)光照:促进生长阶段,包括白天自然光,每天光照14-16小时,早晚补充光照度为15-20勒克司。进入限制生长阶段,光照要有所控制,公鸡每天要光照12小时,火鸡对光照刺激较为敏感,每天只能光照6-8小时,因此,公母鸡分开饲养较好。
4)初选:在16-28周龄时要对育成火鸡进行初选,把那些生长发育良好,健康活泼,附和本品种特点的火鸡挑选出来作为公种火鸡继续饲养,其余作为商品肉用火鸡饲养,对公火鸡最好进行阉割育肥后再上市。 (三)产蛋期间饲养(28-57)周龄 后备种火鸡饲养到28周龄,生殖器官已经发育成熟,从28-30周龄开始产蛋,到54-57周龄产蛋结束,此期间均为产蛋期。
1)准备:火鸡进入产蛋期前要对产蛋彻底清理消毒,安装好水槽,食槽,砂盘,栖架,产蛋箱,防抱窝与补光设施。 2)产蛋箱制作:一般宽为35-40厘米,高50-55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