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星座 > 新闻正文

电导仪怎么用

电导仪怎么用


1.电导仪怎么用呢

1、未开电源开关前,观察表针是否指零,可调正表头上的螺丝,使表针指零。

2、将校正测量开关扳在“校正”位置。

3、插接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并预热数分钟(待指针完全稳定下来为止)调节“调正”调节器使电表指示满度。

4、当使用(1)-(8)量程来测量电导率低于300μS•cm-1的液体时,选用“低周”,这时将高/低周开关扳向低周即可。当使用(9)-(10)量程来测量电导率在300μS•cm-1至105μS•cm-1范围里的液体时,则将扳向“高周”。

5、将量程选择开关扳到所需要的测量范围,如预先不知被测溶液电导率大小,应先把其扳到最大电导率测量档,然后逐渐下降,以防表针打弯。

6、电极的使用:使用时用电极夹夹紧电极的胶木帽,并把电极夹固定在电极杆上。

(1)当被测溶液的电导率低于0.3μS•cm-1,使用DJS-0.1型电极,这时应把“电极常数补偿调节器”调节在所配套电极常数的10倍位置上:例如,配套电极常数为0.090,则应把其调节到0.90位置上。

(2)当被测溶液的电导率低于10μS•cm-1,使用DJS-0.1型电极,这时应把“电极常数补偿调节器”调节在所配套电极常数相对应位置上:例如,配套电极常数为0.95,则应把其调节到0.95位置上,又若配套电极常数为1.1,则应调节在1.1位置上。

7、将电极插头插入电极插口内,旋紧插口上的紧固螺丝,再将电极綅入待测溶液中。

8、接着校正[当用(1)-(8)量程测量时,校正时扳到低周,当用(9)-(12)量程测量时,则校正扳到高周,扳到“校正”,调节校正调节器,使指示在满度。

9、当用(0-0.1)或(0-0.3)μS•cm-1这两档测量高纯水时,先把电极引线插入电极插孔,在电极未綅入溶液前,调节电容补偿调节器使电表指示为最小值(此最小值即电极铂片间的漏电阻,由于此漏电阻的存在,使得调电容补偿调节器时电表指针不能达到零点)。然后开始测量。

2.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电导

1 原理

大气降水的电阻随温度和溶解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当电导电极(通常为铂电极或铂黑电极)插入溶液中,可测出两电极间的电阻R,根据欧姆定律,温度压力一定时,电阻与电极的间距L(cm)成正比,与电极截面积A(cm2)成反比。即: 由于电极的L和A是固定不变的,即是一常数,称电导池常数,以Q表示。其比例常数P叫电阻率,P的倒数为电导率,以K表示。

K=Q/R ………………………………………(2)

式中:Q——电导池常数,cm-1;

R——电阻,Ω, K——电导率,μs/cm。

当已知电导池常数Q,并测出样品的电阻值R后,即可算出电导率。

2 试剂

2.1 水,其电导率小于1μs/cm。

2.2 标准氯化钾溶液:c(KCl)=0.0100mo1/L。称取0.7456g氯化钾(KC1,105℃烘2h),溶解于新煮沸的冷水中,于25℃定容到1000mL。此溶液在25℃时电导率为1 413μs/cm。

3 仪器

3.1 电导率仪:误差不超过1%。

3.2 温度计:能读至0.1℃。

3.3 恒温水浴:25±0.2℃。

4 步骤

4.1 电导池常数的测定

用0.0100mo1/L标准氯化钾溶液冲洗电导池三次。将此电导池注满标准溶液,放入恒温水浴恒温0.5h。测定溶液电阻RKCL。

用公式Q=KRKCl计算电导池常数。对0.0100mol/L氯化钾溶液,在25℃时K=1413μs/cm。

即:9=1413RKCl

用水冲洗电导池,再用降水样品冲洗数次后,测定样品的电阻Rs。同时记录样品温度。

5 分析结果的表述

5.1 计算

按式(3)计算样品的电导率K(当测试样品温度为25℃时)。

K=Q/Rs=1 413RKCl/Rs ……………………………………(3)

式中:RKCl——0.0100mol/L标准氯化钾电阻,Ω;

Rs——降水的电阻,Ω;

Q——电导池常数。

当测定降水样品温度不是25℃时,应按式(4)求出25℃的电导率。

式中:Ks——25℃时电导率,μs/cm;

Kt——测定时t温度下电导率,μs/cm;

α——各离子电导率平均温度系数,取值为0.022;

t——测定时溶液的温度,℃.

3.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电导率的使用方法1 原理大气降水的电阻随温度和溶解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电导是电阻的倒数。

当电导电极(通常为铂电极或铂黑电极)插入溶液中,可测出两电极间的电阻R,根据欧姆定律,温度压力一定时,电阻与电极的间距L(cm)成正比,与电极截面积A(cm2)成反比。即: 由于电极的L和A是固定不变的,即是一常数,称电导池常数,以Q表示。

其比例常数P叫电阻率,P的倒数为电导率,以K表示。K=Q/R ………………………………………(2)式中:Q——电导池常数,cm-1;R——电阻,Ω, K——电导率,μs/cm。

当已知电导池常数Q,并测出样品的电阻值R后,即可算出电导率。2 试剂2.1 水,其电导率小于1μs/cm。

2.2 标准氯化钾溶液:c(KCl)=0.0100mo1/L。称取0.7456g氯化钾(KC1,105℃烘2h),溶解于新煮沸的冷水中,于25℃定容到1000mL。

此溶液在25℃时电导率为1 413μs/cm。3 仪器3.1 电导率仪:误差不超过1%。

3.2 温度计:能读至0.1℃。3.3 恒温水浴:25±0.2℃。

4 步骤4.1 电导池常数的测定用0.0100mo1/L标准氯化钾溶液冲洗电导池三次。将此电导池注满标准溶液,放入恒温水浴恒温0.5h。

测定溶液电阻RKCL。用公式Q=KRKCl计算电导池常数。

对0.0100mol/L氯化钾溶液,在25℃时K=1413μs/cm。即:9=1413RKCl用水冲洗电导池,再用降水样品冲洗数次后,测定样品的电阻Rs。

同时记录样品温度。5 分析结果的表述5.1 计算按式(3)计算样品的电导率K(当测试样品温度为25℃时)。

K=Q/Rs=1 413RKCl/Rs ……………………………………(3)式中:RKCl——0.0100mol/L标准氯化钾电阻,Ω;Rs——降水的电阻,Ω;Q——电导池常数。当测定降水样品温度不是25℃时,应按式(4)求出25℃的电导率。

式中:Ks——25℃时电导率,μs/cm;Kt——测定时t温度下电导率,μs/cm;α——各离子电导率平均温度系数,取值为0.022;t——测定时溶液的温度,℃。.。

4.电导仪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电导仪的使用方法: 一、未开电源开关前,观察表针是否指零,可调正表头上的螺丝,使表针指零。

二、将校正测量开关扳在“校正”位置。 三、插接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并预热数分钟(待指针完全稳定下来为止)调节“调正”调节器使电表指示满度。

四、当使用(1)-(8)量程来测量电导率低于300μScm-1的液体时,选用“低周”,这时将高/低周开关扳向低周即可。 当使用(9)-(10)量程来测量电导率在300μScm-1至105μScm-1范围里的液体时,则将扳向“高周”。

五、将量程选择开关扳到所需要的测量范围,如预先不知被测溶液电导率大小,应先把其扳到最大电导率测量档,然后逐渐下降,以防表针打弯。 六、电极的使用:使用时用电极夹夹紧电极的胶木帽,并把电极夹固定在电极杆上。

(1)当被测溶液的电导率低于0。3μScm-1,使用DJS-0。

1型电极,这时应把“电极常数补偿调节器”调节在所配套电极常数的10倍位置上:例如,配套电极常数为0。 090,则应把其调节到0。

90位置上。 (2)当被测溶液的电导率低于10μScm-1,使用DJS-0。

1型电极,这时应把“电极常数补偿调节器”调节在所配套电极常数相对应位置上:例如,配套电极常数为0。95,则应把其调节到0。

95位置上,又若配套电极常数为1。 1,则应调节在1。

1位置上。 七、将电极插头插入电极插口内,旋紧插口上的紧固螺丝,再将电极綅入待测溶液中。

八、接着校正[当用(1)-(8)量程测量时,校正时扳到低周,当用(9)-(12)量程测量时,则校正扳到高周,扳到“校正”,调节校正调节器,使指示在满度。 九、当用(0-0。

1)或(0-0。3)μScm-1这两档测量高纯水时,先把电极引线插入电极插孔,在电极未綅入溶液前,调节电容补偿调节器使电表指示为最小值。

然后开始测量。

5.电导率的使用与认识

电导率是什么

电导率控制仪如笔型BCNSCAN10/20/30,便携式BEC520、BEC530、BEC531、BEC540,实验室台式BEC950、BEC110、BEC120、BEC307和在线式BEC200A、BEC200B、BEC200D、BEC200E、BEC200F、BEC210等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力、农业、医药、食品、科研和环保等领域。该仪器也是食品厂、饮用水厂办QS、HACCP认证

中的必备检验设备。

电导率:性质: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积的物体的电导。如该物体由均匀物质组成,这就是物质的电导率。其单位是S(siemens)/cm。物体的电导与它的形状和本质都有关系,故电导率反映了物质的本质特性。

物质的电导率因其结构和电导机制的不同,可以相差达几十个数量级(见表),故物质之为导体或非导体只是相对的概念。

体积电导率:性质:又称比体积电阻。边长为1cm的立方体的体积电阻,以表示。表征绝缘介质电性能的主要指标。它与材料结构、组成、杂质含量、环境温度和湿度等有关。对陶瓷介质材料希望其数值越高越好。表达式为体积电阻率ρν=RV·(S/L)(式中,RV为测得的试样电阻值;S为电极面积;L为试样厚度),单位为Ω·cm。电导率是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电导率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是将两块平行的极板,放到被测溶液中,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通常为正弦波电压),然后测量极板间流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电导率(G)--电阻(R)的倒数,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 电导率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S),原来被称为欧姆。

电导率是什么

因为电导池的几何形状影响电导率值,标准的测量中用单位电导率S/cm来表示,以补偿各种电极尺寸造成的差别。单位电导率(C)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率(G)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极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极板的面积。

电导率的测量通常是溶液的电导率测量。固体导体的电阻率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测量一般采用交流信号作用于电导池的两电极板,由测量到的电导池常数K和两电极板之间的电导G而求得电导率σ。电导率测量中最早采用的是交流电桥法,它直接测量到的是电导值。最常用的仪器设置有常数调节器、温度系数调节器和自动温度补偿器,在一次仪表部分由电导池和温度传感器组成,可以直接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

使用方法:

先将测量/校正旋钮转到校正的位置,然后根据你的电导电极上的参数调节常数旋钮到显示数值与你的电极参数一致,这时就不要再动常数旋钮了,将测量/校正旋钮转到测量的位置,然后就可以选择量程档位进行测量了

6.DDS

你可以参考下:实验室DDS-307-S型精密型电导率仪

适用领域:可广泛应用于火电、化工化肥、冶金、环保、制药、生化、食品和自来水等溶液中电导率值的连续监测。

DDS-307-S是一款改进型电导率仪,在市面上 DDS-307的基础上增加了温度自动补偿功能,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主要特点

双排数码管:分别显示电导率值和温度值。

微机化: 采用高性能CPU芯片、高精度AD转换技术和SMT贴片技术,完成多参数测量、温度补偿、量程自动转换,精度高,重复性好。

高可靠性:单板结构,触摸式按键,无开关旋钮和电位器。

自动转换测量频率:避免电极极化,提高测量精度。

25℃折算:温度补偿自动测量/手动输入。防水防侵蚀设计。

网络功能:RS232双向通讯,可配打印机或TLab1.0通讯与数据处理软件。

工业控制式看门狗:确保仪表不会死机

可测量高纯水:配电极常数0.01 cm-1的钛合金电极和密封测量池。自动提示测量终点。

技术指标

显示方式:双排数码管分别显示电导率和温度值

测量范围:

电极常数*(1~3000)μS/cm, 0~99.9℃

0.01~30μS/cm ; (配0.01电极);

0.1~300μS/cm ; (配0.1电极) ;

1.0~3000μS/cm ; (配1.0 电极) ;

10~30000μS/cm ; (配10.0电极);

注:宽范围:电极常数x (10~20000) μS/cm(订货指定)。

分辨率:0.001μS/cm 、0.1℃

电极常数:0.001~10 cm-1间由软件设定

温补范围:自动/手动0~99.9℃

温度系数:0~10% / ℃ (以25℃为基准)

精 度:±1.0%FS,± 0.3℃

通讯接口:RS232双向通讯接口

电 源:AC220V±22V ,50Hz±1Hz ,外置电源

工作条件:环境温度0~60℃ ,相对湿度≤90℅

掉电保存:>5年

尺寸、重量:202x202x68mm,1.0Kg

标准配置:DDS-307二次表一台,HT5电源一个,CP-1.0的电导电极一支,电极支架一套。

仪器的使用

1 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进入测量状态。

2 可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参数设置,设置方法如下:

按“电极常数”键仪表显示“电极常数”符号,表明进行电极常数设置,按“升、降”键设置到需要的电极常数,然后按“确认”键,仪器显示“测量”进入测量状态。

按“温度系数”键仪表显示“ 温度系数%”符号,表明进行溶液温度系数设置,按“升、降”键设置到需要的温度系数(一般溶液的温度系数为2.0%),然后按“确认”键,仪器显示“测量”进入测量状态,(出厂时仪器温度系数设置在2.0%)。

按“温度设置”键仪表“℃”符号闪烁,表明进行溶液温度设置,按“升、降”键设置到溶液的温度,然后按“确认”键,仪器显示“测量”进入测量状态。当配DJS-1T型带温度探头电极时,仪器自动进行温度测量,此时“温度设置”键不起作用。

3 仪器在测量状态下,将清洗过的电极浸入溶液中,此时显示数值即为被测溶液的电导率值。

注意事项

1 为确保测量精度,电极使用前应用小于0.5μS/cm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二次(铂黑电极干放一段时间后在使用前须在蒸馏水中浸泡一会儿),然后用被测试样冲洗三次方可测量。

2 电极插头座绝对防止受潮,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测量误差。

3 电极应定期进行常数标定。

4 测量电极是精密部件,不可分解,不可改变电极形状和尺寸,且不可用强酸、碱清洗,以免改变电极常数而影响仪表测量的准确性。

5 仪表应安置于干燥环境,避免因水滴溅射或受潮引起仪表漏电或测量误差。

6 在测量纯水或超纯水时为了避免测量值的漂移现象建议采用密封槽进行密封状态下的流动测量,如果采用烧杯取样测量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