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怎样使用色温表
光源色温一般是进行估计,但是为了曝光精确,光源色温与所用胶卷色温平衡适度,现在市场上也出售可测量光源色温的色温表。
普及型的色温表是由两个光敏元件和一具流-比计组成。它能分别将光源中红光成分和蓝光成分转换为电流,然后测出两者的比值,直接显示出光源的色温值。 步骤/方法 普及型色温表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首先要把表上的片类别指标扭指到所使用的类别胶片上,也就是使用日光型胶卷指到日光型符号上,使用灯光型胶卷指到灯光型符号上。这时色温指标也指在了胶卷的色温值上。测量时,在被摄体应置上,把乳白受光屏对准摄影主光源方向,这时白色指.便会指出色温的K值,并在滤镜标度上指出应加用的色温校正滤镜的号数。然后根据指数选用滤光镜,进行正确曝光。注意事项 普及型色温表只运用于日光光源和钨丝灯光源,所以在灯光光源不是-般钨丝灯时,不能用普及型色温表,而必须用多功能色温表。现在生产厂家生产的多功能色温表,可测量各种摄影光源的色温哦K值。市场上出售的各种色温表的使用方法大同小异,但为了测量精确,要按照说明书指标的方法和步骤使用。
2.色温是什么意思色温是可见光在摄影、录像、出版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的特征。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它直接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相联系。
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产生辐射最大强度的波长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扩展资料
色温的应用
1、胶片摄影术
胶片有的时候会夸大光线的颜色。比起白光下肉眼观测到的物体颜色,照片中物体的颜色可能会变得偏蓝或者偏桔红色。为了追求自然色彩印刷而进行的摄影中,色彩平衡需要被校对。
2、桌面出版
在桌面出版行业,对于一些颜色匹配软件,知道显示器色温是很重要的。在这些领域,色温被称作“白平衡”。摄像或摄影设备会自动测量色温,也给出几个常用情况下对应的的色温。在较专业的相机上也可以直接设置它。
3、生理时钟调节
较高的色温会让人有精神,而较低的色温则告诉人脑该睡觉了:白天时的蓝天白云色温是5000k起跳,而黄昏的色温不到3000k,月光色温是4100k,过去使用的火光色温也不到3000k,人类自然会这样的生理反应。
在白天时采用较高色温的光源照明,夜间照明则使用低色温光源,这样生理时钟就比较不容易紊乱。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色温
3.色温的原理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产生辐射最大强度的波长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时,就会变成暗红色(某红色波长的辐射强度最大),达到1050一1150℃时,就变成黄色……因而,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温度相对应的。色温通常用开尔文温度(K)来表示,而不是用摄氏温度单位。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通常我们所用灯泡内的钨丝就相当于这个黑体。色温计算法就是根据以上原理,用K来对应表示物体在特定温度辐射时最大波长的颜色。
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4.如何设置合适显示器色温如何调整显示器 菜鸟们使用电脑时,一般只重视硬盘、主板等配件的设置,而却忽视了显示器。
事实上,显示器的调节也很重要,当你打开电脑时,往往出现显示器显示区域不对称,亮度不合理,甚至在玩游戏时出现一些故障。那么菜鸟们如何调节显示器呢?下面就针对完全没入行的初级用户来进行详细的说明。
显示器是电脑中最重要的配件之一,它直接和人眼进行交流,为了保护好你的眼睛,自然不能错过自己动手对OSD菜单进行效果调试。一般而言,显示器OSD菜单包括亮度、对比度、图形、大小以及水波纹等设置。
1.调节颜色显示效果 一般而言,刚买回来的显示器,其默认显示效果可能不是我们所要的效果,按自己的要求进行调节是必然的,首先按一下OSD调节按钮上主按钮菜单,进入“颜色管理”中,一般这里会提供9300K、6500K、5500K三种常见的色温模式供我们选择,如果选进入“USER” 用户模式(有的显示器为“RGB”),可对三原色RGB进行独立的详细调节。 一般我们所使用的Windows系统内定的sRGB(Standard RGB)色温设定在6500K;而以印刷为目的的影像美工处理,所使用的色温则是定在5000K。
由于我们人眼对于颜色的判定,受到当时背景光源相当严重的影响,所以除了显示器色温的调整有着相当的重要性。 一般显示器在“颜色管理”中都提供了亮度、对比度以及清晰度的调节功能(如图2),对于亮度,建议一般设置在60-80之间。
如果设置过亮(比如100)易造成眼睛疲劳,也使用荧光粉过早老化。而对比度一般可设置在80-100之间,设置太小的话,颜色对比太单一,导致图象画面严重变色。
同样,对于普通上网和办公用户,建议清晰度设置在70左右比较合理,游戏用户可以设置在90以上。 2.调节画面显示效果 你一定遇到过,当显示器买回来时,打开电脑后发现,显示器的显示区域不完成,不是左边多,就是右边少,有的甚至出现变形等情况。
我们可以进入到“画面调整”中通过调节“Picture(图形)”和“Geometry(几何)”两大项目即可解决这些问题。 进入“Picture(图形)”区域,这里一般都包括了调整显示器影像的水平、垂直位置,以及显示器所显示影像水平、垂直的显示区域大小(如图4)。
一般在使用者第一次使用显示器时,都会有屏幕显示的位置不正确,或是垂直方向画面过大,水平方向画面过小等等类似的情形发生。而这个选项就是要让使用者能够经由调整之后,让显示器的屏幕位置正确的显示。
几何的调整选项主要是供使用者用来调整一个显示器在显示时所产生的几何失真的情形。这里一般提供有例如针垫失真、矩形失真、梯形失真及桶型失真等选项(如图5)。
例如梯形失真是指屏幕中的影像某一边比另一边大的状况,桶型失真则是指显示的影像的侧边以及上下方会有不规则扭曲且不均的现象。针垫失真则是影像的两边会有往同一侧弯曲的现象。
通过这些调整选项即可调节到正常状态。 3.水波纹效果调节 一些高档显示器具有水波纹调节功能,因为显示器水波纹的状况可能会随图案形状、显示器大小、对比、亮度以及其它输入讯号的特性而有所不同。
这个选项主要就是提供使用者若是遇到有类似水波纹的状况时做调整之用的。遇到这类情况时,进入“水平波纹”选项,然后按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水波纹参数,直到显示器画面显示正常为止。
4.显示模式设置 此外,还具有“消磁”、“恢复原厂模式”等功能选项。针对不同用户需要,有的显示器具有多个显示器模式供我们选择,比如文本模式、互联网模式、娱乐模式以及游戏模式等。
这大发方便了不同用户的应用需要。 名词解释: 亮度/对比度 亮度和对比度偏低会损失一些细节,同时画面也会缺乏层次。
一般来说,将亮度提高5-8%,同时把对比度提高10-15%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加锐利,色彩更加鲜明。 饱和度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深浅程度,增加它的值可以使颜色看起来更丰富,但这同时也是一个很难处理的调节项目。
如果设得过高,图像边缘会变得模糊,着色不准确;如果设得过低,画面色彩就会显得晦暗和沉闷。根据笔者的经验,在大多数情况下调高5-15%就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色调 色调调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个人的感受,如非必要以不调整为妙。不过,这对于一些色彩出现偏差的显示器来说倒是非常有用的,大家可以进行少许调整,让色彩看起来更加自然。
调整色调时,最好是对照人的皮肤颜色进行调节 在桌面空白处单击右键-属性-设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