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有什么知识点
一、质量的定义和单位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也就是物体惯性的大小.表示质量所用的单位和重量的单位相同,一般用天平称.质量是一个常量.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毫克.质量国际单位:千克( kg)质量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二、利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1.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由于标尺上零刻线在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时,是游码的左边与“0”对齐,因此游码读数时以左边的线为准;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3.托盘天平的调节托盘天平是较精密的称质量工具,使用前要先调节,先把游码放在零刻线处,再调节横梁平衡.指针偏左,右边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偏右,右边平衡螺母向左调;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横梁也平衡;天平调好后,左右天平盘不能互换.三、密度定义1.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1)单位体积就是有一定大小的体积,如国际单位制中的“1米3、1分米3、1厘米3等.(2)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如将铁块锉成铁屑,铁的密度都不变.2.密度的公式计算密度=质量/体积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m/v(1)ρ的写法、读法.(2)密度只与物质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3.密度的单位密度国际单位:千克/米3(kg/m3)密度其他单位:,克/厘米3(g/cm3).。
2.密度与质量 知识梳理一、质量
1、m
2、千克 1000 1000 1000
3、形状 状态 位置 温度
4、(1)天平(或托盘天平)
(2)②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
③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④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
二、密度:
1、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这种物质密度 ρ
2、ρ=m/V
4、千克/米³(kg/m³) 克/厘米³(g/cm³) 1.0克/厘米³=1.0*10³千克/米³
3.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和密度重点知识,详细点的质量和密度总复习中考要求考试内容知识点分 项 细 目考试目标了解理解质量和密度质 量 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2.质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根据日常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密 度 1.密度的概念√ 2.密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水的密度√ 4.运用密度公式解决有关问题√知识要点和基础例题 本章节涉及的考点有:质量的概念理解,质量的单位,天平的调节,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的公式和单位,测定物质的密度,密度公式的变形及应用。
从中考命题看,上述考点常以填空、选择、实验和计算题型出现。质量和密度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
中考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上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考查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及密度的实验操作能力。一、质量: 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物体质量由自身情况决定,当组成物质和物体体积确定后,物体的质量也就确定了。
: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在SI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 2.氯原子的质量是1.7*10-27kg=1.7*10-30t=1.7*10-21mg。
3.某一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 ) A.物体的形状 B.物体所在的位置 C.物体的状态 D.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答案:D 二、天平的使用: (1)观察:称量和感量(A、称量:砝码盒中所有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标尺上的最大示数。
B、感量:标尺上相邻两刻度线之间所表示的质量)。 (2)调节:将天平放在水平台;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左沉右调,右沉左调),使天平横梁平衡(天平平衡的标志:A、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B、指针在分度盘中线两侧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3)使用: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先大后小),并调节标尺上的游码,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4)读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标尺示数以游码左端所对刻线为准)。
(5)注意: A、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测量。 B、用镊子夹取砝码。
C、认准秤量和感量。 D、左物右码。
(如果误将被测物体和砝码放错位置,可用砝码质量减游码所对刻度来计算物体的质量。) E、调节平衡的天平移动位置后使用,仍要调节横梁平衡,不能直接使用。
F、在称量过程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 G、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两盘不能互换。
:调节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向标尺中间红线的左侧偏,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使横梁平衡。(填“左”或“右”) :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下列各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数据,并填入正确的实验步骤: ① A.测出玻璃杯和所剩液体的质量m2=32.5g; B.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40cm3; C.测出玻璃杯和液体的质量m1=71g; D.算出液体的密度为 =0.96g/cm3; E.算出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1-m2=38.5g。
②以上步骤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应是CAEBD或CBAED。 (6) 若在调节天平时游码没有放在零刻线处,用这架天平称量物体时,称量结果将比物体质量的真实值偏大,若调节平衡的天平使用已磨损的砝码称量时,测量结果将比物体质量的真实值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 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定义公式为ρ=m/V ,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主单位是kg/m3,常用单位有g/cm3,它们之间关系为1g/cm3=103kg/m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密度与物质自身有关,而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无关。 根据 可以测算物质的密度,鉴别物体是否空心,是否含有杂质.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 和 可以间接测算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例题解析 1:一个铁球,它的质量是624.1g,它的体积是100cm3,试问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解法一:根据密度公式 ∵ 铁=7.9*103kg/m3 ∴ 球 设空心部分体积为ΔV, 解法二:若铁球是实心的,则 ,所以球是空心的。 解法三 ,所以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 。 2:用盐水选种需用密度为 1.1*103 kg/m3 的盐水,现配制了500mL 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为 0.6kg,这样的盐水是否合乎要求?如果不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 解:设配制盐水的密度为ρ 这样的盐水不合要求,应加水。
设加入水的体积为V水后能使盐水的密度达到1.1*103 kg/m3. 解得: 。 所以应加500mL的水,才能使该盐水密度符合要求。
4.求物理八年级,密度与质量的知识点总结一、质量 1.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通常用字母m表示。
2. 基本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单位换算:1t=10^3kg=10^6g=10^9mg=- 3. 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物理天平)。(实验室) 4. 质量的理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二、密度 1.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r表示 2. 表达式:ρ=m/V r 基本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克每立方厘米(g/cm^3) 3. 单位换算:1g/cm^3=1*10^3 kg/m^3 4. 物理意义: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密度的大小随温度、压强、状态变化而变化。 (1)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密度越大,其质量越大;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 二、应用 1. 测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m=ρv 2. 测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v=m/ρ 3. 判断物体是否空心:(1)求质量;(2)求体积;(3)求密度。
假设物体是实心的,然后求出质量、体积、密度与已知质量、体积、密度进行比较。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1)直接测量液体体积;(2)间接测量固体体积。
1. 看清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量筒用“mL”标度,量筒无零刻度线; 2. 读数时应该平视,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3. 读数时仰视造成结果偏小,俯视造成结果偏大。 4. 单位换算:1L=1000ml=1dm^3=1000cm^3 =1*10^-3m^3;1ml=1 cm^3; 2、液体密度的测量步骤——(用剩余法测量液体质量) (1)测出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1;(2.)将烧杯中的液体往量筒中倒入一部分,再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3. )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4). 密度表达式:ρ=(m1-m2)/v 3、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测量——(用排液法测量固体体积) ( 1) 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2.) 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读出示数V1;(3.) 将固体放入量筒中,读出示数V2;(4.+ 密度表达式:ρ=m2/(v2-v1) 4.密度小于水的固体采取: (1)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2)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 (1.) 一般地,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固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小(热胀冷缩). ( 2.) 水的反常膨胀:水的温度在4℃以上,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睡得温度在4℃以下,遵从热缩冷胀的规律。
2、密度与物质鉴别 (1) 物质鉴别:测出某种物质的密度,再与密度表中各种物质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该物体的材质。 ▲仅通过密度鉴别物质不一定准确,还应根据物质的其他性质,比如颜色、气味、硬度、电学性质等进一步鉴别。
(2) 检验物质的纯度:比如鉴定牛奶是否掺水,酒的品质等; ( 3) 根据密度和要求选定材料: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风扇的底座采用密度较大的材料等。
5.质量和密度怎么理解一质量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含有物质多的,我们说这个物体的质量大,含有物质少的,我们说它的质量小。质量用字母m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吨比千克大,符号为t,克和毫克比千克小,符号分别是g、mg。这些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
1 t=103 kg=106 g=109 mg。
3.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辨析 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改变而改变。你玩过橡皮泥吧,一块橡皮泥不论被捏成什么形状,它的质量是不会改变的。冰化成水,虽然由固态变成了液态,状态改变了,其质量也是不变的。把一本书由北京带到上海,虽然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但其质量是不改变的。因此,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4.质量的测量工具
质量是一个可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在实验室中,是用天平来测物体的质量的。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有案秤、台秤、电子秤、杆秤等。
二密度
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其计算式是P=m/V。
2.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米3 (kg/m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cm3)。这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lg/cm3=103 kg/m3。
3.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在讲质量时,我们说质量是物质的属性,而密度我们称之为物质的特性,为什么这样说呢?
比较 特性是指某种物质所特有的,能够与其他物质相互区别的性质、形态、颜色、软硬等。物质的属性可以相同,但是特性一般不相同。
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但密度一定相同;例如,桃木桌子和桃木椅子的质量不同,但密度都是桃木的密度,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密度一般不同,我们可以用密度来辨别各是什么物质。
辨析 对同一种物质来说,比值m/V是确定不变的。当物体的体积增大到几倍时,它的质量也就增大到几倍,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m/V-保持不变,物质的密度跟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不随物质的质量,体积的改变而变化。由此可见,密度公式ρ=m/V,只是密度的定义式,测量式,而不是密度的决定式,物质的密度是它自身的性质,跟它的质量和体积没有比例关系。因而单从数学知识看密度公式,得出物质的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V成反比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明确物理公式的意义并正确地运用它们是十分重要的。
4.正确理解密度知识中的比例关系。
在密度知识中有三个比例关系。
(1)当同一种物质,密度ρ一定时,m1/m2=V1/V2,这就是说,同一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2)不同的物质、密度ρ不同。当体积V相同时,,m1/m2=ρ1/ρ2
这就是说不同的物质,在体积相同时,密度大的质量也
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
(3)不同的物质,密度p不同,当质量m相同时,V1/V2=ρ2/ρ1。这就是说,不同的物体在质量相同时,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
可能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质量无关,那么,在后两个式子中,物体的质量,体积怎么又跟密度有比例关系呢,这实际上并不矛盾,在后两个式子中研究的对象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而且因果关系也不同,它们研究的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而造成的质量或体积的不同。
6.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与密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
学习目标:1、知道密度的概念,解释常见物质密度的物理意义,会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会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会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会用天平 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 重点:同上
难点:用质量和密度知识的具体应用 知识点: 一、质量 1.质量的定义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的单位
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kg) 常用单位是吨(t)、克(g)、毫克(mg)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而改变。 4.质量的测量
(1)生活中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器具有:杆秤、台秤、案秤和电子秤等,在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仪器是天平。常用天平有两种:物理天平和托盘天平。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1放平)
② 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拔零)
③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此时横梁水平(调节螺母使平衡) ④ 物体放在左天平盘上,用镊子夹取砝码放在右天平盘内(左物右码) ⑤ 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调节游码使平衡)
⑥ 被测物体的质量就等于右盘里所有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3)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① 不能超出天平的最大秤量范围。
②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 ③ 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④ 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 ⑤ 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
(4)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算少法。 二、密度 1.密度的定义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单位及换算
(1)密度的国际单位是: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物理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 (2)密度的常用单位是: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3)换算关系:1g/cm3
=103
kg/m
3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密度值一般是不相同的。
对于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虽然它们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但是它们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都是相同的,即密度是相同的,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大小无关,忽略温度的影响,可认为同种物质的密度大小是不改变的。 4.密度的计算
根据密度的定义,可得密度的计算公式:ρ =mV
式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用千克(kg)。V表示物体的体积,单位用立方米(m3);则ρ表示这物体的材料密度,单位即为kg/m3
如果m的单位用克,V的单位用cm3,则ρ的单位即为g/cm3。 5.对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
(1)不同物质的物体,体积相等时,密度较大的物体其质量较大。如:同一个瓶装满水和装满油相比较,装满水的质量大。即当体积相同时,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2)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相等时,密度较大的物体其体积较小,如: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铜块体积小于铁块体积。即当质量相等时,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6.密度的应用 (1)计算质量
若已知物体的体积,和物体的材料密度,则可用公式m=ρV求出物体质量。
(2)计算体积
若已知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材料密度,则可用公式V=m/ρ求出物体的体积。 (3)鉴别物质
若已知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或已测出质量和体积,即可用公式ρ =mV
求出密度,通过
查密度表,就可知是何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