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安全小知识
1、行走安全: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效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来往车辆,不准追逐,奔跑;没有行人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越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2、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安全:不满16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电动车、摩托车;不打伞骑车;不脱手骑车;不骑车带人;不骑“病”车;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不平行骑车;不在恶劣天气骑车。 3、乘车安全:乘公共汽车要停稳后上下车,在车上要抓好扶手,头、手等身体部位不能伸出窗外,管好身边物品,防止扒窃;乘高速汽车要系安全带;不乘超载车 主题可以叫:安全伴我行,可以分成几个板块,我先提供几个板块的内容(如果太多可以挑选一下): 交通安全顺口溜: (1)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规则要牢记,从小养成好习惯,不在路上玩游戏。
(2)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天桥地道横行道,横穿马路离不了。 (3)一慢二看三通过,莫与车辆去抢道。
骑车更要守规则,不能心急闯红灯(4)乘车安全要注意,遵守秩序要排队;手头不能伸窗外,扶紧把手莫忘记。 交通安全宣传警句: 1.行万里平安路做百年长乐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路畅通 人生美好步步小心 路无规不畅国无法不宁 狭路相逢“让”者胜 处罚违章不留情 看似无情最深情 爱妻爱子爱家庭 无视交规等于零 2.乱穿马路 失道无助 超载超速 危机四伏 酒后驾车 拿命赌博 一秒钟车祸 一辈子痛苦 遵守交规 储蓄安全 礼让礼让 人车无恙 高速公路 行驶适速 心无交规 路有坎坷 安全行车十五想: 出车之前想一想,检查车况要周详; 马达一响想一想,集中精力别乱想; 起步之前想一想,观察清楚再前往; 自行车前想一想,中速行驶莫着忙; 要过道口想一想,莫闯红灯勤了望; 遇到障碍想一想,提前处理别惊慌; 转弯之前想一想,需防左右有车辆; 会车之前想一想,先慢后停多礼让; 超车之前想一想,没有把握别勉强; 倒车之前想一想,注意行人和路障; 夜间行车想一想,仪表车灯亮不亮; 通过城镇想一想,减速鸣号切莫望; 雨雾天气想一想,防滑要把车速降; 长途行车想一想,劳逸结合放心上; 停车之前想一想,选择地点要适当。
交通安全知识 交通信号灯 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四面都悬挂着红、黄、绿、三色交通信号灯,它是不出声的“交通警”。红绿灯是国际统一的交通信号灯。
红灯是停止信号,绿灯是通行信号。交叉路口,几个方向来的车都汇集在这儿,有的要直行,有的要拐弯,到底让谁先走,这就是要听从红绿灯指挥。
红灯亮,行或左转弯,在不碍行人和车辆情况下,允许车辆右转弯;绿灯亮,准许车辆直行或转弯;黄灯亮,停在路口停止线或人行横道线以内,已经继续通行;黄灯闪烁时,警告车辆注意安全。 人车分流 各行其道 每当你走马路,就会看到许多行人的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如果行人和车辆爱怎么走就怎么走,那么就会交叉冲突,发生混乱。交通道路上用“交通标线”划出车辆、行人应走的规则:机动车走“机动车道”。
在道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交通标志。它们用图案、符号和文字来表达特定的意思。
告诉驾驶员和行人注意附近环境情况。这些标志对于安全车非常重要,被称为“永不下岗的交通警”。
警告标志“它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段、减速慢行的标志。禁令标志:它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某种交通行为的标志。
指示标志:它是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行人行进的标志。
指路标志:它是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辅助标志:它是主标志下,对主标志起辅助说明的标志。
我们应该熟悉并爱护这些标志,不能任意损坏或在上面乱涂乱画,并且自觉遵守这些标志的规定。 安全走路 走路,谁不会呢?其实不然。
如果我们不注意交通安全,走路也闯祸。因此,我们上学读书、放学回家、节假日外出时,走在人来车往的交通繁忙的道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我们走路要走在人行道上。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道路右边行走。
走路时,思想要集中,不要东张西望,不能一边走一边玩耍,不能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不能三五成群并排行走,不要乱 马路,更不能追赶车辆嬉戏打闹。更不要在马路上踢球、溜冰、放风筝、做游戏。
一旦被来往车辆撞倒,后果非常严重。 汽车不是一刹就停的 有的同学认为乱 马路没啥关系,反正驾驶员会刹车的。
其实,汽车不是一刹就停的。由于惯性作用,刹车后车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路,这就是力的惯性作用。
就像人在奔跑中,突然停下来,还会不由自主地身前冲出几步一样。何况还有可能驾驶员不注意、刹车不灵等。
所以,乱穿马路是十分危险的,不少交通事故就是因为行人乱 马路造成的。血的教训应该引以为戒。
不在车前车后急穿马路 有人总是喜欢在汽车前、后急穿马路、这是很危险的。驾驶。
2.防震小知识在家庭里怎样避险?家庭防震的重点,主要是保证在震前震后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家庭自防。
归纳起来,大致应采取以下7条措施:(1)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2)震前做好震时应急任务的分工,以防震时手忙脚乱,耽误时间。
(3)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4)做好房屋和室内家俱杂物的加固,特别是睡觉的地方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落实防火措施,对火炉、煤气炉、水龙头、电源等加强管理。储备好必要的食品。
(6)学会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7)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弥补。
同时要正确识别地震谣言。睡觉时什么姿势有利避险?地震时睡眠姿势不可小看,侧身睡眠比仰卧睡眠要有利。
因为侧身睡眠,地震时落下的灰土不能直接掉下来堵住鼻口,使人使人能有呼救生存的机会。而仰卧睡眠,地震时灰土可直接落到人的脸上,堵住口鼻,使人闷压窒息而死。
比如,唐山水泥厂的董振明就是一例。董振明和他弟弟地震时同时被压埋,被人救出后,他弟弟因为是仰卧睡眠,扒出后已经闷死,而董振明因为侧卧睡眠而保全了生命。
在车间上班的工人怎样避险?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个有清醒的头脑,镇定自若。要运用平时掌握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
如果判定是大震发生,要立即采取措施,果断行动。如当时在车间门口,应迅速逃到室外空旷地带避震。
如在车间离门较远的地方,应迅速躲在墙角下、机器架下或躲在中间支撑柱下,同时应关闭机床的电源,水龙头,电焊枪等。一般厂房车间跨度较大,在震时易于塌落,但房架大多数为框架结构,塌落时多为整体下落。
所以,躲在墙角、立柱、机器架下还是比较安全的。在化工厂工作的人,要特别注意易燃易爆品和毒气外泄,强酸强碱等物渗漏。
这些工厂工作的工人,在地震发生一瞬间应首先关闭阀门,防止火灾、爆炸、毒品外泄等次生灾害发生。对高温高压管路系统可采取降温、降压及关闸措施。
工作在高炉旁的工人,要避开炉门或铁水流淌的钢槽,防止震时被烧伤。在学校上课的学生怎样避险?如果内学校教室为砖平房,地震时坐在离门较近的学生,可迅速从门窗逃出室外。
远离的学生可就地躲在桌椅下面或靠墙根趴下避难。住在高楼里的学生,地震时千万不要跳楼,也不要到楼梯口拥挤,应迅速躲进走廊等跨度小的空间。
同时,大多数学生应就近躲在桌子下面,即使大楼倒塌时也会有生存的空间。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险?地震发生时,正在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宾馆、百货商场、礼堂的人们,千万不要慌作一团,更不能造成拥挤现象而堵塞通道。
在影剧院、礼堂的人可迅速躲在排椅下。影剧院、礼堂多采用大跨度薄壳结构屋顶,重量轻,震时不易塌,塌下来重量也不大,因此躲在排椅下是比较安全的。
在百货商店,如在楼上,原则上可以向下层转移,当然一定避免人流涌到楼梯造成拥挤。一般情况下,可就地躲在墙角、立柱或大型商品旁边。
正在电梯上的人应掌握时机迅速离开电梯。正在行驶的车辆怎样避险?行驶在空旷地带的火车、汽车等车辆,在地震时应立即制动,停止行驶,但千万不要停留在桥梁上、立交桥下、隧道里。
同时,应注意地震造成的地面开裂、下陷。坐在车内的旅客,感到地震时应迅速抓紧附近的座椅、栏杆、扶手等坚固物体,防止急刹车的惯性作用而摔倒砸伤。
在井下工作的人员怎样避险?在唐山大地震中,曾出现被困在井下15天而顽强生存下来的事情。因此,地震时正在井下工作的矿工,如果被困在井下,千万不要气馁,要坚定信心,生存的可能性极大。
井下的人,地震时要离开洞口、井口、洞内交叉口、丁字接头端面,变化和通道拐弯等部位。支撑的巷道比较安全,可以避险。
另外,地震时不要急于往外跑,否则人们拥塞在井口处,一旦塌方或井口倒塌就会造成更大伤亡。地震发生后,井下可能会引起次生灾害,如井下水灾、瓦斯浓度增高等直接威胁井下人员安全。
因此,震后要马上撤离到位置较高的地方。
3.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一、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二、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三、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1)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3)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四、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1)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
(2)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3)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参考资料来源:30云校——小学生防震减灾小知识
4.预防跌倒个人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预防跌倒个人需要注意: (1)增强防跌倒意识,加强防跌倒知识和技能学习。
(2)坚持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 fn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包括太极拳、散步等。
(3)合理用药请医生检查自己服用的所有药物,按医嘱正确腋药,不要随意乱用药,更 要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并且尽可能减少用药的剂量,了解药物的副作用且注意用药后的反 ,用药后动作宜缓慢,以预防跌倒的发生。 (4)选择适当的辅助工具,使用合适长度、顶部面积较大的拐杖,将拐杖、助行器及经常 庙的物件等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
(5)熟悉生活环境道路、厕所、路灯以及紧急时哪里可以获得帮助等。(6)衣服要舒适,尽量穿合身宽松的衣服。
鞋子要合适,尽量避免穿高跟鞋、拖鞋、鞋底 柔软以及穿着时易于滑倒的鞋。 (7)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走过陡的楼梯或台阶,上下楼梯、如厕时尽可能使用扶手;转身、秦头时动作一定要慢;走路保持步态平稳,尽量慢走,避免携带沉重物品;避免去人多及湿滑的 ;使用交通工具时,应等车辆停稳后再上下;放慢起身、下床的速度,避免睡前饮水过多以 夜间多次起床;晚上床旁尽量放置小便器;避免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独自活动。
(8)有视、听及其他感知障碍的老年人应佩戴视力补偿设施、助听器及其他补偿设施。(9)防治骨质疏松由于跌倒所致损伤中危害最大的是髋部骨折,尤其对于骨质疏松的 老年人,因此,老年人要加强膳食营养,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绝经期 年女性必要时应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增强骨骼强度,降低跌倒后的损伤严重程度。 (10)将经常使用的东西放在能很容易伸手拿到的位置,尽量不要在家里登高取物;如果 if须使用梯凳,可以使用有扶手的专门梯凳,千万不可将椅子作为梯凳使用。
5.预防跌倒个人需要注意哪些具体如下:(1) 增强防跌倒意识,加强防跌倒知识和技能学习。
(2) 坚持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和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包括太极拳、散步等。
(3) 合理用药:请医生检查自己服用的所有药物,按医嘱正确服药,不要随意乱用药,更要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并且尽可能减少用药的剂量,了解药物的副作用且注意用药后的反 应,用药后动作宜缓慢,以预防跌倒的发生。 (4) 选择适当的辅助工具,使用合适长度、顶部面积较大的拐杖,将拐杖、助行器及经常使用的物件等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
(5) 熟悉生活环境:道路、厕所、路灯以及紧急时哪里可以获得帮助等。(6) 衣服要舒适,尽量穿合身宽松的衣服。
鞋子要合适,尽量避免穿高跟鞋、拖鞋、鞋底过于柔软以及穿着时易于滑倒的鞋。 (7) 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走过陡的楼梯或台阶,上下楼梯、如厕时尽可能使用扶手;转身、转头时动作一定要慢;走路保持步态平稳,尽量慢走,避免携带沉重物品;避免去人多及湿滑的 地方;使用交通工具时,应等车辆停稳后再上下;放慢起身、下床的速度,避免睡前饮水过多以 致夜间多次起床;晚上床旁尽量放置小便器;避免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独自活动。
(8) 有视、听及其他感知障碍的老年人应佩戴视力补偿设施、助听器及其他补偿设施。(9) 防治骨质疏松:由于跌倒所致损伤中危害最大的是髋部骨折,尤其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因此,老年人要加强膳食营养,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绝经期 老年女性必要时应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增强骨骼强度,降低跌倒后的损伤严重程度。 (10) 将经常使用的东西放在能很容易伸手拿到的位置,尽量不要在家里登高取物;如果 必须使用梯凳,可以使用有扶手的专门梯凳,千万不可将椅子作为梯凳使用。
6.防震小知识地震自救口诀
大震来时有预兆,地声地光地颤摇,虽然短短几十秒,做出判断最重要。
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
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
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
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镇静,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
震时开车太可怕,感觉有震快停下,赶紧就地来躲避,千万别在高桥下。
震后别急往家跑,余震发生不可少,万一赶上强余震,加重伤害受不了。
高 层 楼 撤 下 ,电 梯 不 可 搭 ,万 一 断 电 力 ,欲 速 则 不 达。
7.防震小知识在家庭里怎样避险?
家庭防震的重点,主要是保证在震前震后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家庭自防。归纳起来,大致应采取以下7条措施:
(1)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
(2)震前做好震时应急任务的分工,以防震时手忙脚乱,耽误时间。
(3)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
(4)做好房屋和室内家俱杂物的加固,特别是睡觉的地方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落实防火措施,对火炉、煤气炉、水龙头、电源等加强管理。储备好必要的食品。
(6)学会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弥补。同时要正确识别地震谣言。
睡觉时什么姿势有利避险?
地震时睡眠姿势不可小看,侧身睡眠比仰卧睡眠要有利。因为侧身睡眠,地震时落下的灰土不能直接掉下来堵住鼻口,使人使人能有呼救生存的机会。而仰卧睡眠,地震时灰土可直接落到人的脸上,堵住口鼻,使人闷压窒息而死。比如,唐山水泥厂的董振明就是一例。董振明和他弟弟地震时同时被压埋,被人救出后,他弟弟因为是仰卧睡眠,扒出后已经闷死,而董振明因为侧卧睡眠而保全了生命。
在车间上班的工人怎样避险?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个有清醒的头脑,镇定自若。要运用平时掌握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如果判定是大震发生,要立即采取措施,果断行动。如当时在车间门口,应迅速逃到室外空旷地带避震。如在车间离门较远的地方,应迅速躲在墙角下、机器架下或躲在中间支撑柱下,同时应关闭机床的电源,水龙头,电焊枪等。一般厂房车间跨度较大,在震时易于塌落,但房架大多数为框架结构,塌落时多为整体下落。所以,躲在墙角、立柱、机器架下还是比较安全的。
在化工厂工作的人,要特别注意易燃易爆品和毒气外泄,强酸强碱等物渗漏。这些工厂工作的工人,在地震发生一瞬间应首先关闭阀门,防止火灾、爆炸、毒品外泄等次生灾害发生。对高温高压管路系统可采取降温、降压及关闸措施。工作在高炉旁的工人,要避开炉门或铁水流淌的钢槽,防止震时被烧伤。
在学校上课的学生怎样避险?
如果内学校教室为砖平房,地震时坐在离门较近的学生,可迅速从门窗逃出室外。远离的学生可就地躲在桌椅下面或靠墙根趴下避难。住在高楼里的学生,地震时千万不要跳楼,也不要到楼梯口拥挤,应迅速躲进走廊等跨度小的空间。同时,大多数学生应就近躲在桌子下面,即使大楼倒塌时也会有生存的空间。
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险?
地震发生时,正在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宾馆、百货商场、礼堂的人们,千万不要慌作一团,更不能造成拥挤现象而堵塞通道。在影剧院、礼堂的人可迅速躲在排椅下。影剧院、礼堂多采用大跨度薄壳结构屋顶,重量轻,震时不易塌,塌下来重量也不大,因此躲在排椅下是比较安全的。在百货商店,如在楼上,原则上可以向下层转移,当然一定避免人流涌到楼梯造成拥挤。一般情况下,可就地躲在墙角、立柱或大型商品旁边。正在电梯上的人应掌握时机迅速离开电梯。
正在行驶的车辆怎样避险?
行驶在空旷地带的火车、汽车等车辆,在地震时应立即制动,停止行驶,但千万不要停留在桥梁上、立交桥下、隧道里。同时,应注意地震造成的地面开裂、下陷。坐在车内的旅客,感到地震时应迅速抓紧附近的座椅、栏杆、扶手等坚固物体,防止急刹车的惯性作用而摔倒砸伤。
在井下工作的人员怎样避险?
在唐山大地震中,曾出现被困在井下15天而顽强生存下来的事情。因此,地震时正在井下工作的矿工,如果被困在井下,千万不要气馁,要坚定信心,生存的可能性极大。井下的人,地震时要离开洞口、井口、洞内交叉口、丁字接头端面,变化和通道拐弯等部位。支撑的巷道比较安全,可以避险。另外,地震时不要急于往外跑,否则人们拥塞在井口处,一旦塌方或井口倒塌就会造成更大伤亡。地震发生后,井下可能会引起次生灾害,如井下水灾、瓦斯浓度增高等直接威胁井下人员安全。因此,震后要马上撤离到位置较高的地方。
8.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跌倒呢加强锻炼,增强肌力和骨骼力量;重视光照和 室外活动;摄入足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提高肌力, 改善平衡。
老年人应穿大小合脚舒适、鞋底有摩擦 的鞋,下雨、下雪天不外出。跌倒发生在夜间较多, 常为急于排尿,忽忙接电话等诱发,夜间发生情况 尽量先开灯,再沉着处理,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
卧室与厕所要靠近,卫生间应装夜灯,洗澡间装有 拉手,浴缸备有防滑垫等。 长期缺乏锻炼的人到了老年,发生严重 骨质疏松甚至自发性骨折的危险远远大 于经常运动锻炼的人。
因此,要根据身 体状况安排适宜运动锻炼项目,每周不少于3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