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星座 > 新闻正文

中国历史常识17问答案

中国历史常识17问答案


1.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竞赛题目20道(有答案)急求

1、十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

元谋人遗址在我国( ) A、云南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陕西省 2、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尧B、舜C、禹D、启 4、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大篆 5、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是 A、屈原 B、孔子 C、老子 D、墨子 6、成语“纸上谈兵”出自于下列哪个战役 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城濮之战 7、我国测出24节气是在什么时期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8、狼狈为奸的成语,与秦二世和掌权的宦官_____有关系 A、李斯B、赵高C、胡亥D、秦桧 10、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11、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开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时期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提出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一相互生态环境观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13、下列成语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 ①风声鹤唳;②纸上谈兵;③草木皆兵;④破釜沉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230年,吴国派万人乘船到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 ) A、海南岛 B、台湾 C、日本 D、菲律宾 15、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和月球上一座环形山都以我国南朝一位科学家 的名字命名的,这位科学家是( ) A、张衡;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郦道元。 16、下列事件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作者有关系的是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八王之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17、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18、司马迁的史学名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断代史; C、编年体通史; D、纪传体断代史。

19、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20、喜欢旅游的同学,如果要了解我国古代的山川河流情况,应该翻阅下列哪本书?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1、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鼎是________________。 22、战国时期,在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其中效果最显著的是______变法。

23、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_______制。 24、他主张“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争,他是_________________。

25、汉代“和亲”代表性的事件是____________。 1—5 ABCAB 6—10 CABAB 11—16 BCCBBD 17—20 BABB 21.司母戊鼎 22.商鞅 23.郡县 24.墨子 25.昭君出塞。

2.中国历史知识

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

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

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

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15、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16、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

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17、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

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18、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

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右图) 19、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

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中,总字数达到160多万字,其中有单字4600多个,已识别的有1000多个。 20、商代末期,在黄土高原上,一个叫“周”的部落强盛起来。

到周文王时,周国成了西方诸侯的新盟主。 21、商朝最后的统治者纣王好酒淫乐。

周武王时,周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朝,经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 22、周朝建立后,分封了大大小小71个小国,有鲁、齐、魏、晋、宋、燕等。

这些小国的国君叫诸侯。 23、西周前期180多年,中原一带产生了许多大型乐舞。

祭祀山川时用的是表现大禹治水的《大夏》舞,纪念武王伐纣功绩的武舞是《大武》舞。 2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名为“东周”。

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25、春秋时期,100多个诸侯国林立,互相争夺,胜者成为霸主,出现了 “春秋五霸”,一般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26、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问鼎大小轻重”。鼎是王权象征,传说大禹铸了九个鼎,代表九州。

楚庄王问鼎,表明他有做天子的野心。 27、春秋中后期,吴越两国交恶。

先是吴王阖庐战败受伤而死。其子吴王夫差立志报仇,让人每天高声提醒他:“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了么?”后来,吴国在夫差的领导下打败了越国。

28、越王勾践决心雪耻。他“卧薪尝胆”,每天高声自问:“勾践,你忘了亡国的耻辱么?”越国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再次打败吴国,吴王夫差自杀。

29、约2500年前,中国出了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右图) 30、《道德经》又名《老子》,书里写着:祸有时会成为福的因由,福中有时藏伏着祸。因此要注意“物极必反”,还要注意“道”“德”相长。

31、生活于公元前551——前479年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2、孔子最早在中国兴办私学,他有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

33、孔子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整理编订了《易》、《诗》、《礼》、《乐》、《尚书》、《春秋》等 “六经”。 34、孔子享年73岁,死后葬在鲁国都城北边(今山东曲阜“孔林”处)。

孔子故居后来改建为“孔庙”。 35、孔子的学生们追忆孔子日常教诲和生活行为,整理成一部语录体书,称作《论语》,这部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36、孙武,是春秋末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传世有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

37、《孙子兵法》提出了著名的“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等许多战争原则。 38、《孙子兵法》的根本宗旨在于:精通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兵法》因此被称为“兵学圣典”,并被广泛应用于政。

3.有历史知识问答吗

1.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哪位? 答案:万历帝(朱翊钧) 2.火药始用于军事上是在什么时候? 答案:唐朝末年3.唐德宗死后,李诵提拔王坯,王叔文主持朝政,实行一系列的改革,这场改革称作什么? 答案:永贞革新 4.龙阳之癖的故事出自于那本书? 答案:《战国策》5.明朝几个皇帝的以南京为都? 答案:三个 6.红巾军徐寿辉被谁杀死? 答案:陈友谅 7.“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于哪首词? 答案:《望海潮》 8.禹建立夏朝后姓什么? 答案:姓姒 9.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后谁被逼为湖北军政府都督? 答案:黎元洪 10.“大清”的国号是哪位清朝皇帝定的? 答案:皇太极(清太宗)11.1947—1949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三年解放战争。

哪三大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答案:辽沈、平津、淮海12.八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被元朝逼的走投无路,被哪位大臣背着跳海而死? 答案:陆秀夫13.召公、周公两位宰相共同管理政务,称为什么?答案:共和14.魏忠贤是在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答案:天启(明熹宗——朱由校)15.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发生了甘露之变?答案:唐文宗16.杨贵妃死在什么地方?答案:马嵬驿17.明宫三大案是指哪三案? 答案:梃击案、移宫案、红丸案18.汉宣帝靠谁的支持登上帝位?答案:霍光19.项羽破釜沉舟杀了谁? 答案:苏角20.公元1127年,金国军队攻入开封,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什么? 答案:靖康之变21.吐谷浑最终因为谁的侵袭举族内迁成为唐的属民? 答案:土藩22.安禄山死在谁的手里? 答案:李猪儿23.历史上李朔雪夜袭蔡州迫使谁投降? 答案:吴元济24.清朝初年的“三藩之乱”是指哪三藩? 答案:吴三桂(平西王)、尚可喜尚之信(平南王)、耿精忠(靖南王)25.在七七事变后被宋哲元留在北平与日本人周旋的人是谁,后来他被答案:张自忠26.是哪位周天子有西游昆仑会王母的传说? 答案:周穆王27.汉武帝的乳名是什么? 答案:刘彘28.“王与马,共天下”里的王指的是谁? 答案:王导29.《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为哪四部?故名四库。

答案:经、史、子、集30.韩林儿在谁的拥立下,带领红巾军与元军抗衡? 答案:刘福通31.《左传》纪元从鲁国哪位国君开始? 答案:鲁隐公3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说的? 答案:李清照(易安居士)33.是谁享有“三造共和”的美誉? 答案:段祺瑞34.三国时期马谡曾在街亭一战败给哪位魏国大将? 答案:张合35.李后主(李煜)投降后,宋太祖(赵匡胤)封他的爵位叫什么? 答案:违命侯36.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

这一主张属于什么思想? 答案:儒家思想37.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是做什么用的? 答案:参与机要政务(没决策权)38.唐朝工匠用各种矿物烧制出青、绿、黄三种艳丽的彩色陶器称为? 答案: 唐三彩39.“戊戌变法”持续了几天? 答案:103 40.“大历十才子”分别是:李端、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峒)、耿湋、夏侯审,还有谁?答案:卢纶41.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明初定都南京,后来明成祖把都城有迁到那里? 答案:北京42.“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的主张? 答案:魏源4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怎样? 答案:平民化44.清顺治帝能坐上皇位主要是得到谁的支持?答案:多尔衮45.扁鹊本名叫什么? 答案:秦越人46.魏文侯叫谁收服中山? 答案:乐羊47.唐宪宗因为登位之初,事物繁杂,就任命谁为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即代理节度使)? 答案:刘辟48.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的政权,提出了什么? 答案:“独尊儒术”49.周桓王曾被郑国哪位大将射中肩膀? 答案:祝聃50.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那座山的洞穴里? 答案:龙骨山51.古代流传的名曲“十面埋伏”主要由哪种乐器演奏? 答案:琵琶52.“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个朝代? 答案:清朝53.“铜权”是古代常见的金属器物,后来被俗称为什么? 答案:秤砣54.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谁? 答案:李冰55.隋炀帝(杨广)即位后,曾几次去讨伐高丽? 答案:三次56.“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

这一事件是什么? 答案:辛亥革命57.古诗“风、雅、颂”中的“风”是指什么? 答案:《国风》58.汉成帝下诏罢将军官,以骠骑将军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封列侯,俸如丞相,标志着什么制的开始实行?答案:三公59.《南京条约》什么时候签定的?(年月日) 答案:1842. 8 .29 60.《吕氏春秋》认为君道应该怎么样? 答案:无为和贵因61.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特点是什。

4.历史知识问答

(一)1、西汉的《泛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2、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顺序列举先秦到清朝前期,主要朝代文学主流形式名称及主要代表人物、作品:春秋以前:《诗经》。孔子整理。

战国:楚辞。代表:屈原《离骚》。

汉朝;汉赋、乐府诗。代表:司马相如《上林赋》。

乐府诗《十五从军征》。魏晋南北朝:北朝民歌、东晋田园诗。

代表:陶潜《采菊》。唐朝:唐诗。

代表: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宋朝:宋词。

代表: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元朝;元曲。

代表: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明朝:小说。代表:吴承恩《西游记》等等。

清朝:小说。代表:曹雪芹《红楼梦》。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