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知识普及:化工原料都有哪些
你好!化工原料一般可以分为有机化工原料和无机化工原料两大类
1.有机化工原料可以分为烷烃及其衍生物、烯烃及其衍生物、炔烃及衍生物、醌类、醛类 、醇类、酮类 、酚类、醚类、酐类 、酯类、有机酸、羧酸盐、碳水化合物 、杂环类、腈类 、卤代类 、胺酰类、其它种类。
2.无机化工原料无机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是含硫、钠、磷、钾、钙等化学矿物(见无机盐工业)和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空气、水等。此外,很多工业部门的副产物和废物,也是无机化工的原料,例如:钢铁工业中炼焦生产过程的焦炉煤气,其中所含的氨可用硫酸加以回收制成硫酸铵,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的冶炼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用来生产硫酸等。
2.化工原料有多少种烷烃技术 ·醇醚技术 ·醛酮技术 ·羧酸及衍生物技术 ·氮化合物技术 ·环烃及衍生物技术 ·芳香烃及衍生物技术 ·氟化合物技术 ·碘化合物技术 ·锰盐技术 ·硝酸盐技术 ·钡化合物技术 ·硼化合物技术 ·溴化合物技术 ·碳酸盐技术 ·氯化合物技术 ·氰化合物技术 ·磷化合物技术 ·硅化合物技术 ·硫化合物技术 ·钼钛钨钒锆技术 ·稀土元素化合物技术 ·过氧化物技术 ·氧化物技术 ·油脂类技术 ·杂环化合物技术 ·农化产品技术 ·天然表面活性剂技术 ·动物化学品技术 ·微生物产品技术 ·铬盐技术 ·氢氧化物技术 ·非金属矿产技术。
3.化工工作应注意哪些(1)生产可燃物料用量多、品种多。
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连续、稳定地进行,需要根据生产规模的要求,储存一定量的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装置的规模越大物料的储存量也就越多。
而精细化工的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多为易燃液体和固体。由基本防火原理可知,生产、储存的可燃物越多,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而且精细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一般品种均较多,这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2)工艺条件苛刻、状态危险。
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耗,对生产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是相当苛刻的条件,因而火灾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涉及高温、高压反应。
加之生产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因技术条件的限制,在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及密封性上,尚存在的因化学腐蚀或材质不合乎要求所造成的机械性能强度上的变化等问题,都可能对设备的强度和密闭性产生影响而成为火灾隐患。另外,化工生产中,对投料速度、配比等都相当严格,在操作中如投料速度过快、配比控制不好或搅拌中断、冷却水不足等,都有可能使反应温度升高或使压力猛增而造成着火或爆炸事故。
(3)工艺过程复杂,控制难度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产品的生产都竞相采用新的工艺、最新的技术和最简化的流程;与此同时,自动控制设备的应用、计算机的控制与管理进入生产操作领域等,都与原来的操作和管理技术有着明显的不同。
人们的认识也不可能完全跟上,一些预想不到的原因所引起的火灾事故或从未发生过的火灾事故都有可能发生。(4)生产过程中的着火源多。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能够引起物料失火的着火源很多,常见的有:高热物体及高温表面、化学反应热、静电火花、电气火花、冲击与摩擦热、自然发热、各种明火及阳光射线等。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火源不仅多,而且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不易被人们察觉,很容易由不知不觉的着火源引起爆炸。
如化纤织物的静电火花,在部分场合就能成为引起爆炸的火源。另外,随着电器化的发展,用电设备的增多,因电器设备安装使用不当、连接点接触不良,年久失修、绝缘老化、线路短路等所致的电器火花引起的火灾显著增多。
可见,中小化工企业由于使用的原料及其产品多为危险品,在消防安全上就要特别引起重视。下面本人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中小化工企业消防安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必须注意化工企业的总平面布置 化工企业的设计主要依据《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做到厂区内的各功能区划分明确。
中小化工企业设计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筹建时,要经过仔细的论证,并按照“三同时”的原则,进行设计、施工、验收。保证安全距离和主要功能区划分符合规范要求。
2、进行改扩建项目时,不得影响原厂区的格局。 3、生产过程物料及产品不得随意存放,厂区主要功能区使用不能出现混乱。
二、必须注意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控制 由于化工企业生产的特点,在中小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许多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在化工企业的火灾、爆炸事故中,违章操作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要防止事故的发生,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精细化工的原料、中间产品和产品多为易燃液体,而且品种多、用量多。由于精细化工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工艺有很大的差别,化工操作人员,不了解各种物料物性、不了解工艺操作控制关键、不了解所用设备的工作原理的情况下,进行相关工艺操作,造成事故的发生的事例有许多。
对新进厂、新转换工作岗位的化工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并且必须通过相应的考核取得上岗操作证方可从事相关岗位的工作。培训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防知识的培训,并对灭火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而目前部分中小化工企业中存在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岗位人员未经相关培训、考核安排上岗操作的现象较为突出。中小化工企业的生产由于规模小,管理人员不足,资金配套等方面的问题,在工艺操作规程、工艺安全规程、岗位安全制度等方面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 相关的工艺操作规程、工艺安全规程、岗位安全制度进行完善,管理上有章可循。 (2) 制定了相关工艺安全规程、岗位安全制度,不可只停留在纸面上,要把相关规定落实到实处,同时要有部门监督、检查。
(3)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生产化工产品时,技术准备要充足,对可能出现的火灾、爆炸危险要认真分析,制定相应的安全处理措施。 违章操作是化工企业发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桦花江水污染事件。
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精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时,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点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
4.化工安全常识1 化工分析工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 分析药品要分类存放,强氧化剂、低沸点易燃物,能相互发生激烈作用的药品要按最小包装量储存。药品库中不得超量,不得混放。严禁将危险品大量存放在分析室内。试剂与分析所用的药品均需标明标签。
3 分析工取样要遵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并注意遵守现场生产车间的有关安全规定。
4 压缩气体钢瓶要妥善保管,分别存放,对氢气应限量储存,化验室不得超过两瓶,不得泄漏。氢、氧钢瓶不得混放。液氧不得在室内倾倒,要在室外处理;并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5 液化石油气要妥善保管,供玻璃工专人使用。
6 加强通风,防止空气中有害气体超标。
7 化验室严禁吸烟,明火作业要经过批准,不准私自动火。
8 油浴不能过量,电加热器固定地点使用,不准随便移动。
9 剧毒产品专人专台分析,按规程操作,分析过程如有有毒气体产生,应在毒气橱中进行分析。
10 剧毒样品要及时送回车间,严防流失。
11 剧毒试剂操作者必须了解制剂的化学性质,操作时必须戴好防护用品,操作中严防不慎扩散沾污。
12 凡使用剧毒试剂的地方,必须有通风设备,操作前先打开通风设备,然后进行工作。工作后继续通风,过一段时间再关闭通风设备。通风设备失效时不准工作。
13 剧毒试剂由专人保管,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工作中途不得擅自离开。
14 试验完毕,操作者对使用剧毒试剂的器皿和工作场所要进行彻底洗刷和打扫。未完成的剧毒试剂,必须放置妥当,并贴有明显标志,严禁将试剂带出室外。
15 毒品必须实行双人双重责任制。保管、领用时必须按毒品管理规程进行,使用剧毒品必须有两人进行操作。
16 新产品、新工艺、新品种、新设备的科研、试验分析,必须首先报请厂及有关部门批准同意,备案后方可分析。
17 试验产品分析时要了解试验所需原料、中间产品、产品、副产品的毒性及有关安全的、物理的、化学的性质。
18 试验产品分析必须提高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安防护措施和“三废”处理设想,且试验分析后的剧毒品及爆炸性物品必须集中收回,以防发生事故。
19 扩大试验产品,生产分析工作须经过安全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
20 对易燃易爆化工产品原料进行分析采样时,要严格按有关防火防爆规定操作。
5.关于化学知识方面的金刚石 就是应用其硬度 可做切玻璃用!
石墨 可作 铅笔芯拉 电池芯拉等等
1 焦炭是用来还原铁矿石的,是煤炭通过加压,隔绝空气加高温干馏出来的,同时副产品还有煤气和煤焦油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2 我们平时用的炭是用木头或锯末加隔绝空气加热产生的,就是普通木炭;
3 炭黑的产生是由于碳和碳的化合物,主要是烃类的燃烧时,由于燃烧的不充分,碳无法转化成二氧化碳,后是一氧化碳,所以成为了小颗粒的碳粒,这就是炭黑;
4 活性炭是一种由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内含有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微孔。
它们都是无定形碳,由碳元素构成,可代替参加大多数含碳单质的化学反应。但是它们之间的物理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6.高一化学知识整理必修(1)总复习(内容部分) 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过滤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如粗盐的提纯蒸馏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如石油的蒸馏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 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 所加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4.物质的量 = 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六、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B = 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 能否通过滤纸 有否丁达尔效应 实例溶液 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 能 没有 NaCl、蔗糖溶液胶体 在1—100之间 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 能 有 Fe(OH)3胶体浊液 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不能 没有 泥水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