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星座 > 新闻正文

国学常识1000题

国学常识1000题


1.帮忙写一篇关于“国学选读”的文章1000到2000字即可,关于上国学

一.国学由来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 章太炎于1906年9月在东京发起“国学讲习会”,不久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学振起社,其“广告”云:“本社为振起国学、发扬国光而设,间月发行讲义,全年六册,其内容共分六种:(一)诸子学;(二)文史学;(三)制度学;(四)内典学;(五)宋明理学;(六)中国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于2005年5月28日正式宣布成立.国学院学制六年,本硕连读,毕业授予硕士学位.课程以元典研读为主,如“《论语》研读”、“《左传》研读”等,此外还有“国学概论”、“海外汉学研究”等课程.国学院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大学决心以此为契机,为振兴国学做出贡献. 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近代以来,西学 东渐,为了区别于西学,于是称中国本有的 学术为国学.清代学者论学术,将学分为三 类:一为义理为学,二为考据之学,三为词 章之学. 1902年秋,梁启超写信给黄遵宪提议创办《 《国学报》,“以保国粹为主义”,使用了“国 学”一名. 章太炎在其《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记的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x0b 吴宓认为:“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 . 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 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胡适认为:“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胡适由于当年在学术界的地位高大,因此他的观点影响范围最广. “国学”也与《国学概论》有关,后者是章太炎先生1922年4-6月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由现代著名学者曹聚仁整理成书.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章太炎先生把国学之派别分为:经学之派别、哲学之派别、文学之派别、(历史). 国学大师钱穆在 《国学概论》中却有不同认识: 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 特为一时代的名词.其范围所及,何者应列国学,何者 则否,实难判别.本书特应学校教科讲义之需,不得已 姑采梁氏清代学术概论大意,分期叙述.于每一时代学 术思想主要潮流所在,略加阐发.其用意在使学者得识 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势,以培养其适 应启新的机运之能力.时贤或主以经、史、子、集编论 国学,如章氏国学概论讲演之例.亦难赅备,并与本书 旨趣不合.窃所不取. 关于“经”、“史”、“子”、“集”的说法 “经”是“常”的意思,经书就是指记述天道、人事、常理的书,如《论语》、《孟子》等;x0b “史,记事者也”,是记载有关史料的事,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x0b “子”是记载各家思想、义理、考证、艺术等,如《老子》、《庄子》等;x0b “集”专指文学之部,以辞章为名,包括散文、诗、词、戏曲等;x0b 古代及现在研究人员借由“经”、“史”、“子”、“集”四部的研究,获取丰富的研究资料及精确使用资料之方法.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二、几个概念的辩别 小学、国学、经学 章太炎《国学概论·小学略说》: “小学二字,说解歧异.汉儒指文字之学为小学.《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九数.六书著,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也.’而宋人往往以洒扫、应对、进退为小学.” 小学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经学: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经学的产生x0bx0b所谓儒家经典,现在一般是指儒学十三经,亦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但早期的儒家经典并不是这十三经.春秋末年(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长期的政治活动失败后,。

2.很想了解一下传统国学方面的知识,不知道哪里可以听到这方面的课

北京老百姓国学教育

世纪城唯一专业国学机构

为学习注入动力

为成长保驾护航

为家庭培育希望

时间 学习内容 对象 费用(月)

周一至五9~17 时 幼儿班:弟子规甲骨文等 3—6岁 2000元

周一至五7:30~16:30 时 学前班:国学语文、逻辑狗英语… 学龄前 2000元

周一至五16~20时 托管班:作业辅导、快乐国学课堂 小学生 480元

周六日9~11:30时 少儿班:快乐学《易经》 小学生 480元

周六日14~20时 少儿班:弟子规论语道德经 小学生 480元

周一20~21时 《金刚经》《心经》学习 成年人 长期免费

周二20~21时 《易经》学习 成年人 长期免费

周三四五20~21时 《弟子规》学习 成年人 长期免费

周六14~17时 辅仁会:《论语》学习 成年人 长期免费

周日14~17时 国学俱乐部:讲座交友资源共享 成年人 长期免费

3.如何多为宝宝传授些国学知识

学国学不仅可以培养宝宝良好的道德品质,还可以提升宝宝的儒雅、淳朴气质, 储蓄丰富的语言知识。

为了能让宝宝多学习国学知识,妈妈可以多跟孩子一起读国学经典。言传不如身 教,如果妈妈真的认可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那就从自身做起,喜爱国学,这样妈妈 的兴趣也将直接传递给孩子。

妈妈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灌输国学知识。比如:路人帮孩子捡起掉在地上 的玩具,妈妈在教宝宝说“谢谢”之外,还应利用这个情境及时给孩子讲讲有关感恩 的格言警句,如《增广贤文》中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并解释字面意思,让孩 子明白:内心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点滴好处,加倍地、持久地报答,而对他人的怨恨 则尽量淡化直至忘记,学会带着感激之心生活。

当然,经典著作中并非完全都是精华,学习时也应该"去其糟粕"。妈妈可以把 各种经典中相关的内容集中到一起,让宝宝集中学习,比如把有关孝道方面的内容选 择出来等。

这样做不仅主题鲜明,而且有助于宝宝学习到各种经典中的名篇,用最少 的时间收到最好的效果。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