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星座 > 新闻正文

佛教常识学搭缦衣

佛教常识学搭缦衣


1.授菩萨戒缦衣缦衣穿法和叠法

1、首先双手托起缦衣在胸前做问询礼。

2、然后把缦衣放复在左手上。3、右手把缦衣翻开在手臂上制。

4、左手分开,右手抓住缦衣的一侧中间拎起。5、左手抓住缦衣的下垂衣角。

6、左手翻开缦衣右前方第一层。7、把右手所抓住的缦衣放到左边肩头。

8、右手再抓住缦衣的前端。9、用左手手指夹住缦衣,共有四层用手指分开。

10、把缦衣放到颈部之后。11、再用右手抓住左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那一层缦衣。

12、左手放开小指夹住的那一层缦衣。13、把缦衣披开覆盖在肩头。

14、用左手小指抠住缦衣的扣环。15、将右臂zhidao(海青色僧衣)伸出在缦衣之外。

16、把扣环挂在缦衣左边的挂钩上。17、把缦衣下垂的前衣角拉开。

18、把前衣角对折后交给左手。19、再折叠一次搭在左手上。

20、稍加整理后做操手礼,缦衣的穿叠就完成了。

2.授菩萨戒缦衣缦衣穿法和叠法

1、首先双手托起缦衣在胸前做问询礼。

2、然后把缦衣放复在左手上。3、右手把缦衣翻开在手臂上制。

4、左手分开,右手抓住缦衣的一侧中间拎起。5、左手抓住缦衣的下垂衣角。

6、左手翻开缦衣右前方第一层。7、把右手所抓住的缦衣放到左边肩头。

8、右手再抓住缦衣的前端。9、用左手手指夹住缦衣,共有四层用手指分开。

10、把缦衣放到颈部之后。11、再用右手抓住左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那一层缦衣。

12、左手放开小指夹住的那一层缦衣。13、把缦衣披开覆盖在肩头。

14、用左手小指抠住缦衣的扣环。15、将右臂zhidao(海青色僧衣)伸出在缦衣之外。

16、把扣环挂在缦衣左边的挂钩上。17、把缦衣下垂的前衣角拉开。

18、把前衣角对折后交给左手。19、再折叠一次搭在左手上。

20、稍加整理后做操手礼,缦衣的穿叠就完成了。

3.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在家居士五戒是可以披搭幔衣的。

幔衣又称作礼忏衣,因为未现田相,所以是出家的沙弥、在家五戒居士和在家菩萨戒居士礼佛、忏悔、诵经、听经以及参加法会所披搭的。因此如果已经受了五戒,那么礼忏衣就可以披搭,这样做是如法的。

不过,在家居士只要诵经拜佛结束就必须抽下来。五戒以上的在家居士们在没有法事活动也穿着幔衣是不如法的。

也有五戒居士没有幔衣一说。比如净空法师所言便是。但是毕竟古来大德高僧也已经开许了五戒居士披搭幔衣,否则也不会收录于仪轨之中更不会收录于课本之内,所以吾辈凡夫也就不要计较是否可以了。更何况幔衣本无田相,算不得福田衣,因此没有越界之说。

4.净空老法师问答 受五戒能搭缦衣吗

净空法师---说受五戒就搭缦衣,这是错误的,不可以

(一)《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七中说:“佛门里面的搭衣,在家居士搭缦衣,受菩萨戒的可以搭缦衣,不受菩萨戒不可以,不受菩萨戒搭缦衣就有罪过,这个一定要知道。五戒没有衣的。”

(二)《净空法师解答于新加坡佛教居士林》(2001年5月15日)中记录:“问:请问居士们穿海青的原因、意义与作用?

答:……在家人可以穿海青,没有限制,但是搭的衣有限制,没有受过菩萨戒的不可以搭衣。现在有很多人受三皈、五戒就搭衣,那是绝对错误。戒经里面,在家人受菩萨戒才可以搭衣,搭的是缦衣,没有条纹的,有条纹的是出家人搭的。这要清楚!”

(三)《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八(2005-7-8)法师开示:“如果是受过菩萨戒的在家居士,搭衣,搭缦衣。没有受过菩萨戒,只受过三皈五戒,不能搭衣,这诸位要知道,不可以搭衣,穿海青。”

(四)净空法师在《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十七卷中说:“受菩萨戒他就可以搭缦衣,那就不是白衣;没有受菩萨戒不可以搭缦衣。现在有很多地方,说受五戒就搭缦衣,这是错误的,不可以,决定不可以。

5.佛教搭衣怎么穿

缦衣音译钵吒。

僧衣的一种。横竖割截而缝缀,有如田亩分畦之袈裟,称为田相衣;整幅而不割截之衣,则称缦衣。

亦即用两幅布缝制而成之无田相之袈裟。又作缦条衣、缦条、礼忏衣。

搭缦衣的动作:搭缦衣的时候,首先问讯,然后将缦衣放在左手,散边朝外,右手翻开,抓住缦衣右上角的部位,以左手抓住缦衣右前方第一层,将右手所抓住的缦衣放在左肩后面,右手再抓住缦衣的前端,用左手手指夹住缦衣,这里面总共有四层,左手四个指缝刚好夹住这四片缦衣的衣角,然后拿到颈部后面,再用右手抓住拇指与食指夹住的那一片,左手再放开小指夹住的那一片,覆盖在身上。再用左手的小指勾住扣环,右手抓住海青的袖子,由内向外伸出来,再抓住扣环,扣在左边的挂勾上,往上提一下。

接下来是叠前面的部分,取适当位置先对折,交给左手,右手抓住另外一端,再往外对折一次,左手手心朝上,在适当的距离抓住前摆部位,再将缦衣整理一下,最后抄手。穿袍搭衣及抽衣时,两手均不得从头上过。

中日二国,三衣日趋形式化,而有各种袈裟之制作,惟有七条、五条袈裟等仍是依照印度法衣之规定制成。比丘尼在此三衣之外,尚有穿在三衣里面之左肩与两腋之僧只支覆肩衣。

及覆于腰部之厥修罗[下裙].三衣之制法:即将一整块布,切割成长短不一之小布片,纵的缝合之后,再以规定之条数作横的缝合。由此种裁剪样式观之,亦称为田相。

此一制法,因部派不同,细节上亦有差异。我国与日本之制法趋向华美化,仅在裁割方法上沿袭旧规。

由于其制作特殊,故不为其他地方所采用。穿着此种衣服,可令人舍弃欲望,且不虞被盗。

有不按规定裁制者,称为缦衣。《摩诃僧只律》卷二十三、《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四、《大智度论卷》六十八、分别功德论卷四、《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

《悲华经》云:“佛于宝藏佛前,发愿成佛时,袈裟有五种功德。一者: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于一念中,敬心尊重,必于三乘受记。

二者:天龙人鬼,若能敬此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者: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

四者:若众生共相违背,念袈裟力,寻生悲心。五者:若持此(袈裟)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

【结束语】缦衣在佛教文化中是受五戒活动中穿的服饰,缦衣是沙弥所披的戒衣,但是现如今很多的居士都不清楚一些戒律而穿错了衣服。古人曾经说过:居士着僧衣,不但没有功德,反而还有罪过。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